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火山和冰川——地球那忽冷忽熱的“壞脾氣”(3)(3 / 3)

北極熊越來越小?

有科學家在對比了近300具北極熊顱骨後發現,在過去的100多年裏,北極熊顱骨尺寸縮減的幅度在2%至9%之間。科學家據此推斷,現存北極熊的軀體相較於它們的祖先已經縮小,並認為這種現象與北極地區的冰層消融和汙染加重有關。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北極冰層消融,使北極熊在覓食過程中難以找到一塊立足之冰,不得不長時間浸泡在冰冷的海水裏。北極近年來還受到殺蟲劑、冷卻劑、溶劑和黏合劑等化學物質的汙染,這使處在食物鏈頂端的北極熊成為“中毒”最深的動物,並且通過哺乳把這些毒素又傳給後代,進而影響了北極熊的健康及生育平衡。

沒有冰川是什麼樣子?

關於失去冰山之後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有人設想:“世界各地的滑雪愛好者將失去阿爾卑斯山,世界杯滑雪賽將成為滑水比賽。

“格陵蘭島西部的獵人們放棄傳統的狗拉雪橇並使用船來運輸。一些依靠放牧馴鹿為生的當地居民失業了,因為馴鹿再無苔蘚可吃,數量大減。"

“泰坦尼克號們再也撞不到冰山了。"

“海拔從幾米到幾十米之內的東京、神戶、橫濱、大阪、名古屋、福岡,都會變成水下樂園。其中最著名的遊樂項目,將是‘水漫富士山’。被稱為‘亞洲水塔’的喜馬拉雅山區冰川蒸發,印度的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變成夏季幹涸的季節性河流。印度的主要糧倉得不到灌溉,近5億印度人食不果腹。“

“繼圖瓦盧和馬爾代夫之後,更多以海洋風情為特色的國家將不得不放棄家園,‘搬遷’到高原地區。”

“中國14座沿海開放城市將全部淪陷,大連、天津、青島、上海、杭州、廈門、廣州、香港、澳門和深圳等城市將變成上半身是城、下半身是海的大陸架。”

不斷擴大的納木錯湖麵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發現,2002年前,地處藏北腹地的中型湖泊茲格塘錯持續萎縮;而在2006年,科學家發現4年前紮過帳篷的湖岸階地竟被完全淹沒。測量結果表明,短短4年,茲格塘錯水位竟然上升了1.8米。

無獨有偶,自20世紀70年代起湖麵就在擴張的納木錯湖,近幾年水量增速也明顯加快。自2005年,湖麵每年“長高”20~30厘米。

這些數字的變化並不僅僅體現在科學研究上,它已經嚴重影響了農牧民的生活。僅那曲地區中西部的6個縣(區),就有10餘個湖泊湖麵出現明顯擴張,近16萬畝草場被淹沒。

知識鏈接

·冰川融化的原因·

氣候變暖是最主要的原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專家們采用航測、衛星觀測和實地考察等手段,對尼冰川進行了觀測,結果表明這些地區的氣溫在增加,喜馬拉雅山地區冰川融化加快的事實又一次表明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在未來幾十年裏麵臨的最大威脅。人口膨脹,超載放牧,過度開墾,亂砍濫伐,亂挖中藥材,濫采地下水是另外一個原因。人地矛盾導致新中國成立後的20年間,西北地區先後搞了三次大規模毀林開荒,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甘肅全省水土流失麵積占總麵積的85.6%,沙塵暴天氣明顯增多,氣候惡化反過來又加劇了冰川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