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讓你的思維作鍛煉(1 / 3)

成功的真諦是:對自己越苛刻,生活對你越寬容;對自己越寬容,生活對你越苛刻。

思維訓練有妙法

經常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就能使人克服反應遲緩、猶豫不決的毛病。大家努力試試吧,爭取盡快做一個有良好思維品質的聰明人。

鍛煉思維能力的方法其實並不神秘,隻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加以注意,你的思維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這裏為各位讀者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第一,在學習、工作中進行思維訓練。

學習知識是訓練思維的理想途徑。在數學(或物理)題的求解中,如能主動地進行一題多解,多變多思,步步深入,增加思維強度,就會有利於思維的廣度與深度的培養。在做作業時,如能長期堅持以“快”為前提,以“準”為關鍵,“快”與“準”結合的定時訓練,對於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靈敏性是十分有效的。

第二,在課外活動、娛樂遊戲中進行思維訓練。

課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它也是鍛煉自己思維的方式之一。娛樂活動盡管帶有情趣性,卻需要運用智力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打球、下棋、猜謎等涉及到思維的各個方麵,它能提高人的聰明才智,培養與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遊戲原本為兒童所喜愛,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電子遊戲機,利用電子遊戲機能進行各種複雜的智力訓練,使思維品質的各個方麵得到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訓練,因而也是訓練思維能力的有效工具之一。

第三,在智力問答中進行思維訓練。

智力問題具有科學性、目的性、趣味性特征。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例題進行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訓練,使自己在思維品質的某一方麵得到迅速的強化。如腦筋急轉彎就可以訓練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受條條框框的限製。如能打破框框,獨立思考,另辟蹊徑,有時會使我們擺脫困境。因此,當我們遇到問題時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反複地去思考,想想種種可能性。如果進行了結合實際的廣泛思考,仍然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那麼就有理由懷疑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什麼框框。一旦打破框框或思維定勢,新奇的想法就會從腦子裏跳出來,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了。

思維靈活性的對立麵是思維的頑固性,頑固性是指遇事或解決問題一味根據“常規”、“習慣”、“經驗”想當然或生搬硬套,不考慮時間、地點、條件等具體情況,那樣隻會使人陷入進退維穀、束手無策的境地。

因此要訓練頭腦,使思維活動具有靈活機動、隨機應變的特征。如要求你用6根火柴棒擺成4個三角形,怎麼擺呢?如果思維沒有足夠的靈活性恐怕是難以解決的。考慮該問題時,如能靈活地從平麵轉向立體,那麼就能正確地解決問題。持久地進行這類訓練對於發展思維的靈活性是非常有益處的。

人人都渴求在短時間內當機立斷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某件事情作出準確判斷。這種思維品質通過專門的解題訓練,也會有所增強。有這樣一個題:1個細菌經過1分鍾便分裂為兩個;再過1分鍾,兩個變4個;1小時後,1個細菌便能分裂成滿滿一瓶子。現在的問題是,在1個同樣大小的瓶子裏,現在裝有4個細菌,那經過多少時間,能使細菌裝滿這一瓶子。要求你在20秒鍾內完成該題。很多人都會胸有成竹地回答15分鍾,其實這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應為58分鍾。因為,細菌1分為2,需要1分鍾;2分為4,又要1分鍾。現在瓶子裏一開始就有4個細菌,就等於省去了一個細菌最初的兩次分裂,即少2分鍾。因此裝滿一瓶子細菌的時間應為60-2=58(分鍾)。在20秒鍾內要正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積極思考、正確判斷、迅速作出決定。也就是說,需要思維的敏捷性。

經常進行這類例題的訓練,就能使人克服反應遲緩、猶豫不決的毛病。大家努力試試吧,爭取盡快做一個有良好思維品質的聰明人。

創意思維訓練

創意思維訓練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打破傳統的價值觀念對創意的束縛,使得我們的頭腦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能夠不斷湧出新點子。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有靈活機智的思維,有一顆能夠洞察一切且能創新的大腦,因此,我們需要在平時有意識地進行創意思維訓練。這裏先舉一個智力測試題,請你思考一下:

有一間空屋子,地麵是水泥做的,在水泥地麵上,垂直地埋著一段鋼管,鋼管的內徑略大於乒乓球的外徑,恰好有一個乒乓球掉進了鋼管的底部。現在,請你把乒乓球從鋼管中取出,但不準弄壞地麵、鋼管和乒乓球。允許你使用下列工具:

50米長的晾衣繩

一把鋼製銼刀

一把木柄鐵錘

一把鑿子

一個電燈泡

一個金屬曬衣架

在10分鍾內,你一共能想出多少種辦法?

