為了讓自己得到較好的發展,對你分管的工作負起責任吧。
關鍵時刻要向前跨一步
當你和職場中芸芸眾生一起過著朝九晚五的悠閑日子時,也許你還想著職務再升一級,薪酬再長一級。是的,人是往高處走的。不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晉升的好時機的。怎麼辦?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抓住關鍵時機,勇敢地向前跨一步。在一個適當的時候用適宜的方式推出自己,除了欣賞你之外或許老板還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學會自我推銷,敢於毛遂自薦,你才能更好地在職場中立足。
出於工作需要,李向陽所在的超市提拔了幾位理貨經理。李向陽原本以為憑借自己的實力,得到其中一個職位應該沒什麼問題。可是,他落選了,那些平時看起來工作不如他的人卻當上了經理。李向陽很納悶,這幾年來,自己一直努力工作,可以說是任勞任怨,可為什麼提拔時總是輪不到自己呢?
一天,好朋友阿雄來李向陽家裏玩,看到他有點鬱悶,一問原因,李向陽就把心事告訴了阿雄。聽完,阿雄笑了,對李向陽說:“現在的職場,如果要取得成功,一是要工作努力,幹出成績;二是要表現好自己。你努力工作了,是位好員工;你付出了,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很明顯,是你不善於表現自己。”
李向陽說:“我一直以為我所做的工作,店長會都看在眼裏。這裏誰幹得好誰幹得不好,店長心裏應該很清楚,還用得著去他麵前擺功嗎?”
阿雄說:“你這種想法過時了!做員工的總以為老板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所有員工的表現都進入他的眼裏了,把希望寄托在老板的公平判斷上。其實,老板要做的事太多了,他會把注意力盯在那些令他頭痛的人和事上麵,對於像你這樣老實本分的員工,他很可能根本就沒注意到。你回想一下,平時,店長在會上有幾次提到過你的名字?”
“一次也沒有,他表揚的都是那些平時隻會幹眼皮活的同事。”李向陽略一思忖,不好意思地說,“不過也有一次表揚到了我,就是去年那次春節促銷活動,在總結會上他說我們櫃台組的營銷策劃書寫得好。實際上,那份營銷策劃書是我一個人做出來的。”
“這就對了吧。你不會自我推薦,隻知道做無名英雄,那店長怎麼會知道你呢?毛遂自薦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如今的職場中,要想進步,實現自身的價值,就要學習毛遂,敢於表現自己。”
接下來,阿雄建議李向陽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身的工作以外,還要注意不要過分謙虛。國人受“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影響很深,談到表現就想到“表功”,害怕同事批評自己喜歡表功,說自己驕傲自滿。在這種慣性思維深處,不少人一向以謙遜為美德,不習慣直接地表現自己、宣傳自己。其實,在平時的工作中,適度的謙虛是必要的,比如向領導請示工作,向同事請教,表現出自己謙虛的胸懷,會給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有助於你的成長和進步。但是,在關鍵時刻,如麵臨有挑戰性的任務,如果你感覺能勝任,就要敢於向領導拍胸脯說“我行”;競聘時,要充分地表現自己,像王婆賣瓜一樣,善於推銷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把自己取得的成績告訴老板和同事等,如果在這些情況下還要顧及謙虛,那你晉升的良機也會謙虛地從你麵前溜過。
永遠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如果老板突然交給你一個任務,並要你在短時間內完成,你必須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能耐與決心,千萬不可表現出不知所措的恐慌狀,勇敢地接過擔子,你成就的不僅是這項任務更是自己。而一般公司老板在提拔人才時,主動承擔、積極進取的員工是最獲青睞的。
