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1 / 3)

許多人都想晉升或者長薪,傳統觀念中會認為,隻要我好好幹不就可以了嘛。在人才滿天飛的當今社會中,如果僅靠著你的腳踏實地,你可能一輩子還處在職場的最底層。許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切身體會:那些會推銷自己的人才能得到較好的職位或獲取更高的薪酬。因此,你要學習點推銷你自己的技巧,靠靈活的手腕去打開晉升之門。

要大膽、主動地推銷自己

許多職場中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會推銷自己的才能得到較好的職位或薪酬。

推銷自己是一種才能,也是一門藝術。一個人有了這種才能,就可以安身立命,就能抓住機遇獲得成功。隻有能把自己推銷給別人,你才能獲得你最想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無數生活在套中的人,由於不敢接受挑戰,也不會塑造自己的形象,必然常處於敗局,以為你不能推銷自己。

記住:想成就大事業,就應該更新觀念,學會大膽地推銷自己。特別是你初到一個公司,可能因為你還“不熟悉”裏麵的工作條件、人際關係,你會感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順手,也很難贏得上司的青睞,於是你極為苦惱,甚至會產生離開的想法。但我們要說:在公司裏工作,你一定要學會用業績說話,用創新說話,否則你很難有出頭之日,除非你對自己的事業目標毫無指望。

(1)個性要適度地張揚一下

職場中,即使你比較優秀,但如果不會向老板推銷自己,你就可能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如夢是從事企業標誌設計的,她工作十分努力,但並不善於表現自己,隻是從自己的設計中她能夠獲得足夠的滿足與自我的肯定,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於每次的成功,在老板眼中是整個企業設計部努力的結果,而絲毫沒有注意到作為總體設計的如夢所起到的作用。就這樣,如夢拿著與其他人相同的薪金,卻幹著超出旁人幾倍壓力與辛勞的工作。

在工作上,你除了應努力做出優秀的業績之外,更應注意讓上司知道這些業績是如何創造出來的,當然這並不是讓你事無巨細,都要彙報。而是要你學會適時地表現自己,因為你的付出應獲得應有的回報,而且應該成為讓上司記住你的砝碼。

我們都知道千裏馬需要伯樂去識別。但是,世上伯樂畢竟有限,所以說,你這匹“千裏馬”如果想脫穎而出,還需要適度張揚一下個性,展示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得到“伯樂”的賞識。

一位剛從管理係畢業的大學生去見一家企業的老板,試圖向這位總經理推銷“自己”——到該企業工作。

由於這是一家很有名氣的大公司,總經理又見多識廣,根本沒把這個初出茅廬、乳臭未幹的小夥子放在眼裏。沒談上幾句,總經理便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說:“我們這裏沒有適合的工作。”

這位大學生並未知難而退,而是話鋒一轉,柔中帶剛地向這位經理發出了疑問:“總經理的意思是,貴公司人才濟濟,已完全可以使公司獲取成功,外人縱有天大的本事,似乎也無需加以利用,再說像我這種管理係畢業生是否有成就還是個未知數,與其冒險使用,不如拒之於千裏之外,是嗎?”

總經理沉默了幾分鍾,終於開口說:“你能將你的經曆、想法和計劃告訴我嗎?”

年輕人似乎很不給麵子,他又將了總經理一軍:“噢!抱歉,抱歉,我方才太冒昧了,請多包涵!不過像我這樣的人還值得一談嗎?”

