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地球人在行動(2)(2 / 2)

在具有百年優秀曆史的北京大學,與環境直接或間接有關的社團將近10家,如北大環境與發展協會、綠色生命協會、愛心社等。

北京大學環境與發展協會成立於1991年5月,現有會員共410餘名,遍及北大所有院係,是北大科研水平最高的學術社團之一,也是北京高校最早成立的環境保護性公益社團。多年來,環發協會興辦過一係列獨具特色的環境活動。例如編寫《環境·汙染與健康》在校內廣泛傳閱;編寫《北京大學校園環境報告書》,以大量翔實的數據對北大的水、空氣、噪聲和輻射汙染進行了全方位地觀測分析,引起了廣泛關注;組織會員參觀過密雲水庫、官廳水庫的水源保護,考察了龍慶峽、康西草原等風景區的旅遊資源保護;還曾赴鞍山鋼鐵廠、北京煉焦化學廠和山東嘉祥縣造紙廠進行調查研究,赴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張家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黃土高原溫帶落葉闊葉林等自然保護區考察學習。大量的活動豐富了協會會員的經驗,也及時充實了協會的材料庫。此外該協會還成功舉辦了北京大學環境與發展文化節;協會還曾舉辦“可持續發展青年研討會”、“中國環境科學座談會”、“環境科學圖片展”等,參加過國際生物多樣性會議、中日環境教育研討會等國際性的學術交流活動。

重慶大學“綠色家園”協會的會標是藍、綠、黃三片樹葉,藍色代表潔淨的天空,綠色代表青山綠水,黃色代表土地;河北經貿大學的“自然之子”協會鍾情於大自然——人類是自然之子,人類應當成為大自然的衛士;吉林大學“環境保護協會”認為,大學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如果我們都缺乏環境意識,就更談不上全民族環境意識的提高;雲南大學“喚青社”在雲南撒播綠色的希望;遼寧師大“愛鳥協會”宣言——沒有鳥的城市是座可悲的城市,同樣,不愛護鳥的人,是可悲的人。

在中國,方興未艾的環境保護浪潮吸引了大學生充滿熱情、充滿憧憬的目光。他們不僅密切注視國內外的最新環境保護動向,而且身體力行,積極參加有關環境的社會實踐活動。現實讓他們懂得:保護環境,需要的是行動而不是空談。

我們要同各國青年攜起手來,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環境保護運動的浪潮。雖然我們膚色不同,語言不通,但共同的陽光雨露滋潤著我們成長。高聳的山峰是地球的筋骨,奔騰的江河是地球的血脈,世界是屬於我們大家的,而我們隻有一個地球。

讓我們青年用堅挺的脊梁撐起世界屋脊,把激蕩的熱血注入海洋的脈搏……讓江河歡暢地奔流,讓樹木自由地成長,讓動物安寧地生存,把茂密還給森林,把蔚藍還給天空,把青春美麗還給地球母親……保護環境、珍惜地球、愛護生命、維護和平,紮紮實實地走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走向人類共同的未來。

哥本哈根會議

2009年12月,在北緯56°的哥本哈根,舉行了為期12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次大會被人們稱為“人類拯救地球的最後機會”。大會主要內容是關於限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等於是限製了對能源的消耗,必將對世界各國產生製約性的影響。會上,應在發展中國家“減排”,還是在發達國家“減排”,成為各國討論的焦點問題。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2013年後的“減排”問題必然會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有關阻止全球氣候變暖的科學問題必然引發“南北關係”問題,從而使氣候問題成為一個國際性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