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對技術的探秘(1)(3 / 3)

虛擬地球

我們曾在電視中看到過這樣的情形:當人們將一個頭盔戴在頭上之後,眼前便出現了一幅“地球”從太空中升起的景象。如果再將一副很特別的手套戴在手上,那麼,隨著眼前景物的放大,“地球”將會不斷地向你靠近,隨後你看到的是一片浮現於海洋中的大陸,然後是陸地上的城市和鄉村,最後看到一條條街道、一幢幢房屋和一棵棵樹木,以及各種天然和人造的景觀……最精彩的是人們可以在此進行虛擬旅行,可以不受限製地穿越空間和時間。這種情形其實就是數字化的地球,更確實地說,是指信息化的地球。

全球信息化

“數字化地球”是人們設計構築的一個全球信息化模型,它包含了地球上每一點的所有信息,並與地理坐標一一對應。這些信息有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土地、山川、氣候等自然方麵的信息,也有曆史沿革、風土人情、文化教育、人口、交通、經濟、科技、工農業生產等人文信息……通過“數字化地球”信息係統,人們可以很方便地掌握和了解世界上任何一點的信息,從而實現“信息就在指尖上”的夢想。

電池的奧秘

據說,在古代,人類就可能已經不斷地在嚐試研製“電池”這種東西了,但直到200多年前,第一個電池才被研製成功。在今天,電池已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你知道電池是如何被發明的?現代電池又有哪些種類呢?

電池的發明

第一個電池是由意大利科學家亞曆山大·伏特在1800年發明的。伏特發現某些金屬和一種液體在一起可產生電流。他用浸過鹽水的紙夾在一塊銀片和一塊鋅片之間,做成“三明治”。當他用一條電線連接這兩片金屬時,他發現有電流流過電線。因為這樣產生的電流很微弱,所以他做了一疊同樣的“三明治”。當他用一條電線把這一疊“三明治”的頂端和底部連在一起時,他看到許多電火花。伏特所製作的這種簡易電池被稱為“伏特堆”。

電池的種類

通過正負極之間的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就是電池。電池可以分為一次性電池、二次性電池和其他種類的電池。一次性電池是指無法進行充電,僅能放電的電池,如鋅錳、堿性幹電池,鋰電池等。它們的容量一般大於同等規格的充電電池。二次性電池是指可反複充電、循環使用的電池,如鉛酸、鎳鎘、鎳氫、鋰離子、鋰聚合物電池等。其他種類的電池包括燃料電池、物理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在未來,二次性電池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並逐漸取代容易汙染環境的一次性電池。同時,電池的研製也正在向輕薄、環保、高能量等方向發展。

水力發電的奧秘

我國的水源非常豐富,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水力的國家之一。如何充分利用水利資源呢?人們想到了利用水的能量來發電。水是如何發電的?發電廠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海浪發電

利用海浪來發電是一種安全可靠、不消耗燃料、不汙染環境的發電方式。利用波浪的能量來發電,在浪高2米、周期6秒的情況下,隻要每秒10米的風速,1千米長的海岸線,就可以發電6000千瓦。倘使風速達到每秒15米,發電量就能提高到6萬千瓦。你看,海浪能為燈塔、航標和民用照明提供多少廉價的電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