總經理催促著說:“請不要客氣。”

於是,年輕人便把自己的情況和想法說了出來。

總經理聽後,態度變得和藹起來,並對年輕人說:“我決定錄用你,明天來上班,請保持過去的熱情和毅力,好好在我公司幹吧!相信你有用武之地。”

現在是一個講究張揚自己個性的時代,尤其是身處職場的人們,在關鍵時刻恰當地張揚也就是“秀”(show)一下,不失為一個引起上司注意的好辦法。

(2)推銷自己也要積極主動

有一匹千裏馬,身材瘦小,但卻能矯健如飛,日行千裏。這匹千裏馬混在眾多馬匹之中,黯淡無光,沒有多少人知道它有與眾不同的奔跑能力,因為它看起來實在太瘦弱了。馬場的馬一匹匹被買主買走,這匹千裏馬始終沒有被人相中。但千裏馬並不為所動,甚至在心裏恥笑那些庸碌之輩,對那些買主更是不屑一顧,認為他們目光短淺,與其被他們挑中,倒不如自己永遠這樣待著。馬場的老板也對這匹馬漸漸沒有了信心和耐心,給它的草料數量和質量越來越糟糕。但千裏馬仍然信心十足,它相信總有一天,一位伯樂會相中它的。

有一天真的來了一位伯樂,他在馬場轉了半天,來到了這匹千裏馬麵前。千裏馬高興極了,心想,這下機會來了。伯樂拍了拍馬背,要它跑跑看。千裏馬見伯樂如此舉動,心裏很是不快,心想,如果是真伯樂,肯定一眼就會相中我,為什麼還不相信我,還要我跑給他看呢?這個人一定是個冒牌貨!於是千裏馬拒絕奔跑。伯樂失望地搖搖頭,走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馬場隻剩下這一匹千裏馬了。老板見它可憐,本想騎著它回老家去,好好飼養它,可千裏馬就是不走。無奈之下,老板隻好把千裏馬殺了,拿到街上去賣馬肉。

千裏馬至死也不明白,世人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它。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哀歎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就像這匹千裏馬一樣。是的,他們是英雄,他們也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是英雄,卻羞於出口,怠於行動。他們已經習慣了等待,習慣等待著別人來發現自己。隻可惜這個世界上千裏馬很多,伯樂卻不常有,而且即使伯樂站在你麵前,你若不在他麵前跑一下他也不會知道你是千裏馬。中國人是不願意表現自己的,總把謙虛視為一種美德,這在傳統社會中沒錯,但如今的社會已經不是原來那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你有才能,你有創意,但是不說大家怎麼知道呢?沒有人有時間去做伯樂到集市上耐心地挑選你,是好馬你就要叫兩聲,你就要跑出來。

在現代社會中,推銷自己真的很重要,人人都是推銷員。不論你從事何種職業,你同時也是一位推銷自己的推銷員,你隨時都在向別人推銷你的觀點和意見,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別人認同你、接受你、欣賞你。

推銷自己,說得再簡單一些就是展示自己,這和吹噓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你的言談舉止、社交禮節、學識修養的展示,不僅使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一定的印象,也使你能更有效地改進自己,順應社會。

懂得推銷自己,善於推銷自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項生活技能。一個能成功地向自己心愛的女孩推銷自己心意的男孩就具備了贏得這個女孩芳心的基本條件;一個可以成功地向別人推銷自己的人也就具備了成功的基本條件。人生需要推銷,推銷自己無處不在。推銷自己已成為一種必需,已成為人生的一門必修課,無論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還是為了為社會多做貢獻,都應該做到勇於推銷自己,善於推銷自己。

東方朔就是一名善於推銷自己的人。他剛入長安時,向漢武帝上書,就用了三千片木櫝,用兩個人去抬才勉強能抬起來。漢武帝用了兩個月才把它讀完。東方朔在奏章中一點也不忌諱地說了自己一大堆優點,稱自己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皇帝看完他的奏章,心動不已,但懷疑他是在誇誇其談,所以沒有馬上重用。

東方朔並沒有灰心,而是另辟蹊徑向皇帝推銷自己。當時,漢武帝的侍臣中,有不少是侏儒,東方朔就嚇唬他們,說皇帝嫌他們沒用,要全部殺死他們。侏儒們嚇壞了,稟告皇帝,皇帝便問東方朔為何要嚇唬他們。東方朔見機會來了,就說:“那些侏儒不過三尺,俸祿是一口袋米,二百四十個銅錢,我東方朔身長九尺有餘,俸祿也是一口袋米,二百四十個銅錢,侏儒飽得要死,我卻餓得要死。陛下要覺得我有用,請在待遇上有所差別;如果不想用我,可罷免我,那我也用不著在長安城要飯吃了。”

