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赤道雪峰”乞力馬紮羅山位於赤道附近的坦桑尼亞東北部。在赤道附近“冒”出這一晶瑩的冰雪世界,世人稱奇。酷熱的日子裏,從很遠處望去,藍色的山基賞心悅目,而白雪皚皚的山頂似乎在空中盤旋。常伸展到雪線以下飄渺的雲霧,增加了這種幻覺。山麓的氣溫有時高達59℃,而峰頂的氣溫又常在零下34℃,故有“赤道雪峰”之稱。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乞力馬紮羅山一直是一座神秘而迷人的山——沒有人真的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這樣一座覆蓋著白雪的山。
坦桑驕子
乞力馬紮羅山是坦桑尼亞人心中的驕傲,他們把自己看作草原之帆下的子民。據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神降臨到這座高聳入雲的高山,以便在高山之巔俯視和賜福他的子民們。盤踞在山中的妖魔鬼怪為了趕走天神,在山腹內部點起了一把大火,滾燙的熔岩隨著熊熊烈火噴湧而出。妖魔的舉動激怒了天神,他呼來了雷鳴閃電瓢潑大雨把大火撲滅,又召來了飛雪冰雹把冒著煙的山口填滿,這就是今天看到的這座赤道雪山,地球上一個獨特的風景點。這個古老而美麗的故事世代在坦桑尼亞人民中間傳誦,使大山變得神聖而威嚴無比。1999年4月1日,該國傳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稱“歐盟發達國家準備出巨資用沙石把乞力馬紮羅山抬高幾百米”。“喜訊”傳來,許多坦桑人歡騰雀躍起來,心想:“它會不會變成第二個珠穆朗瑪峰?”然而,第二天權威人士將事情捅破,原來4月1日是“愚人節”。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人堅信不移,因為他們明明看到二十多個高鼻子藍眼睛的洋人天天扛著儀器測量雪山麼!謎底是在坦桑尼亞舉行“2000年世紀登山活動”之前揭開的。政府宣布:乞力馬紮羅山的準確高度是5892米。許多坦桑人心裏開始不平衡了:怎麼搞的,山又矮了3米!其實山還是那麼高,隻不過過去測量的有誤差而已。據悉,從1889年開始至今,德國和英國學者幾乎像比賽一樣對這座大山進行過輪番測量,分別得出過6011、5982、5930、5965、5963、5895等五花八門的數字。
乞力馬紮羅山是坦桑尼亞人民的母親山,世世代代用她的乳汁撫育了自己的兒女,給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歡樂。然而,19世紀德國殖民者首先侵入了這片美麗多嬌的土地,擾亂了這裏的平靜和安寧。他們把早已被非洲人民命名的“乞力馬紮羅”雪山說成是由他們“首先發現的”,並把他們的所謂“功績”銘刻在石頭上。這方記錄著殖民主義罪惡的“功德”碑至今仍豎立在莫希一所老式洋房的大門前,現在已變成坦桑尼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教科書。爾後英國殖民者又占領了這塊土地,伊麗莎白女王又在德國皇帝威廉生日時把乞力馬紮羅山雪峰作為“壽禮”送出,演出了一幕充滿殖民主義色彩的滑稽劇。其實,誰是赤道雪山的主人,原本是最明白不過的。
乞力馬紮羅山屬於坦桑尼亞,屬於非洲,是粗獷剽悍的非洲人的象征。據知,目前它仍然是一座活火山。
擴展閱讀
·赤道的雪峰會消失嗎·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洛尼·湯姆遜教授通過對南美、非洲和中國等地的熱帶或亞熱帶冰原的研究發現,在過去短短20年時間裏,乞力馬紮羅山的冰雪已經消融了33%。他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再過15年,乞力馬紮羅山的最高峰——“自由峰”上的冰雪將會消融殆盡。1999年11月,坦桑尼亞和德國的專家曾利用全球衛星定位係統(GPS)對乞力馬紮羅山的高度進行了精確測量,結果發現它隻有5891.77米,比原先測定的5895米“萎縮”了3米多。這可以成為湯姆遜教授“冰雪消融”理論的一個有力佐證。然而,坦桑尼亞自然資源與旅遊部長在國民議會就旅遊業的相關問題回答說,湯姆遜的理論隻是一種假設,不足為憑。因為,雖然氣候變暖確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但是氣候變化是反複無常的,乞力馬紮羅山頂的冰雪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減少,但在另一段時間內卻可能增多。因此,人們大可不必為此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