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環境科技與環保產業(1)(1 / 3)

日本製定"綠色行星計劃"並積極開展"綠色技術"

日本一直在積極地研究防止地球變暖的措施。1989年10月23日,製定了防止地球變暖行動計劃(我國環委會已經翻譯了)。這項計劃規定了基本設想和具體的措施。計劃中製定的目標是,要努力把2000年以後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控製在1990年的水平上。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措施是:

(1)推進控製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2)推進擴大二氧化碳吸收源(森林等)的措施;(3)為積累揭示地球變暖的過程等所需的科學知識而進行調查研究、觀測和監視;(4)積極開發防止地球變暖技術,諸如二氧化碳固化技術等。

最近日本又在實施"綠色行星計劃"和開發"綠色技術",簡介如下:

美麗的家園在茫茫的宇宙中,太陽係家族裏有一顆美麗的蔚藍色星球,那就是我們的家園--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美麗的家園在茫茫的宇宙中,太陽係家族裏有一顆美麗的蔚藍色星球,那就是我們的家園--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為防止和控製地球變暖的各種措施都需要龐大的費用,而且,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這些措施均必須以適當規模和水平進行。目前的狀況是,人們對地球變暖的預測各不相同。有人預測到本世紀末平均氣溫將上升5℃左右,也有人預測上升2℃左右。平均氣溫相差1℃,所需的對策就將出現相當大的差別。這種狀況必須予以重視。預測出現差別的原因是,人們對造成氣候變化的各種因素(諸如海洋機製、森林的作用、雲和冰雪的作用等等)還不十分了解。因此,我們必須積累科學知識,進行更加精密的預測,並根據預測的結果研究適當的措施。這對於製定防止地球變暖的對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科學技術廳把為了揭示和預測地球變暖而進行的觀測及研究等工作定為"綠色行星計劃"。它打算與有關省廳合作綜合地推進這一計劃。

科學技術廳推行的綠色行星計劃的大致內容如下。

對地球的預測1.從宇宙預測地球要了解地球變暖的原因,首先就必須廣泛、仔細地把握有關地球的各種信息,特別是利用人造衛星的預測能夠獲得大範圍內二氧化碳的分布、水蒸氣量、海麵水溫、海上風向及植物分布等許多信息。另外,利用人造衛星還能夠進行連續不斷的預測,因此,可以說是極有效果的預測方法。為此,人造衛星的研製開發必不可少,遙感技術及傳感器的開發等也必不可少。此外,宇宙開發事業團還將與有關機構合作開發地球觀測技術衛星及熱帶降雨觀測衛星等。地球預測技術衛星將裝載美、法兩國的預測傳感器,進行國際合作。

2.對海洋的觀測海洋在地球表麵占據70%的麵積,保持著地球表層98%的水,並擁有比大氣層多1100倍的熱量。另外,通過大氣與海洋之間熱交換等的相互作用、熱帶地區與高緯度地區之間的熱傳送以及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海洋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地球環境的變化。因此,在揭示海洋機製的同時,有必要開發出能在極大的範圍內、且能預測到海洋深層的海洋觀測技術。為此,海洋科學技術中心將研究開發海洋觀測技術,其中主要的技術是利用聲波在大範圍內觀察測量海流以及海水溫度等的海洋聲波X線斷層照相術。

為揭示與地球變暖有關的各種現象進行調查研究為揭示地球變暖的原因過程、進行更加準確的預測,有必要在通過觀測得到的信息的基礎上對影響地球變暖的各種現象進行分析。大氣、海洋中能源的循環機製、大氣與海洋的相互作用、雲在地球變暖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碳的循環和固定等等,關於這些問題,目前還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有必要盡早搞清楚這些現象。有關省廳和大學等將聯合起來利用科學技術振興調整費進行綜合調查研究。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1)雲對地球變暖的影響;(2)對北太平洋和北海域進行綜合調查研究;(3)對北極地區的大氣、水、生物的變動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研究;(4)調查研究太平洋海域內海洋大循環的實際狀況。

在進行有關地球變暖的研究時,有必要將亞洲太平洋地區作為觀測區進行國際聯合研究。亞洲各國本來就在不斷謀求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有關國際機構合作,共同推進這項事業。

信息交流為了使有關地球變暖的各項研究順利進行,必須建立一種製度或體係,使研究人員能夠容易地獲得觀測數據等必要的信息。為此,宇宙開發事業團和新技術事業團(日本科學技術情報中心)將建立有關地球變暖的信息數據庫。

科學技術廳把這個"綠色行星計劃"作為一項重要的措施,決定今後致力於解決地球變暖的問題,並打算通過這個項目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最近,日本開發"綠色計劃"的做法令人矚目。所謂"綠色技術",就是旨在恢複因人類的生產和社會活動而遭到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技術。現在,人們正進行著各種旨在保護地球環境的嚐試,以便促進資源和能源大量消耗型社會向著環境優先型的"生態社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