皇帝聽了大笑,決定馬上提高他的待遇。東方朔之所以一直是皇上麵前的紅人,靠的就是他的自我推銷的藝術。

除了東方朔,春秋時期,曹劌也因為勇於推銷自己,為我們留下了“長勺之戰”以弱勝強的不朽戰例。還有戰國時期的毛遂自薦,傳為千古佳話。

(3)要抓住恰當的時機表現自己

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辛苦一生,得不到提拔重用。看到很多不如自己的人在職場中確是順風得雨,他們苦惱,他們氣憤。他們在心底裏責罵上司有眼不識金鑲玉,根本不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這種人不是因為沒有真本領,而通常是因為在關鍵時刻不敢去露一手。他們沒有膽量,自信心不足,或者認為是分外之事而不去插手,結果坐失良機,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才華和表現自己的機會。

安德烈 卡耐基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座調車場的電信技工。當時他的技術已經相當好了,但他並沒有引起上層決策者的注意,因而也沒有被提升的機會。

一天早上,調車場的線路因為偶發的事故,陷於混亂。此時,他的上司還沒上班,該怎麼辦?他並沒有“當列車的通行受到阻礙時,應立即處理引起的混亂”這種權力。如果他膽大包天地發出命令,輕則可能卷鋪蓋走路,重則可能鋃鐺入獄。

一般人可能說:“這並不幹我的事,何必自惹麻煩”,可是卡耐基並不是平庸之才,並未畏縮旁觀!

他私自下了一道命令,在文件上簽了上司的名字。

當上司來到辦公室時,線路已經整理得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事故一般。這個見機行事的年輕人,因為露了漂亮的這一手,大受上司的稱讚。

公司總裁聽了報告,立即調他到總公司,升他數級,並委以重任。從此以後,他就扶搖直上,真的做到了平步青雲,誰也擋不住了。

卡耐基事後說過:“初進公司的青年職員,若能夠跟決策階層的大人物有私人的接觸,成功的戰爭就算是打勝了一半——當你做出分外的事,而且戰果輝煌,不被破格提拔,那才是怪事!”

然而,曆史走到了今天,我們反而不敢推銷自己了。很多人,他們怕丟麵子,不好意思,每當談到自己的時候,總是羞羞答答,敢想而不敢說,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因為怕有人說他狂妄自大,驕傲自滿。另外有一些人,自視清高,以為自己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但卻忘了世界上“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工作中的機會、職位、高薪,這一切都需要你自己主動去索取,美好的東西不會主動跑到你麵前來,就算天上掉餡餅,也要你主動去撿,而且你必須搶先別人一步。金子如果被埋在土裏就不會發光。如果它要發光隻有兩種可能:一是被礦工僥幸發掘;另外則是通過自己的力量破土而出。如果你自己肯努力,如果你的確是真金,這種可能幾乎等於必然。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如今這個社會,推銷商品也要借用名人效應。身處職場,如果能夠借用某位大人物的聲望來壯大自己的聲勢,借他的麵子來籠絡各方豪傑,提高自己的社會知名度,從而達到讓自己平步青雲或者飛黃騰達的目的。

成功者大多都是先隱藏在某位大人物的後麵,潛心鑽研、提高業務素質、創造出驚人業績之餘,往往會充分利用這位大人物的名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也是個人的正當追求,也是能被社會所承認的借光方式之一。一旦時機成熟,他們或者另起爐灶,或者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往上爬,或者反客為主,把別人吃掉。在做到這一步之前,他們往往會先把自己的目的掩藏起來,拉一麵大旗作虎皮。