也許你能想到,用銼刀把金屬衣架銼斷,然後把斷開的兩端磨平,做成一把大鑷子,把乒乓球夾出來;也許你還能想到,用銼刀將鐵錘的木柄銼成木屑,用碎木屑慢慢填進鋼管,就能使乒乓球“浮”上來。

沿著“使乒乓球浮上來”這條思路,你能否想出還有一種更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好好開動一下腦筋,其實無需任何工具就能使乒乓球浮出來,也許你很難想到,這種方法就是往鋼管裏解小便。

為什麼你想不到如此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呢?這就不是思維技術問題,而是文化禁忌問題了,因為稍有教養的人都知道小便要解在廁所裏,而根本想不到向鋼管裏解。

這個創意思維訓練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打破傳統的價值觀念對創意的束縛,使得我們的頭腦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能夠不斷湧出新點子。

德國的彼得·加姆皮斯伯格以前並不是一個發明家,但是他富有創意思維。一天,他為自己的寵物貓清掃又髒又臭的窩,被那陣惡臭味熏得實在受不了。這時,他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要是能創造出一種專門過濾貓窩臭味的東西,那該多好啊。

彼得·加姆皮斯伯格是一個想到就要實施行動的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不斷地訓練自己的創新能力,成功研製出了一款鉛製的貓窩過濾器模型,並立即申請了專利。

為了證實自己的發明的實用性,他專門拿著產品向商人們推銷,並演示這種產品的功能——不必掏挖就能清理貓窩。果然,不少人開始接受他的這種產品,表示願意購買。這就意味著彼得·加姆皮斯伯格的創新成功了,他從此也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改變軟弱個性的訓練法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怯懦不是天生的,一切怯懦的個性都是後天學來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改變怯懦的個性。

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過下述情況:

自己的利益明顯被侵犯了,卻忍氣吞聲,不敢聲張;

買東西時稍微挑了挑,你怕售貨員給你臉色,就買下了你並不希望要的東西;

別人讓你做某事,你心裏不願意去做,卻又不敢推卻;

麵對同事毫無根據的指責,你卻講不出一句話來,隻會躺在床上暗暗哭泣。

你如果經常麵臨上述情況,那麼你的個性就是軟弱的了。你不敢強硬起來的理由或者是怕別人看不起,或者怕搞壞關係,或者自己也不知該怎麼辦。

有一名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到遙遠的山村去支教。女孩天性溫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天性軟弱。

當她來到山村的時候,就被這裏的生活環境嚇了一跳:沒有自來水,必須用大木桶到井裏去挑水;沒有橋,隻能在激流中踏著突出水麵的石頭徒步過河……這些還不算什麼,當來到她將要授課的學校時,她驚呆了!這裏沒有設備齊全的教學樓,隻有一排簡陋的木屋,這裏沒有黑板,隻有一塊活動的木板……女孩開始擔心起來: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能做好工作嗎?

女孩的不自信漸漸表現在了授課上。課堂上,孩子們並不喜歡這個皮膚白皙的城裏人,加上女孩的說話聲音比較低柔,聽慣了山裏老師粗獷音調的孩子們,更加不能接受。他們開始捉弄這個新老師:在老師麵向大家講課的時候,悄悄溜到老師身後把做黑板的木板移走;老師教大家讀唐詩的時候,亂唱一通,不按時交作業,跟老師頂嘴,公然曠課……

夜裏,女孩悄悄地哭起來!她反複地問自己:我真的不行嗎?

