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地球體檢報告——拯救多災多難的地球(2)(2 / 2)

拯救地球——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在一天天變暖,我們都知道越來越多的生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們都知道大自然的暴怒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我們都知道是時候該做些什麼了。

世界地球日:我們在行動

地球日最初選擇在春分節氣,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晝夜時長均相等,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時也象征著人類要拋開彼此間的爭議和不同,和諧共存。傳統上在很多國家都有慶祝春分節氣的傳統。早期聯合國也在每年的春分舉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動。

1970年在美國的“地球日”運動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它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組織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在美國,地球日這個名號也隨之從春分日移動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題也轉而更加趨向於環境保護。此後,地球日的影響越來越大。1990年4月22日這一天,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舉行了各種各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參加人數達幾億人。從那時起,“地球日”才具有國際性,成為“世界地球日”。

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在每年的4月22日都舉辦“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並根據當年的情況確定活動主題。如1990年4月22日這天,全世界有數億人身穿藍綠兩色服裝參加了“地球日”活動。他們為紀念“地球日”20周年,開展了撿拾廢紙和塑料袋、嚴禁隨地倒垃圾的活動。這些活動的目的是提醒人們重視保護地球環境,製止生態惡化,使每一位地球居民都為捍衛地球環境、改善地球環境作出貢獻。身穿藍綠兩色服裝是表示為捍衛地球環境而行動的決心。

地球一小時:我參與我快樂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公眾隻有通過改變全球民眾對於二氧化碳排放的態度,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地球一小時”的目標是讓個人、家庭和企業盡可能多的參與進來,關閉燈光和其他電器一個小時(除了交通等必要的燈光,例如:電腦顯示屏、電視機等)。而最主要的不是節電的問題,而是如何遏製氣候變暖。

“地球一小時”旨在讓全球社會民眾了解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並讓他們意識到個人及企業的一個小小動作將會給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帶來怎樣深刻的影響——小小改變就可能成就巨大影響。

擴展閱讀

·悉尼歌劇院熄燈·

2007年3月31日晚19點30分,作為悉尼市標誌性建築的悉尼歌劇院熄滅了主體燈光,由此也拉開了首屆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序幕。也因此,悉尼歌劇院的熄燈具有了十分濃厚的象征意味。之後有標誌性建築熄燈成為城市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的條件之一。2008年舊金山的金門大橋熄燈了,羅馬圓形大劇場熄燈了,布達佩斯議會大廈熄燈了,影響卻都比不上悉尼歌劇院的這次熄燈。第一個吃螃蟹的悉尼,城市的品牌也由此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