在現代職場中,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人,不一定得到重用,那些敢於承擔,勇於自我推薦的人肯定會有自己的舞台。所以,一個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會做事,還要會表現自己、推銷自己,這樣才有機會脫穎而出。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在關鍵時期應該勇敢地向前跨一步,學會醒目地亮出自己,為自己創造機會。說到底,這是一種觀念,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選擇?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成功與否。
老板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成績,確實是件相當鬱悶的事情,總體說來,大多數並不直接在老板身邊工作。這種情況下,有人選擇跳槽,有人抱著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信念繼續積極工作,隻有真正聰明的人會向前跨一步,主動尋求良機向老板展示自己,以打開工作局麵,實現職業生涯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是一個淺顯而深刻的道理。在商業活動中,如果你能在時機來臨之前就識別它,在它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動,那麼,幸運之神就降臨了。
機遇與人們職場成敗休戚相關,也是職場上的幸運兒和倒黴鬼的分界線。幸運兒是那些能及時發現機會,把握住機遇的人,因而能夠一帆風順,心想事成;反之,那些不能抓住機遇,等時機失去之後才頓足扼腕的人,就注定隻能成為十足的倒黴鬼。因此,在商業活動中,要抓住每一個致富的機會,哪怕這種機會隻有萬分之一。
機遇稍縱即逝,猶如白駒過隙,它是明察善斷者不斷進擊的鼓點,是長夜中士兵即刻開拔的號角。任何猶豫都與它無緣,都不能啟開勝利的窗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在進退之間,不能把握時機者,必將一事無成,蹭蹬終身。
時機來到,有的人能及時發現,有的人卻視而不見;有的人雖然有所發現,但認識不清,把握不準。對機會的認識決定了對機會的選擇。不能識機,也就無所謂擇機;識機不深不明,便會在機會選擇上猶豫徘徊,左顧右盼,不能當機立斷,最終會坐失良機。
致使良機丟失的另一個原因,是多謀少決,不敢決斷,不能當即擇機。這固然受到對時機認識不明的製約和影響,但與決策者的心理素質也有很大關係。有的人天生意誌軟弱,缺乏決斷力,麵對幾種互相矛盾的選擇方案,不分良莠,不知取舍,無所適從。
大學畢業後,秦虹在一所高中任英語教師。三年後,秦虹辭去公職,來到深圳,在一家規劃設計公司做文員。
剛開始工作,秦虹不免發怵:身邊的同事幾乎都畢業於名牌大學,自己來自於小地方,文憑不過硬,除了那張在大二時拿到的英語六級證書,秦虹覺得自己和同事相比,沒有一點優勢。
一個月前,公司接下了一項園林綠化設計業務,特意從英國威爾士大學請來傑米教授作技術指導,但由誰來擔任翻譯,讓老板犯了難。公司裏,大多數員工筆譯能力不錯,但口語流利者幾乎沒有。
秦虹找到總經理,提出讓自己試試。總經理猶豫地問她:“你行嗎?”秦虹拿出自己參加英語比賽的獲獎證書、為電視台錄製的英語對外宣傳片的配音,老總才半信半疑地答應了。
連著幾個雙休日,秦虹泡在圖書館裏,查閱有關園林方麵的資料,又買來相關的光盤、書籍,進行規劃設計“惡補”。三周後,傑米來到深圳,從他走下飛機的那一刻起,秦虹就開始全程陪同:談判、會議、考察、指導,即使是難度比較大的技術問題,秦虹都翻譯得很到位。
公司上下從此對秦虹刮目相看。兩個月後,秦虹被任命為對外事務部主任。
在秦虹自己覺得沒有優勢、前途一片茫然的時候,機會來了。當然,她沒有放棄,而是勇敢地“向前跨一步”,敢於承擔翻譯的工作任務,並且非常漂亮地完成了它。
這是偶然嗎?這的確是偶然的,因為機會並不會經常降臨。但是,對於秦虹來說卻不是偶然,因為她從來就不缺乏主動請纓的勇氣。雖然她深感自己能力不足,但她依舊非常自信,因為她知道,機會不會輕易垂青任何人,隻有敢於承擔責任,才能主動地抓住機會!