其實,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因為不自信,就顯得很軟弱;又因為很軟弱,結果就更加不自信。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怯懦不是天生的,一切怯懦的個性都是後天學來的。這也就是說,膽小,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不會拒絕別人,不敢大聲講話等行為表現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學來的。但是學來的行為可以通過學習而去改變它。現代心理學為改變不良行為提供了具體有效的訓練手段。

下麵就將心理學專家的訓練方法介紹給大家。不過在開始訓練之前,有三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第一,你要問問對自己的軟弱是否還有點留戀,或是還有點欣賞,如果你對自己的軟弱的克服還有點“軟弱”的話,那麼你就不必試下去了;

第二,你必須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地完成心理專家給出的訓練“作業”,不能漏做,否則會毫無效果;

第三,完成下麵作業的某部分也許對你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把它當做是在演小品,是在表演而不是真做,這樣便可以忘記自己的身份,進入角色,做起來就會容易些並且好一些。

全部訓練分成四個星期來進行,每周作為一個階段,它包括:

第一周:向陌生異性問路。

在你熟悉的地方,你假扮成一個初來乍到的問路者。請你看準一位從對麵走來的同齡異性,你要不慌不忙地迎上去,兩眼沒有表情地看著對方,然後直接發問:“到太平洋百貨怎麼走?”等他回答後,你裝成不懂的樣子再問他一遍。這個表演一周完成三次就算成功了。對於那些羞於同異性陌生人打交道的人來說,完成這項作業會產生從未有過的興奮和欣慰感。

第二周:向營業員換零錢。

這比第一周的“表演”要困難一些,因為它給對方帶來了一定的麻煩,當然也給你自己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請你拿十元錢到商店裏去,找一位麵部表情冷漠但較有魅力的異性營業員,兩眼平視對方而直截了當地說:“給我換十塊錢的零錢。”不論對方態度是好是壞,也不論給不給你換錢,你都要鎮定自若地看著對方,表情越自然越好。隻要按規定三次完成這種“表演”,就算通過。如果有半途而廢的情況,就要補齊三次。

第三四周:學習爭吵。

軟弱的人必須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尤其是要學會把不滿、憤怒的情緒表達出來。為此你必須學會爭吵。這個訓練可以這樣來進行:選擇一個盛氣淩人好爭辯的同學或同事為對象,先就他經常強詞奪理或與別人爭論的題目做好辯論綱要,並自己演習幾遍。然後找準機會與他爭辯,以鍛煉你表達感受的能力,增強你的自信。辯論的結果可能有兩個,一個是你戰勝了對方,另一個是對方占了上風。如果是後麵這種結果,這也沒什麼,隻要你把準備的話講了,便可麵帶從容的微笑看對方的表現,或者幹脆說:“別再強詞奪理了,我還有事,再見!”這種使你第一次勇敢地麵對“強者”的訓練,對改變你的軟弱性格很有意義。

以後,你可乘勝前進,繼續訓練,直到產生一個新的自我、新的生活方式和自強自信的心理結構為止。相信不會經過太久,這種自信與思維的訓練會使你迅速變成一個有自信有個性的人。

那個故事並沒有完。女孩最終終於想通了,她從一位學習心理學的朋友那裏受到了啟發,決定要自信、堅強地麵對一切。她換上了和山村教師們一樣的服裝;說話提高了嗓門;自己在深夜悄悄地嚐試著拎起一木桶的水,幾次摔倒,就幾次爬起,並且勇敢地走過了石頭搭起的小“橋”;當孩子們不聽話與她頂嘴時,她大聲地對他們說明道理;當孩子們公然曠課的時候,她一步衝上前去,堵住最頑皮的孩子的去路,把他拽到課堂上進行嚴厲地批評。後來,孩子們都很聽女孩的話,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好,女孩也將她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這些山裏的娃娃!

自我激勵的方法

成功的真諦是:對自己越苛刻,生活對你越寬容;對自己越寬容,生活對你越苛刻。

好萊塢明星席維斯·史泰龍曾是一位出身貧寒、家境窘迫的年輕人,那個時候,他全部的積蓄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追逐夢想,他總是激勵自己:你會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為自己設計好進軍路線並排好名單後,席維斯·史泰龍帶著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劇本,開始了拜訪好萊塢著名電影公司的曆程。他先後拜訪約500家,結果都被拒絕聘用。

