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瘋狂的氣象——狂野而又多變的地球奇觀(1)(2 / 3)

專家介紹,冬季裏,下雪前或下雪的時候,一般是暖濕空氣活躍,高空吹西南風,天氣有些轉暖,而水汽凝華為雪花也要釋放出一定的熱量,這就使得下雪前或下雪時天氣並不很冷。而降雪結束,天氣轉晴,一般都伴隨著冷空氣南下,高空轉為偏北風,地麵受冷氣團控製,氣溫顯然要下降。同時積雪融化,本身就要吸收大量熱量,所以天氣反而比下雪時冷。

為什麼有時烏雲積聚不下雨

這種現象,是由兩種原因造成的。

夏季的上午,常見一種頂上圓,底部平,孤立在空中的雲塊,稱為淡積雲(俗名饅頭雲);到了中午前後,這淡積雲逐漸發展成為濃厚的,頂部像花菜狀的雲塊,稱為濃積雲。這時,看起來烏雲團聚,其實這種雲一般是不會下雨的,充其量最多隻能下些小陣雨。當它進一步發展,成為積雨雲時,看起來,雲頂不再像濃積雲那樣烏雲團聚,但卻要下雨了。

另外,有時當積雨雲移近本地時,由於前緣有強烈的上升氣流,造成了黑雲滾滾的氣勢。這種滾軸狀的雲,來勢雖然很猛,但一般不會下雨;當這種黑雲過去(散開)後,猛烈的陣雨才會跟著來。所以造成烏雲聚著不下雨,散開以後才下雨的現象。農村中流傳的天氣諺語:烏頭風,白頭雨,也是這個意思。

雲為什麼有不同的顏色

天空有各種不同顏色的雲,有的潔白如絮,有的是烏黑一塊,有的是灰蒙蒙一片,有的發出紅色和紫色的光彩。這不同顏色的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雲的厚薄決定了顏色,我們所見到的各種雲的厚薄相差很大,厚度可達七八公裏,薄的隻有幾十米。有滿布天空的層狀雲,孤立的積狀雲,以及波狀雲等許多種。

很厚的層狀雲,或者積雨雲,太陽和月亮的光線很難透射過來,看上去雲體就很黑;稍微薄一點的層狀雲和波狀雲,看起來是灰色,特別是波狀雲,雲塊邊緣部分,色彩更為灰白;很薄的雲,光線容易透過,特別是由冰晶組成的薄雲,雲絲在陽光下顯得特別明亮,帶有絲狀光澤,天空即使有這種層狀雲,地麵物體在太陽和月亮光下仍會映出影子。

日出和日落時,由於太陽光線是斜射過來的,穿過很厚的大氣層,空氣的分子、水汽和雜質,使得光線的短波部分大量散射,而紅、橙色的長波部分,卻散射得不多,因而照射到大氣下層時,長波光特別是紅光占著絕對的多數,這時不僅日出、日落方向的天空是紅色的,就連被它照亮的雲層底部和邊緣也變成紅色了。

知識鏈接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我們看到的天空,經常是蔚藍色的,特別是一場大雨之後,天空更是幽藍得象一泓秋水,令人心曠神怡,躍躍欲飛。天空為什麼是蔚藍色的呢?

大氣本身是無色的。天空的藍色是大氣分子、冰晶、水滴等和陽光共同創作的圖景。陽光進入大氣時,波長較長的色光,如紅光,透射力大,能透過大氣射向地麵;而波長短的紫、藍、青色光,碰到大氣分子、冰晶、水滴等時,就很容易發生散射現象。被散射了的紫、藍、青色光布滿天空,就使天空呈現出一片蔚藍了。

變幻莫測的雲層——自然界中不同的雲層結構

雲層將天空裝扮成一個巨大的美術館。天空中好似充滿了冰冷的水母和煙雲隨波蕩漾。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巨大美術館裏的美術作品——自然界中最奇特的雲層結構。

雨幡洞雲層

雨幡洞雲層會出現於中、高層次的雲層中,這些雲層窄窄的縫隙下麵懸掛著許多冰晶體,並拖著長長的尾巴。要形成雨幡洞雲層,雲層必須飽含過冷的水滴。盡管雲層的溫度遠遠低於0攝氏度,這種水滴也必須是液態形式存在。當雲層的部分區域的水開始結冰時,引發了雲層內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這樣雨幡洞雲層就形成了。來自該區域過冷水滴的所有水分迅速結成冰晶,當變得足夠大時就會降落。這種稱為“雨幡”的冰晶形式,並不容易落到地麵,而是在落到地麵之前就蒸發了。

滾軸雲

滾軸雲是一種水平管狀雲,一般是形成於暴風雨來臨之前。當風暴雲迅速下沉的氣團猛烈撞擊雲層表麵時,會從風暴雲中刮出一陣冷風。這種冷空氣流動到熱氣流雲層的下麵,一同被抽進風暴雲垂直上升的氣流中,通過這樣做,它的雲層裏麵凝聚了暖空氣的蒸汽。由此產生的滾軸雲完全脫離了主風暴雲,它往往可以長達數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