可見,機遇並不是賜給每個人的。無論在社會生活還是在社會鬥爭中,機遇隻偏愛那些有準備的人,隻垂青那些深知如何追求它的人,隻賜給那些自信必能成功的人。
要想做到見機而動,必須善擇良機。良機不可能赤裸裸地放在每個人的麵前,它常常被複雜變幻的迷霧所掩蓋。為此,必須注意培養自己審時度勢的習慣,隨時把握客觀形勢及其各種力量對比的變化,透過現象,發現本質,這樣方能及時抓住時機。
從古至今欲成大事者,無勇無謀者不勝,有勇無謀者小勝,隻有勇謀雙全者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麵對突如其來的時機,隻要你已經做好了準備,那麼就要主動出擊,而且動作一定要狠、要準、要快,全力以赴把它做好,你晉升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跟著信息走,緊握晉升的手
事業成功與否,就在於你是否有自己獨到的眼光,能否抓住一切飄過身邊的機會。特別是在這個信息無處不充塞彌漫的社會,一旦你收集到可靠的信息,就要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去做事。如果猶豫徘徊,左顧右盼,當斷不斷,最終喪失良機。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裏,信息的作用的確是巨大的,它令任何一個置身於職場中的人都不容忽視。因此,大量收集信息是每一個成功人士義不容辭的事情。但如果收集的信息過多,一定會讓別人甚至是你本人都覺得雜亂無章而厭煩透頂。哪些信息是準確、可靠、翔實、具體、有可行性和有利可圖應該引起重視的,哪些信息是可以不屑一顧的,這就需要你有一雙甄別的慧眼。這也是能夠決定你晉升提薪與否的重要依據。
香奈兒公司鞋藝製造廠曾經生產了一種純白色滌綸高跟女鞋,很受歡迎,不少用戶前來訂貨,包括埃旨頓在內的一大群職工都暗自為這種現象高興。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B地的一家超市卻來信要求退貨。緊接著,鞋廠CEO也要求工人們開始加班改造新款女鞋,而所謂的新款式不過是將前麵的純白色滌綸高跟女鞋改變了顏色而已。
埃旨頓非常納悶,便主動向CEO打聽緣故。CEO解釋說:“B地那家大型連鎖商場所在地區的風俗是,隻有在辦喪事時婦女們才穿純白顏色的鞋子,以示哀悼。這種現象奇怪的很啊,遵從某一習俗的人也說不出什麼必須遵循的道理來,卻又不敢或不願反其道而行之。並且,在價值天平上,它的砝碼還很重呢。尤其是處於買方市場格局條件下的廠家,消費者就是他們的上帝,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對他們隻能遵從而不能有半點違拗。”
原來是這樣!埃旨頓便琢磨開了,鞋的款式再新,但顏色若為社會習俗所忌諱,那麼,搶手貨也會變成冷門貨。但是,我們能不能利用這一點,來個投其所好而行呢?
很快,埃旨頓就發現了一個很有價值的信息——A地一帶有個風俗,每逢春末夏初,所有頭一年結婚的新媳婦都要給七姑八姨每人送上一雙布鞋。埃旨頓立馬將這一消息報告給了經理。
在埃旨頓的建議下,鞋廠馬上組織生產了4000多雙不同規格的布鞋,趕到夏天來臨之際發貨到A地,結果不到一天就銷售一空。
自此,CEO開始看重埃旨頓,並極力向公司總部舉薦。一年後,CEO另調他處,埃旨頓則順理成章成了香奈兒鞋藝製造廠的新任CEO。
瞄準靶子再放箭,隻有這樣,才有可能迅速、準確地把握千萬信息的脈絡和動態,從而順其思路進行引導,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彈無虛發。
埃旨頓清楚了解公司對於某些信息的偏好與需求後,有的放矢地進行搜集、整理,最終的結果自然是令人滿意。
一名出色的職場高手,在積極地散發和搜集資訊時,必然要清楚自己所做這一切的目的,即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獵物是什麼。
花王是世界最大的日用化妝品生產公司,獲利在同類企業中居首位。對於它獲得成功的秘訣,美國的一位經濟學家進行了調查研究,結論是:秘密並不在生產領域,他們的生產設備並不比其他公司先進,而在於流通領域,在於它的市場調查。
全美各大州經營花王化妝品的商店共有幾千家,這些商店都和花王簽訂了這樣的合同:即由花王提供費用,各家商店負責為花王搜集有關市場情報。如某家主婦到上述商店買了一瓶花王生產的雪花膏或一盒口紅,這家商店就會記錄在案。這些情報及時地送到中間批發商,再轉到花王總公司。總公司對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加工,製訂新的生產計劃。這種做法雖在流通領域中多花了錢,但可以針對市場擴大生產,減少了庫存和資金占用,利潤當然可觀。
有些人整天泡在資訊的大海裏忙忙碌碌卻無所成就,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把真正有用的信息挑揀出來的能力。真正對你有用的信息相對發達、龐大的資訊網絡而言,不過是一根沉浮於大海中的繡花針。在未來的高技術商戰中,市場上大量信息的出現,會使信息的收集、傳遞和處理等環節增多,更加費時費力,而更多不可靠、不相關、模棱兩可、相互矛盾的信息會伴隨著真正有用的信息共同出現,使得信息流越來越大,由此產生的信息過剩、信息超載、信息盈餘、信息膨脹等問題,會讓很多人麵對資訊時手足無措、無從取舍。
