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恐怖的翻車帶
在美國愛達荷州的州立公路上,離麥克蒙14.5公裏處,有一個被司機們稱之為“愛達荷魔鬼三角地”的恐怖翻車帶。當正常行駛的車輛一旦進入這一地帶就會突然被一股人們看不見的神秘力量拋向空中,隨後又被重重地摔到地麵上,造成車毀人亡的慘重事故。一位名叫威魯特·白克的汽車司機就是經曆過這一恐怖拋車事件的幸存者,每當他回憶起那次曆險都會感到心有餘悸。他說:“那天天氣晴朗,我所駕駛的兩噸卡車一切正常,當我行駛到那個鬼地方時,汽車突然偏離了公路,‘騰’地翻倒在地。”
據統計,在這同一地點,已有17條性命被以同樣的方式斷送掉。人們感到奇怪的是,這段公路與別的地方公路相比沒有任何異常現象,同樣是寬闊平坦的康莊大道。然而它所造成的死亡率卻是其它路段死亡率的4倍。
在波蘭首都華沙附近的一個地方,也是一個令司機感到提心吊膽的恐怖之地,走到這裏的司機一般都會繞路而行,因為駕車來到這裏的司機往往會感到腦袋昏昏沉沉,如同沒睡醒似的,從而導致了大量車禍的發生。
在中國的蘭(州)新(疆)公路的“430”公裏處,也同樣發生這種情況,不但翻車事故頻繁發生,而且翻車的原因也莫名其妙。一輛好端端的、正常運行的汽車行駛到這裏,有時便像輪船進入百慕大一樣,突然無緣無故地翻了車。這種車毀人亡的重大惡性事故每年少則發生十幾起,多則二三十起。盡管司機們加倍小心,但這種事故仍不斷發生。
難道是“430”公裏處坡陡路滑,崎嶇難行嗎?不是。“430”公裏處不但道路平坦,而且視線也十分開闊。那麼,如此眾多的車輛在前後相差不到百米的地方接連翻車,究竟是什麼原因?
起初,有人分析可能是道路設計有問題。為此,交通部門多次改建這段公路,但翻車事故仍不斷出現。
後來,有人觀察發現每次翻車方向都是朝北,以此來推測“430”公裏處以北可能有個大磁場。但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還隻是一個猜測,但不管怎麼說,“430”公裏處成了一個中國的魔鬼三角區,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怪肉的真相是什麼
1999年5月中旬,從北京豐台區馬家堡地下挖出了一個巨大的球狀怪物,引來眾多群眾觀看,一時間各種猜測傳得沸沸揚揚。有人說發現了“怪物”,有人說發現了“怪肉”,也有人說這是菌類,究竟是什麼呢?
科學家對“怪肉”進行了進一步分析研究。從外表看,怪物整體近於球形,直徑約60厘米,重量約30公斤,表皮粗糙,棕紅或鏽褐色,似鬆樹皮,被剝開的部位皮層近革質,似牛筋,內部乳白色似肥肉,有韌性,含水量很大,手指壓此物稍有柔軟感。
科學家首先取內外層切片進行顯微鏡觀察,沒有發現真菌所具備的細胞組織結構,也沒有發現任何孢子及Melzr反應。科學家推測,如果是有生命的物質,必然有蛋白質和核酸細胞遺傳物質。所以又對其作了“260”和“280”紫外線“吸收峰”試驗來測試。結果沒出現典型的“吸收峰”,說明沒有核酸的存在。再取樣用“蛋白顯色反應法”作蛋白質測定,結果無任何顯色反應。
據此,科學家得出結論,它不是真菌類生物,而且屬於非生命物質。
1982年在內蒙古河灘上曾發現過這樣的“怪物”,其重量達23.5公斤。1992年8月,在陝西周至縣也曾發現過類似的怪物,從外表看其色澤、質感、形態均很接近。經西北大學組織生化、生理、動物、植物、細胞、微生物、真菌、醫藥等方麵13位專家研究鑒定後,將其結果發表在該大學校刊上。在題為“關於‘不明生物體’”的文章中,把這一怪物定為“大型粘菌複合體”。文中描述,該物體表麵結構凹凸不平,質地較硬,呈褐色並有密集脈紋結構,內部呈白色,結構細膩、鮮嫩、柔軟,且具有韌性。經動植物專家鑒定為非動植物。但該物具有呼吸和生長能力,且含蛋白質和核酸,實屬生物。經內部和表皮顯微鏡觀察後認為,該生物體是以多種粘菌和粘細菌等形成的粘菌複合體。該複合體以細菌、酵母菌、黴菌孢子等其他微生物為食,以纖維素、甲殼質為營養,故認為該生物體是以粘菌為主體的特大罕見粘菌複合體。當時這一罕見粘菌複合體的發現和報道震驚了我國真菌界以及粘菌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