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思想五百年不朽(1 / 2)

千餘名應試的童生在文廟前的廣場上站定,等待春闈儀式的開始。

文舉春闈開考前,要舉行例行的拜聖儀式,拜大雍皇室的遠祖周文王、武王,拜文聖素王孔子,拜亞聖顏子孟子,半聖荀子曾子等。

不同於前世的佛家殿堂,儒家先聖們並沒有過多的裝飾和鍍金,他們隻是一些泥塑的雕像,可這些質樸到極致的讀書人形象,卻讓陳羿有了莫名的觸動。

“拜先聖諸賢!”一身紫紅色官袍,頭戴儒冠的郡守大人大聲宣布了拜聖儀式開始,陳羿注意到,他和柳鳴長得很像,真不愧是叔侄。

千餘東海郡童生應聲下拜,眾人一捋寬大的儒袍袖子,行了標準的君子之禮。不必下跪,就能體現出莊重,不必俯身,就能將君子的彬彬有禮和好德之心傳達給先賢。而且陳羿也是真心地下拜,前世各種儀式的那種敷衍,他竟然是一點都沒有感受到。

或許,這就是思想的力量吧!

從陳羿的位置看去,泥塑的儒道先賢們都是高冠長衣,容貌各異,凸顯了各自的性格:孔子帶著一些平和以及有趣,像一個愛開玩笑,熱愛生活的慈祥老師;顏淵平靜如水,陋衣卻遮不住那份清靈的神駿;孟子一臉剛毅,一看就是位脾氣極大很難伺候的老先生;曾子則帶著一絲敦厚和木訥,實則是大愚若智……

童生們久久觀看,能夠感受到他們為世間立道德,明禮法,使人與禽獸徹底區別開來的那種大智慧,大胸襟!

因為已經開悟啟蒙,陳羿讓自己的感知向外擴展開去,竟然從哪些塑像上感受到了一股充塞天地的大剛之氣!正滾滾席卷而來,卻又讓人如沐春風。

即便隻是泥塑的聖人,身上竟然也餘留著如此強大的心念之力!

在九州大陸,文修者雖然強大,但生命終究有盡頭,一般來說,聖人能活五百年,正所謂五百年有聖人出,五百年也有聖人沒。孔聖也好,戰國前期的亞聖半聖也罷,都已經仙逝數百載了。

然而他們盡管已經不在人間,卻依然能留下了這浩然如日月的心念之力,思想之力!真是讓陳羿讚歎之餘又感到駭然。

自己之前真是井底之蛙,到今天才意識到,文修之路是多麼的漫長,真如孤舟蹈海,而成聖之後能掌握的力量和責任又是多麼的巨大!就像是一手把握了海洋的規律,可以隨意操縱它一樣!

驚駭過後,陳羿又將感知放到了在場的諸位大人身上,如果說孔聖的心念是熾熱的太陽,亞聖半聖們是月亮,那麼在場的幾個大文修者,則是星辰。

鄒氏族長鄒引弓老大人,沈氏族長沈道之,郡守柳安,東海縣令王浩,還有督考官鄧先生。

陳羿忽然感覺到,也有幾股心念之力在審視自己,而且他們代表的情緒不盡相同:郡守柳安對自己是敵意,鄒氏的族長則是欣賞,頭紮道髻的沈道之帶著無所謂,而學督鄧先生,也就是那位被陳羿用“有教無類”搶白過的迂腐先生,則帶著仇視。

不過已經容不得他多想,拜完眾聖,柳郡守又宣布了考場紀律,接著就是童生的代表上前宣讀祭文。童生的代表竟然是柳鳴,他這會已經收起了之前的傲氣和紈絝,而是一副濁世佳公子的模樣,引得人群裏為數不多的女童生眼中冒星。

之後,眾童生一同誦讀開考誓言,發誓不作弊舞弊,發誓一心向文,遵循先賢教導。而前方身穿藍色儒服的監考官們則以心念之力不斷在人群中穿梭,將心懷不軌者揪出來。

“這尼瑪比監控探頭還無孔不入啊。”感受著在身旁不斷波動的元氣和念力,陳羿不由得感歎,不過,他的作弊方式,讓考官和當場的大文修者們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哈哈。

陳羿朝方遠和郭開拱手,祝他們考試順利,隨後就跟著引路的文院侍奉,按著考牌的號碼,找到了自己的考房。

考房是連在一起的小屋子,坐北朝南,牆壁隔音,所以鄰近的人休想通過敲擊傳遞信息。裏麵隻容一人,看著這狹窄卻幹淨的蝸居之所,陳羿不由得慶幸自己身材不高也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