因此,能否從龐雜的信息流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更成為了每個職場人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加強信息管理的當務之急。
如果在收集之前沒有認真、充分的準備,就極有可能使資訊收集陷入盲目、被動的局麵,事倍功半,這就要求我們選擇一種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篩選一個最適當的,我們最需要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達到理想的辦事效果。可以說,抓準了信息,就抓住了在職場中獲勝的機會。
在商場中,許多商業廣告喜歡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實際上也是借力的應用。有頭有臉的人都喜歡用的東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認同:“我和×××用的同一個品牌。”同樣是消費,多一層攀龍附風的光環,自然很多人願意借這個光。
美國一家公司所生產的天然花粉食品“保靈蜜”銷路不暢,經理絞盡腦汁,琢磨如何才能激起消費者對“保靈蜜”的需求熱情呢?如何使消費者相信“保靈蜜”對身體大有益處呢?廣告宣傳,未必奏效,大家見得多了。
正當一籌莫展的情況下,該公司負責公共關係的一位工作人員帶來喜訊:美國總統裏根長期吃此食品。原來,這位公關小姐非常善於結交社會名人,常常從一些名流那裏得到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這一次她從裏根總統女兒那裏聽到了對本企業十分有利的談話。據裏根的女兒說:“20多年來,我們家冰箱裏的花粉從未間斷過,父親喜歡在每天下午4時吃一次天然花粉食品,長期如此。”後來,該公司公關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員,又從裏根總統的助理那裏得來信息,裏根總統在健身壯體方麵有自己的秘訣,那就是:吃花粉,多運動,睡眠足。
這家公司在得到上述信息並征得裏根總統同意後,馬上發動了一個全方位的宣傳攻勢,讓全美國人都知道,美國曆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之所以體格健壯,精力充沛,是因為常服天然花粉的結果。於是“保靈蜜”風行美國市場,這兩個獲得信息的公關部工作人員也因此得到了晉升。
有一些人可能會說,信息是多如牛毛,但是又哪裏去找有價值的信息呢?實際上,隻要你肯用心,加上對事業的忠誠度,你會在信息的大海裏發現你需要的東西的。
1875年春天的某天,美國某大公司公關部門經理愛默爾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裏看報紙,一條條的小標題從他的眼前溜過去。突然,他的眼睛發出了光芒,他看到了一條隻有幾十字的時訊:墨西哥可能出現了豬瘟。
他立即想到:如果墨西哥出現豬瘟,就一定會從加利福尼亞、得克拉斯州傳入美國,一旦這兩個州出現豬瘟,肉價就會飛快上漲,因為這兩個州是美國肉食生產的主要基地。
他的腦子正在運轉,手已經抓起了桌子上的電話,問他的家庭醫生是不是要去墨西哥旅行。家庭醫生一時間弄不清是什麼意思,滿腦子的霧水,不知怎麼回答。
愛默爾隻簡單地說了幾句,就又對他的家庭醫生說:“請你馬上到野餐的地方來,我有要事與你商議。”
原來那天是周末,愛默爾已經與妻子約好,一起到郊外出去野餐,所以,他把家庭醫生約到了他們舉行野餐的地方。
他、他的妻子和他的家庭醫生很快聚集在一起了,他滿腦子都是錢,對野餐已經失去了興趣。他最後說服他的家庭醫生,請他馬上去一趟墨西哥,證實一下那裏是不是真的出現了豬瘟,醫生很快證實了墨西哥發生豬瘟的消息,愛默爾立即向公司董事會彙報,並鼓動高層決定動用公司的全部資金大量收購佛羅裏達州和得克薩斯州的肉牛和生豬,很快把這些東西運到美國西部的幾個州。
不出愛默爾的預料,瘟疫很快蔓延到了美國西部的幾個州,美國政府的有關部門下令一切食品都從東部的幾個州運往西部,愛默爾所在公司的肉牛和生豬自然在運送之列。
由於美國國內市場肉類產品奇缺,價格猛漲,愛默爾所在公司抓住這個時機狠狠地發了筆大財。愛默爾也因此被提升為公司副總,他本人也得到了一大筆錢,就是因為他比別人更能準確地從把握的信息當中發現了商機,一旦發現商機就果斷出擊、絕不手軟。
從愛默爾的故事裏我們可以學到,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深思熟慮、審時度勢,務必尋找出最佳方案。機會總是稍縱即逝的,而抓住機會使之成為巨大的轉折點,不僅需要對機會敏銳的“嗅覺”,也需要利用機會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