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奇妙的動物——遊走在荒野中的神秘生命(1)(2 / 3)

所有雌性袋鼠都長有前開的育兒袋,育兒袋裏有四個乳頭。“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兒袋裏被撫養長大,直到它們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素食者”大猩猩

由於長著粗魯的麵孔和巨大的身材,大猩猩看起來好像十分嚇人,尤其是影片把大猩猩金剛刻畫成長有獠牙的肉食動物的形象。但如果仔細觀察大猩猩的牙齒,會發現其實它並沒有可怕的獠牙。實際上,大猩猩是非常平和的素食者。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非洲森林的家園裏閑逛、嚼枝葉或睡覺。據估計,一隻成年雄性大猩猩,一天要吃掉28公斤食物,全部都是植物,相當於200個大蘋果和60顆白菜。

令人奇怪的是,大猩猩幾乎從來不喝水,它們所需要的全部水分都從所吃的植物中得到。它們特別喜歡吃香蕉樹多汁兒而且帶點苦味的樹心,對於大猩猩來說,香蕉樹的樹心是一種最好的食物和水二合一的食品。

智慧的狐狸

刺蝟渾身是刺,因而天敵很少,而狐狸對它卻自有一套辦法。如果離水近,狐狸就把刺蝟拖到水裏,刺蝟一落水,刺就會自動地舒展開來,狐狸則趁機咬住刺蝟柔軟的腹部,然後將它拋到高空,反反複複地摔個四五次,直到將它摔昏為止。刺蝟昏死過去後,刺慢慢展開,狐狸就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刺蝟肉了。

狐狸對付兔子的詭計就更多了。它欺負兔子是近視眼,經常利用地形將自己藏起來,埋伏在兔子的必經之處。兔子發現狐狸後,趕快逃跑,狐狸在後麵緊追不舍。兔子前肢短,後肢長,上山迅速,下山時則跌趺撞撞地跑不快。借著下坡的慣性,狐狸會像箭一樣撲過去,把兔子按倒在地。更有趣的是,這時狐狸還會學兔子的叫聲,聽上去就像是兩隻兔子在嬉戲。其他的兔子不知是計,趕過來看熱鬧,結果也成了狐狸的囊中之物。

知識鏈接

·哺乳動物的視力·

大多數哺乳動物隻能感受二種原色,而爬行類和鳥類的色覺是四原色的。這是因為在演化早期為了避免與占據生態位優勢的主龍類在同一時間活動,哺乳動物多是夜行性的,於是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裏便逐漸喪失了對色彩的敏感。人類所屬的靈長目則通過基因突變重新獲得了三原色色覺。一般來說肉食性哺乳動物的眼睛都長在頭部正前方以便注視獵物的同時準備襲擊動作。而草食性的被捕獵的羚羊的眼睛則長在頭部靠上的兩側以獲得更好的視野。夜行性的哺乳動物有著敏銳的視覺和大型的眼睛,例如貓的瞳孔能根據環境光而變化大小,具備極強的夜視能力。

天空的使者——所有鳥都會飛嗎

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少數平胸類鳥不會飛,特別是生活在島上的鳥,基本上也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不能飛的鳥包括企鵝、鴕鳥、幾維(一種新西蘭產的無翼鳥)、以及絕種的渡渡鳥。當人類或其他的哺乳動物侵入到他們的棲息地時,這些不能飛的鳥類將更容易遭受滅絕,例如大的海雀和新西蘭的恐鳥。

純真善良的天鵝

《詩經》中有“白鳥潔白肥澤”的記載,至今日語中的“白鳥”就是指天鵝。西方文化中,將文人的臨終絕筆稱之為“天鵝絕唱”。天鵝體型大,頸部長,其中體型較大的種類不僅屬於體型最大的遊禽之列,也是飛禽中體型最大的成員之一,南半球的天鵝體型相對小些。天鵝都是受人類喜愛的水鳥,以形態優雅而著稱,常出現於公園之中。天鵝雌雄兩性同色或基本同色,北半球的4種天鵝羽毛純白,其中疣鼻天鵝是天鵝中體態最優雅的,也是體型較大的種類。疣鼻天鵝原產於歐亞大陸,被引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很多地區。疣鼻天鵝是天鵝中數量最多的,在歐洲的公園常能見到,但在我國卻是3種天鵝中數量最少的。

“笨重”的飛行者——大鴇

由於體重較大,大鴇平常起飛時需要在地上小跑幾步,助跑時頭部抬起,嘴向前伸水平位,頸稍弓向前上方傾斜,雙翅展開,重心前傾,雙腳有節奏地向前大步跨出,隨著助跑速度的加快,其煽動雙翅的頻率也加快,直至雙腳離開地麵飛起。但在緊急情況時可以直接飛起。飛行時頸、腿伸直,兩翅平展,兩腿向後伸直於尾羽的下麵,翅膀扇動緩慢而有力,飛行高度不算太高,但飛行能力很強,在遷徙的途中常采用翱翔的方式,所以它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