500次被拒絕,這對任何一個年輕人來說,都是無情的打擊。我相信不少年輕人在經曆哪怕隻有50次失敗之後就會選擇放棄,甚至有的還會自尋短見。但是席維斯·史泰龍沒有這樣做,他不放棄,不氣餒,開始了第二輪的拜訪曆程。他始終激勵自己:你會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第二輪的拜訪依然以對方冷冰冰的拒絕而告終。他開始了第三輪拜訪。

第三輪拜訪依然以對方冷冰冰的拒絕而告終。他開始了第四輪拜訪。

這是他此次拜訪的第350家電影公司,老板終於史無前例地決定讓他留下劇本,並答應會揣摩一下。席維斯·史泰龍終於看到希望,他告訴自己:夢想就快實現了,你一定能行。

過了幾天,席維斯·史泰龍得到了這家公司請他前去詳談的通知。之後,那本劇本順利地通過了,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而他自己也當上了這部劇中的男一號。這部電影就是《洛奇》。

很多時候,唯一能救自己的是自己,人生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唯有在困境中不斷照亮自己的靈魂,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奮鬥,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那麼我們具體應該怎樣做呢?這裏給大家介紹幾種自我激勵的方法:

第一,正視危機。危機能激發我們竭盡全力。無視這種現象,我們往往會“愚蠢”地創造一種舒適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風平浪靜。當然,我們不必坐等危機或悲劇的到來,從內心挑戰自我是我們生命力的源泉。

第二,調高目標。真正能激勵你奮發向上的是:確立一個既宏偉又具體的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的人生目標。許多人驚奇地發現,他們之所以達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因為他們的主要目標太小,而且很模糊,這樣勢必使自己失去主動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標不能激發你的想象力,目標的實現就會遙遙無期。

第三,加強排練。先“排演”一場比你要麵對的局麵更複雜的“戰鬥”。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猶豫不決,不妨選擇一件更難的事先去做。生活中挑戰你的事情,你可以用來挑戰自己。這樣,你就可以開辟出一條成功的道路。成功的真諦是:對自己越苛刻,生活對你越寬容;對自己越寬容,生活對你越苛刻。

第四,慎重擇友。對於那些不支持你的“朋友”要敬而遠之。你所交往的人會影響你的生活。結交那些真心盼望你快樂和成功的人,你在人生之路上將獲得更多益處。對生活的熱情具有感染力,因此同樂觀的人為伴能讓我們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第五,敢於犯錯。有時候我們不做一件事,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把它做好。我們感到自己“狀態不佳”或精力不足時,往往會把必須做的事放在一邊,或等待靈感的降臨。其實,有些本來自己認為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來了往往就會有樂在其中的感覺。

第六,精工細筆。創造自我,如繪一幅巨幅畫一樣,不要怕精工細筆。如果把自己當做一幅正在創作中的傑作,你就會樂於從細微處作改變。一件小事做得與眾不同,也會令你興奮不已。總之,無論你有多麼小的變化,這些對你來說都很重要。

第七,離開舒適區。不斷尋求挑戰,體內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從而獲得新的動力。但是,不要總想在自身之外尋開心。令你開心的事不在別處,就在你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緒高漲期用來不斷激勵自己。

第八,把握好情緒。

第九,迎接恐懼。戰勝恐懼後迎來的是某種安全有益的東西。哪怕克服的隻是小小的恐懼,也會增強你對創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開恐懼,它們會像瘋狗一樣對你窮追不舍。此時,最可怕的莫過於雙眼一閉,假裝它們不存在。

克服羞怯有妙法

過度的羞怯就會使人消極保守、沉溺在自我的小圈子裏,而不利於一個人的成功,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礙。

有個年輕人叫菲利普,他性格內向而且很害羞。或許是為了挑戰自己的性格吧,他竟然選擇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職業——推銷員。

由於十分害羞,菲利普每次推銷都受到了拒絕,經曆了一次次失敗的他,開始思考起問題究竟出在哪裏。他始終認為自己已經把產品的各種優點都說完了,為什麼人們就是不買呢?後來,他專門請教了一位業界有名的大師。大師告訴他:“認識你自己!”