最為典型的是三國時期的曹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征西伐,很是威風。開口“幼吾今奉詔討汝”,閉口“孤近承帝命,奉詔代罪”,於軍閥混戰中占盡了道義上的便宜。

不管具體動機如何,拉大旗拉的就是聲望和麵子。秦末農民起義,項梁不惜找到楚懷王的一個孫子,推為楚王,便是想借楚懷王的影響吸引百姓,因為這些人的影響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而且已經有了明確的形象定位,順手拈來是件事半功倍的事。

現代曆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眾所周知,在爭權奪利的政治角逐中,蔣介石的手段很多,並且花樣百出,利用名人、死人來樹自己形象是他慣用的伎倆。

1926年,蔣介石掌握了國民黨中央大權以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對外靠出賣主權換取帝國主義的支持,對內除了高喊革命口號,他還大搞神化孫中山的活動,借以抬高自己,鞏固地位。蔣介石用來騙人的一個妙方,就是自命為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蔣介石多次利用孫中山先生在中國人民中間享有的崇高威望,掀起了神化孫中山的浪潮。他把孫中山抬到上帝的高度,把孫中山言論當作聖經去叨念,從而抬高自己。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後,為了以實際行動悼念孫中山,實現他製定的三大政策,完成北伐,國民黨中央曾作出決定:每星期一的早晨,舉行總理紀念周舉行紀念總理的儀式,各級黨部要,恭讀遺囑,檢查工作,以求改進。這曾起到一定的好作用。

你可以巧借名人,在談話中常出現一些身份高的人的名字,你在別人眼裏就不同尋常;巧借與名人有關係的地方,如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你不要不好意思表白,這也可以作為提高你身份的資本;巧借名人名言,如請社會名流為你題個詞,請專家教授為你寫的書作個序,請明星為你簽個名。這些做法雖然有“沽名釣譽”之嫌,但這是人的正當追求,對社會進步也有積極意義。

當代著名記者吳小莉之所以成名,與她善於走在領袖身邊有直接的關係。

許多人都記得,1998年3月19日,在“兩會”期間的記者招待會上,朱鎔基總理首開先河地點到了吳小莉的名字:“你們照顧一下鳳凰衛視台的吳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歡她的廣播。”“兩會”期間的軼事,使吳小莉頓時成為傳媒界引人注目的明星,也是她的提問,使朱總理留下了激昂的宣言:“不管前麵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隨著吳小莉知名度的提高,吳小莉主持的節目“小莉看時事”也成為鳳凰衛視台的名牌節目。內地的傳媒朋友對吳小莉說:“在中國電視圈裏,隻有文藝類主持人容易成名,很少新聞類主持人成為明星,你算是特例。”中央電視台的一位朋友也笑說:“小莉,你不知道你對中國內地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衝擊有多大,許多人加快了語速,剪短了頭發。”

1998年年底,吳小莉和其他傳媒界朋友一起采訪領袖雙邊會。在吉隆坡她又一次成為傳媒的寵兒,因為江澤民主席也點了吳小莉的名。11月15日,當江主席步入會場,聽說有香港媒體時,一眼就看見了她,笑說:“吳小莉,吳小莉,現在成了有名人物了。”

小莉激動地說:“謝謝主席”。

一個有聲望的人即使將平淡的一個“字”給了你,也要比一千個普通人長篇大論地給予的讚辭更有威力和信服力。在職場中,善於借名人的名字。或者是名人的一些優點,就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受到上司的重視。

對於準備求職就業的人來說,這裏的“梯”指的是他人之力,如名人、親戚、朋友、同學等的地位、名望、財富或權力等;而“高”則是指求職就業者將要獲得的某種較為理想的社會職業。他人有時是你接近成功或走向成功的橋梁與階梯,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名人,他們的力量更能幫你尋到走向成功的捷徑。

一般來說,無論引薦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隻要對你的成功有所幫助,他就是你登上高處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響力能對你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