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玫瑰又名天寶花,是夾竹桃科天寶花屬沙漠玫瑰,屬於多肉植物,是原產非洲的肯尼亞,喜高溫幹燥和陽光充足環境,耐酷暑。因原產地接近沙漠且紅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沙漠玫瑰形狀如盛開的玫瑰,千姿百態,瑰麗神奇。
知識鏈接
·沙漠花園·
位於澳大利亞西南部的沙漠花園,在這片世界上條件最惡劣的沙漠中大約有3600多種植物繁榮共生。這些植物開的花不僅碩大無比,而且驚豔異常,它們能分泌出超乎想象的芬芳花蜜。為什麼這些植物能在環境惡劣的沙漠中如此妖嬈美麗呢?原來生長在這裏的植物對自己非常苛刻,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而且,這裏的昆蟲和鳥類都非常稀少,在這種條件下,植物必須開出最大最豔麗的花朵,分泌出最多最芬芳的花蜜,才能吸收授粉者的注意,從而使自己繁衍生存下去。
大漠裏的“居民”——沙漠動物
進化是奇妙的,生物為了適應周圍環境,其部分生理機能或行為會因循生存需要而有所進化,沙漠動物也不例外。在數以千計的沙漠動物中,幾乎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保持水分、躲避炎熱的能力和技巧。
為什麼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
擁有沙漠之舟的駱駝的兩個駝峰是移動的燃料箱,前麵的駝峰可以用來擋陽光,後麵那個儲存脂肪,有的駱駝旅行回來時駝峰沒了,但可以再吃回來。
駱駝在旅行前會喝130L的水,雙峰駝的駝峰可以儲存40公斤脂肪,在炎熱缺水的時候,這些脂肪便會分解成駱駝所需的營養和水分。駱駝能在10分鍾內喝下100多升水,同時排水少,夏天一天中僅排尿一升左右,駱駝的腳掌生有寬厚的肉墊,走路腳趾叉開,保證了在沙漠行走而不陷到沙中。它們有長長的睫毛,自動開閉的鼻孔,長滿密毛的耳朵,這些都能使它們抵擋風沙的襲擊。
所以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
誰的耳朵像雷達?
大耳狐是生活在非洲的草原犬科動物,因為它的大耳朵而得名。大耳狐體毛呈褐色,耳朵,腿部和臉部的部分為黑色。體長55厘米,穗長13厘米。大耳狐犬的牙齒比其他狐類更小,這是因為他們能適應主要吃昆蟲,其80食品,昆蟲,昆蟲,包括白蟻,蝗蟲等。此外,他們也吃鼠類,鳥類和雞蛋,有時吃水果。夜行動物,白天大耳狐總是躲在洞穴中。
與其他種類的狐狸不同,大耳狐不是活躍的獵手,它們多數時間隻是潛伏和聆聽。它們的大耳朵象雷達一樣靈敏,可以捕獲到獵物發出的細微聲響。蜥蜴、齧齒類動物和昆蟲都是大耳狐的捕獵對象。
今天,它們已被列為國際瀕危動物。
響尾蛇死後咬人的秘密
科學家一直以來隻知道,響尾蛇的頭部擁有特殊器官,在眼和鼻孔之間具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以利用紅外線感應附近發熱的動物。而響尾蛇死後的咬噬能力,就是來自這些紅外線感應器官的反射作用;即使響尾蛇的其它身體機能已停頓,但隻要頭部的感應器官組織還未腐壞,即響尾蛇在死後一個小時內,仍可探測到附近15厘米範圍內發出熱能的生物,並自動做出襲擊的反應。
響尾蛇尾巴的尖端地方,長著一種角質鏈裝環,圍成了一個空腔,角質膜又把空腔隔成兩個環狀空泡,仿佛是兩個空氣振蕩器。當響尾蛇不斷搖動尾巴的時候,空泡內形成了一股氣流,一進一出地來回振蕩,空泡就發出了“嘎啦嘎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