受到這句話的啟發,菲利普開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決定克服害羞,努力提高自己的形象,因為作為一個推銷員來說,推銷產品其實就是推銷自己。於是,他先從衣著、態度、談吐上下工夫,作了大量的調整,特別是在見到別人時,都會給以親切的微笑,主動和人打招呼……他完全以煥然一新的麵貌出現在客戶麵前。從此,他的業績開始逐漸上升,他後來也成為了一個鼎鼎有名的推銷大師。

人的羞怯情緒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品質,從某些領域來看,羞怯並不一定是一個完全貶義的詞,有人甚至會認為“適當的羞怯是一種美德”。大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曾遇到過十分害羞的人,他們一方麵對自己缺乏信心,不喜歡公開亮相,無意與他人競爭,遇事猶豫不決,表現得很不善於交際,但另一方麵又往往勤於思考,凡事都會為他人著想;我們也會遇到一些不太羞怯的人,他們一方麵對自己十分自信,很少拘謹,能夠捕捉到較多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麵,也可能太過冒失,容易與人爭執,從而得罪和傷害其他人。因此,對於羞怯與不羞怯究竟是好是壞,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但它們都不能超過一個有限的“度”,過度的羞怯就會使人消極保守、沉溺在自我的小圈子裏,而不利於一個人的成功,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礙。很多羞怯程度很高的人都希望能使自己有些改變,變得樂觀而外向一些,以適應現代社會。要想改變這一點,當然我們首先要把造成羞怯的原因找出來。

一般來講,羞怯是由先天和後天雙重因素影響所致的。有人認為後天的環境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行為習慣對羞怯的影響會更大。據觀察,有些羞怯的人在自己的孩提時代並不羞怯,隻是在進入學校以後,由於學習、身體等方麵的原因,受到學校和家庭方麵的壓力,加之自己十分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論,久而久之,才會變得羞怯;也有一部分是由於在自己童年的時候家庭的撫養環境導致的。有些家長不鼓勵自己的孩子和同年齡的孩子玩耍或是周圍沒有同齡兒童,長期下來也會形成一種內向而羞怯的性格。以上兩種情況在羞怯的人裏占了很大的比例。針對造成羞怯的原因,我們認為要想克服羞怯,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坦誠。

首先必須學會尊重別人,不要給別人一種傲視一切、高高在上的印象。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並樂意與你交往。否則,整日孤芳自賞,盡管主觀上想克服羞怯,但終因客觀上的碰壁而走回羞怯的老路上去。其次,為人要熱情、開朗,作出樂於與人交往的表示。否則,終日沉默寡言,別人便不願與你打交道了。隻有善於並樂於表達,並使別人在與你的交談中獲得樂趣,別人才願意與你交談,你也才能從羞怯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2.關注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他人的行動和愛好,了解對方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樣的話題、行為。這樣,與人交往時就能投其所好,使人覺得你容易接近,容易成為好朋友了。

3.提高認識。

要明確性格是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如果你已形成羞怯的性格,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奔放和外向,因為並不是說羞怯的人身上隻有缺點,其實他們也有很多優點。要避免羞怯關鍵是要少考慮自我,多考慮他人,多考慮社會價值,多考慮如何與人交往。此外,還要正確認識自己,承認“羞怯”是自己的弱項,承認他人的長處,這樣當別人注意到你的這方麵時,你才不會緊張或刻意地予以掩飾,才能采取隨和的態度,也隻有這樣,你同別人的關係才能更加密切而友好。

對付壞心情有高招

生活是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的,並且往往會發生令人不愉快的事。頻繁而持久地處於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之中的人必然會有健康問題、減損壽命。

在生活中恐怕沒有不願意自己經常並永久處於歡樂和幸福之中的吧。然而生活是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的,並且往往會發生令人不愉快的事。頻繁而持久地處於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之中的人必然會有健康問題、減損壽命。那麼,當自己心情不好時,應采取什麼對策呢?如何才能使自己盡快心情愉悅起來呢?下麵將給大家一些建議,具體如下:

1.親近寵物。有意飼養貓、狗、鳥、魚等小動物及有意栽植花、草、果、菜等,有時能起到排遣煩惱的作用。遇到不如意的事時,主動親近小動物,與小動物交流幾句可使不平靜的心很快平靜下來。摘摘枯黃的花葉,澆澆蔬菜或坐在葡萄架下品嚐水果都可有效調整不良情緒。

