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所喜歡部屬的性格
企業在錄用新部屬時,首先考慮的是報名者是否具有適應本企業工作的能力。這裏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企業怎樣製訂必要的錄用標準,又怎樣按照這個標準來鑒定報名者的能力。如果光憑“人不錯”或“很可靠”等抽象的、與企業的具體工作沒有直接聯係的標準來錄用人,那在實際中是沒有好處的,因此,各企業及各部門應該合理地製訂用人標準,並在上麵注明工作的內容。為此,就要進行職務調查及職務分析。把職務調查和職務分析的結果進行歸納整理,就是所謂的“職務明細表”或“職務說明書”。這裏需要注意的是:
(1)怎樣製訂為日後掌握某種專門職業知識和技能所必需的素質,諸如體力、健康狀況、一般智力、教養、計劃性、領導能力、研究能力和性格等的最低標準。
(2)那些不適宜於在企業中與大夥兒一起工作的性格特異者,其性格特異到何種程度仍可錄用呢?
(3)身心障礙到何種程度,便不能錄用了呢?
即使按照上述諸點製訂了錄用標準,可是怎樣拿這個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具體的人,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生產的產品不同,其職務也是各不相同的。不過一般認為,要做好工作,部屬應該具備如下的基本素質:
(1)性格方麵——應具有獨創性、獨立性、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口頭和書麵表達能力,協調性、言談舉止沉著大方、和藹可親等。
(2)負責能力方麵——應具有處理錢財的能力、利用設備的能力,深得內外的信賴,能正確的收集、處理各類報告、記錄和信息,具有開拓市場和新的銷售技術的能力,尊重他人的工作,能很好地為他人的安全著想,對命令比較敏感。
(3)身體狀態方麵——身體健康,能堅持到底。這些項目,一般通過反應測驗、精神能力測驗和性格測驗等普通職業適應性測驗來鑒定。因此,大大超過錄用標準的人,當然一開始就能為領導者所喜歡。不過,一個人的上述能力無論怎樣出類拔萃,但是其性格就未必也討人喜歡。可以粗略地介紹一下,安於做部屬的部屬,腦子裏都在想些什麼。
(1)作為工作場所,我信賴自己的企業;
(2)我為能在本企業工作而感到自豪:
(3)我不想調到其他企業去工作;
(4)在這兒工作將來有出息;
(5)有什麼為難的事,可以隨時找這兒的領導商量:
(6)領導者能認真地聽取自己的意見:
(7)領導者不推卸責任;
(8)領導者看重自己的能力;
(9)同事中有不少是可以信賴的;
(10)與現在的同事一起工作並不感到痛苦,而是感到很愉快:
(11)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同事麵前發牢騷:
(12)工作順利,沒有同事掣肘;
(13)現在的工作於自己很合適;
(14)自己對於做這種工作感到很快樂:
(15)想進一步掌握有關工作的知識:
(16)現在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條件是合適的:
(17)現在的工資比較恰當;
(18)並不認為工作不能順利地進行是由於企業設備差勁造成的。
如果某個部屬認為這些項目完全符合自己的思想狀況,那麼這個部屬對自己的企業就感到心滿意足,並能很好地適應。因此在心理上,自然就比較安定、和諧;個人行為方式和人際關係,也能處理得比較得當。在這一基礎上,就自然能得到領導者的喜歡和信賴。反之,一個人如果在工作單位裏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適應和社會適應,就往往會被領導者認為是個性格惹人生厭的人,而遭到排斥。
尋找真正的朋友
能共患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平時的相互吹捧隻是朋友交往中的表麵現象,到了關鍵時候能夠給予你幫助和坦誠地指出你的錯誤的朋友才是值得深交。
有兩個夥伴一起翻山越嶺,到處遊玩。他們相互間一天比一天更了解,越來越要好,兩人就約定:同生死,共患難,絕不互相遺棄。
事隔不久,他們在一條偏僻的小道上遇到一隻大熊。在這危急關頭,一個夥伴飛快地跑向路旁的一棵小樹,爬了上去。樹很小,另一個夥伴不敢再冒險爬上去了。他一看,再無其他出路,隻好馬上躺倒在地,屏住氣,一動也不動,裝著好像死人一般。這隻餓慌了的大熊朝他俯下身子,用爪子把他翻過來轉過去,舔舔他的臉,看看他到底還有沒有氣。由於恐懼,這個夥伴早就嚇得麻木了,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已凝固,以至真的變得冰冷、僵硬,如同死人。最後,這隻熊隻好從他身邊走開了,因為熊是不吃死人的。
直到這頭熊走遠後,樹上的夥伴才爬下來。他問這位裝死的朋友:“請告訴我,你躺在地上時,熊伏在你耳朵邊講了些什麼?”“它給了我一些有益的忠告。”這個夥伴回答說:“熊給我的忠告是:能夠共患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說完,他毅然離開了他的夥伴,自管自地走了。
善於借勢的性格
一個人有無智慧,往往體現在做事的性格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借用別人的智慧,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事之道。這叫善借人勢的性格。
東漢末年,曹操在平定北方、統一中原之後,統率20萬(號稱80萬)大軍沿長江東進,企圖迫使占有江南六郡的孫權不戰而降,然後一統中國。
這時候,屢遭敗績的劉備已退守到長江南岸的樊口。受劉備的委托,諸葛亮隻身一人前往柴桑會見孫權。諸葛亮舌戰群儒,堅定了孫權迎戰曹操的決心,於是,孫權和劉備結為聯盟,共同抗曹,孫、劉的軍隊與曹操的軍隊在赤壁相遇,拉開了赤壁大戰的序幕。
曹操軍隊不善水戰,初次交鋒,孫、劉占了上風。曹操命令荊州降將蔡瑁、張允訓練水軍,周瑜大會群英,巧施離間計,使曹操斬殺蔡瑁、張允。曹操失去善於水戰的指揮,窘迫之際,將大船、小船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首尾用鐵環連鎖在一起,這樣,大江之上,任憑風大浪大,戰船不再顛簸,曹操以為得計。
周瑜得知消息,決心用火攻打敗曹軍。但是,時值冬季,江上多西北風,如果用火攻,不但燒不了曹軍,反倒要燒了自家戰船,周瑜為此坐臥不寧。諸葛亮能察天文地理,早已測知冬至前後將會有一場大東南風出現,於是自告奮勇,要“借”一場東南大風,助周瑜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