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球形閃電”實在是太玄了,古今中外史書上還沒有哪個城市是毀於“球形閃電”的記載。現代科學史上也沒有這類記錄。據說,“球形閃電”爆炸的概率微乎其微。1910年在紐約、1984年在蘇聯都出現過這種閃電,大地灼亮,部分電路遭到破壞,但未引發更大規模的破壞。若要毀滅摩亨佐—達羅,至少要有3000多顆“球形閃電”同時爆炸,而要摧毀印度河流域文明,那麼“球形閃電”的數量該數不勝數了。所以,“球形閃電”說也是存在很多疑點的。
怎麼解釋摩亨佐—達羅古城為何突然人煙絕跡的問題,還需要人們不懈的努力,也許這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團。
米諾斯迷宮探秘
相傳遠古希臘克利特島上有個富裕強盛的米諾斯國,國王米諾斯是最高天神宙斯的兒子。王後與一頭公牛怪私通,生下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牛首怪不食人間煙火,隻愛吃人,刀斧不入,橫行宮廷,國王對它毫無辦法,又怕丟醜,於是就命人建了座迷宮。這就是米諾斯迷宮。迷宮有無數通道和房間,牛首怪關進去以後出不來,而外人也難以進去。牛首怪每9年要吃7對童男童女,由臣服於米諾斯的雅典城邦國進貢。
這種情形直到雅典第三次進貢時才得以改變。雅典王子提修斯自願充當犧牲品。王子來到米諾斯迷宮,米諾斯公主對他一見鍾情,兩人相愛了。公主送他一團線球和一柄魔劍,叫他將線頭係在入口,邊走邊放線。王子在王宮深處找到了牛首怪,經過一場殊死搏鬥,終於用魔劍刺死了它。然後順原線走出王宮,攜公主返回雅典,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個故事出自荷馬史詩《奧德賽》和古希臘的神話。
世上真的有米諾斯迷宮嗎?直到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在經過了25年的考古工作以後,終於發掘出了23300平方米的米諾斯迷宮遺址。在清理出無數浮土後,古王宮牆基重現於世人眼前。
米諾斯迷宮建於什麼年代,為什麼能夠保存得這樣完整?
古希臘文明源於愛琴海。克裏特文化是愛琴海文化的代表。早在公元前3640年,克裏特島居民就懂得使用青銅器。按曆史分期,公元前3000~前2100年為早期米諾斯文化。克裏特島麵積8336平方千米,是愛琴海最大島嶼。中期米諾斯文化時以島北克諾素斯城為中心建立了統治全島的奴隸製國家,並控製了愛琴海大部分島嶼和希臘南部沿海地區,是當時歐洲第一海上強國,因而有雅典進行活人犧牲祭祀之說。公元前1700年前後的一次大地震使島上建築大部分被毀壞。公元前1700年開始複建的米諾斯王宮更加雄偉壯麗。可是200年後,王宮忽然銷聲匿跡,米諾斯文化也突然中斷。
人們苦苦思索:早期克裏特人有能力複建被毀的建築物,晚期反而棄之而去,當時的人到哪裏去了呢?從遺址出土的2000塊線形文字泥板,被鑒定為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遺物,1952年,英國學者破譯其內容,確認那是希臘半島邁錫尼人的希臘文字。這證明米諾斯的主人已經換成邁錫尼人,米諾斯王國已經不複存在了。既然邁錫尼人統治了克裏特,為何不享用這宏麗的宮殿,卻忍心把它毀了呢?
對此,美國人威斯、穆恩、韋倫3人在合撰的《世界史》中這樣說:“約在公元前1400年,克裏特發生了一個突然而神秘的悲劇。米諾斯的偉大王宮被劫掠了,被焚毀了,克裏特的其他城市也遭到了同樣殘酷的命運。”是叛亂嗎?是地震嗎?
有人說,公元前1450年克裏特再次發生的地震毀了米諾斯的文明。但通過查證災害地理檔案,人們發現這一年並沒有發生足以毀滅米諾斯的地震。倒是公元前1470年前後,發生過一次駭人聽聞的火山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