2.醫學幹預。對於長期心情不暢者,可進行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長期心情不快可能是由隱匿性抑鬱症所引起的,或由其他較輕微的障礙所引起的,其共同的特征是體內一種叫做血清素的神經物質減少,導致情緒低落,通過服用一些能升高體內血清素水平的抗抑鬱藥如百憂解(Prozac)、鬱樂複(Zoloft)、賽樂特(Seroxat)等,可調節和改善心境。

3.向人傾訴。心情不好卻悶著不說,時間長了會悶出病來,有了苦悶應學會向人傾訴。首先可以向朋友傾訴,這就需要先學會廣交朋友。如果經常防範著別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那就沒有什麼愉快可談了。沒有朋友的話,不僅遇到難事無人相助,就連一個想一吐為快的對象也沒有。把心中的苦處能和盤托出並能得到安慰甚至計謀的人,心胸自然會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樣敞亮。即使麵對不很知心的人,學會把心中的委屈傾訴給他,也常能得到心境立即陰轉晴的效果。

4.轉移思路。當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的事情降臨到我們頭上時,可暫時避其鋒芒,努力轉移到高興的思路上去。例如,換一個房間、換一個聊天對象、有意去幹一樁活、去會一個朋友或有意上街去看熱鬧等等。“難得糊塗”用在對待這類既煩心卻又無關緊要的瑣事時,是改善心情再恰當不過的好辦法。

5.多舍少求。俗話說“知足者常樂”,總愛抱怨自己吃虧的人,的確很難愉快起來。多奉獻少索取的人,總是心胸坦蕩,笑口常開。整天與別人計較工資、獎金、提成、隱性收入的人心理很難找到平衡。隻有聽之任之,給多少也不在意的人心情才比較穩定。至於對別人能廣施仁慈之心,包括當素不相識的路人遭遇困難時也能慷慨解囊、毫不吝嗇的那些人也許很少出現煩心事。

6.有執著的愛好。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愛好,那麼生活就會顯得很單調,而且與那些有著一兩種令人羨慕的愛好的人相比,心中往往會平添幾分嫉妒與焦躁。除少數執著追求自己本職事業者外,許多人都能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集郵、打球、釣魚、玩牌、跳舞等都能使業餘生活豐富多彩。每遇到心情不好時,完全可全身心一頭紮到自己的愛好之中。

有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平時打理公司的事情本就很忙,回到家還要處理一些瑣碎的家事,特別是太太常常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讓他很惱火。由於長期因為工作忽略了太太,因此總經理對太太也很內疚,總開不了口說一些傷感情的話。漸漸地,總經理的心情越來越煩躁,他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很不開心。

一天,總經理正在處理公司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突然接到了太太的電話,太太在電話裏要求總經理給她聯係某家旅遊公司,並要求總經理陪她一起去旅遊。總經理很不耐煩地對她說:“我根本不認識這家旅遊公司的人,你自己想辦法吧,我現在很忙。”沒有想到太太委屈地發起火來,總經理怎麼說都沒有用。

有時候,總經理也想過找老婆好好談談,但是自己工作太忙,實在沒有那麼多時間,而且本身自己就理虧,成天因為工作忽略了太太,讓太太獨自忍受孤獨,想到這裏,總經理就心軟下來。

一連幾天,總經理都很苦惱,不僅是因為這件事情,還因為自己在工作和家庭上的矛盾。這一天,總經理正在和太太通電話,恰好公司來了一個推銷員,總經理根本沒有心情接待他,隻顧和太太談旅遊的事情。不想推銷員並沒有離開,他一直等到總經理掛上電話,然後真誠地告訴總經理,他的妻子就是這家旅遊公司的職員,很樂意為總經理的太太提供服務。推銷員的一番話引起了總經理的重視,他認為,推銷員不是公司內部成員,知道一些他家的瑣事並不會引起公司成員們的議論,而且推銷員由於本職工作的需要,是一定會保密的。於是他決定向這位推銷員傾訴苦悶,並接受這個求之不得的幫助,當然,也答應了定購推銷員的產品。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推銷員的妻子與總經理的太太很快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大家相互訴說著各自的家庭瑣事,而總經理和推銷員也成為了合作上的夥伴,後來也成為了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推銷員常常給總經理出一些點子和好主意,幫助總經理化解了不少家庭上甚至生活上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