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鏈接
·植物發電·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不但能把水分解為氫和氧,而且還能把氫分解為帶正負電荷的粒子。日本科學家發現,葉綠素能直接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他們把從菠菜葉內提取的葉綠素與卵磷脂混合,塗在透明的氧化錫結晶片上,用它作為正極安置在“透明電池”中,當它被太陽光照射時,就會產生電流。
這種電池能把太陽能的30%轉換成電能,而矽太陽能電池僅能把10%的太陽能轉變為電能,所以植物發電潛力巨大。
沒有神經、沒有感覺的“生物”——植物奇觀
植物學家在研究植物樹幹增粗速度時發現,它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情感世界”,還具有明顯的規律性。植物樹幹有類似人類“脈搏”一張一縮跳動的奇異現象,或許有一些人會問,植物的“脈搏”究竟是怎麼回事?經過精確的測量,科學家發現如此奇怪的脈搏現象,是植物體內水分運動引起的,當植物根部吸收水分與葉麵蒸騰的水分一樣多時,樹幹基本上不會發生粗細變化。但如果吸收的水分超過蒸騰水分時,樹幹就要增粗,相反,在缺水時樹幹就會收縮。
最粗的甜栗樹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傳說:古代阿拉伯國王和王後,一次帶領百騎人馬,到地中海的西西裏島的埃特納山遊覽,忽然天下大雨,百騎人馬連忙躲避到一棵大栗樹下,樹蔭正好給他們遮住雨。因此,國王把這棵大栗樹命名為“百騎大栗樹”。
在西西裏島的埃特納山邊,有一棵叫“百馬樹”的大栗樹,樹幹的周長竟有55米左右,直徑竟然達到17.5米,需30多個人手拉著手,才能圍住它。即使是赫赫有名的非洲猴麵包樹和其相比,也隻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樹下部有大洞,采栗的人把那裏當宿舍或倉庫用。這的確是世界上最粗的樹。
栗樹的果實栗子,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物,它含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和糖分,營養價值很高,無論生食、炒食、煮食、烹調做菜都適宜,不僅味甜可口,又有治脾補肝、強壯身體的醫療作用。
陸地上最長的植物
在非洲的熱帶森林裏,生長著參天巨樹和奇花異草,也有絆你跌跤的“鬼索”,這就是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圈圈的白藤。
白藤也叫省藤,中國雲南也有出產。藤椅、藤床、藤籃、藤書架等,都是以白藤為原料加工製成的。
白藤莖幹一般很細,有小酒盅口那樣粗,有的還要細些。它的頂部長著一束羽毛狀的葉,葉麵長尖刺。莖的上部直到莖梢又長又結實,也長滿又大又尖往下彎的硬刺。它像一根帶刺的長鞭,隨風搖擺,一碰上大樹,就緊緊的攀住樹幹不放,並很快長出一束又一束新葉。接著它就順著樹幹繼續往上爬,而下部的葉子則逐漸脫落。白藤爬上大樹頂後,還是一個勁地長,可是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攀緣的了,於是它那越來越長的莖就往下墮,以大樹當作支柱,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怪圈圈。
白藤從根部到頂部,可達300米,比世界上最高的桉樹還長一倍。白藤長度的最高記錄竟達400米。
會流血的麒麟血藤
一般樹木,在損傷之後,流出的樹液是無色透明的。有些樹木如橡膠樹、牛奶樹等可以流出白色的乳液,但你恐怕不知道,有些樹木竟能流出“血”來。
我國廣東、台灣一帶,生長著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叫做麒麟血藤。它通常像蛇一樣纏繞在其他樹木上。它的莖可以長達10餘米。如果把它砍斷或切開一個口子,就會有像“血”一樣的樹脂流出來,幹後凝結成血塊狀的東西。這是很珍貴的中藥,稱為“血竭”或“麒麟竭”。經分析,血竭中含有鞣質、還原性糖和樹脂類的物質,可治療筋骨疼痛,並有散氣、去痛、祛風、通經活血之效。
麒麟血藤屬棕櫚科省藤屬。其葉為羽狀複葉,小葉為線狀披針形,上有三條縱行的脈。果實卵球形,外有光亮的黃色鱗片。除莖之外,果實也可流出血樣的樹脂。
無獨有偶。在我國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還生長著一種很普遍的樹,叫龍血樹,當它受傷之後,也會流出一種紫紅色的樹脂,把受傷部分染紅,這塊被染的壞死木,在中藥裏也稱為“血竭”或“麒麟竭”,與麒麟血藤所產的“血竭”具有同樣的功效。
知識鏈接
·植物繁殖·
繁殖是植物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切植物都具有的共同特性。通過繁殖,不僅延續了種族,還可以從中產生出生活能力更強,適應性更廣的後代,使種族得到發展。植物的繁殖一般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營養繁殖,是植物營養體的某一部分和母體分離(或不分離),而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一種為無性生殖,是在植物體上產生無性生殖細胞——孢子,由孢子直接發育為新個體;另一種是有性生殖,植物體產生有性生殖細胞——配子,配子接合為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發育為新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