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我所了解的民國要人(6)(1 / 2)

蔣介石深知四川軍閥複雜難以對付,便以政治攻勢先行,於1935年派賀國光組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參謀團,替他的勢力入川打前站。賀原是四川速成學堂學生,川軍各派許多軍人都與他同學,他來為蔣介石聯絡恰如其分,賀被派入川,早已胸有成竹。到重慶便在原鎮守使署(清時總兵衙門)掛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參謀團的牌子,奔走於各派軍閥之間。各派軍閥經過政治攻勢和私人關係,而且迫於形勢隻有靠攏蔣介石,便聯名發出通電歡迎蔣委員長入川。

與賀同時入川的還有軍事委員會別動總隊總隊長康澤。這是一支軍事、政治、特工綜合隊伍。進入重慶首先扼住軍事要塞佛圖關(後改稱複興關)。康澤是安嶽縣人,黃埔學生,對四川情況很熟悉。他在群眾中展開政治活動,積極宣傳中央政策,同時在川軍中插入釘子偵察情況。劉湘也不示弱,便以冷開泰為首搞起土特務。雙方肉搏了幾場,形成勢均力敵的局麵。

四川軍閥範紹增是綠林出身,很重江湖義氣,對人慷慨豪爽,揮金如土。他迎請賀國光住到他豪華的範莊別墅,二人關係日益密切。

蔣介石勢力入川以後,與川軍各派軍閥展開明爭暗鬥,進行智與力的搏鬥。

劉湘沉著穩重,不隨便說話,肚子裏卻計謀百出。蔣介石早已了解,賀國光入川時便對賀說過:“此人深謀遠慮,是個難對付的人。”蔣介石想到紅軍長征北上,劉文輝防守大渡河不力,恨之入骨,便拋出以劉湘扼製劉文輝之力。劉湘是劉文輝侄兒,但想統一四川,便不顧以侄兒打叔叔招人議論之嫌,發動“安川之役”,把劉文輝攆到西康。蔣介石便施兩手辦法:派劉文輝為西康省省主席,派劉湘為四川省省主席,使二人互相克製。劉文輝表麵接受委任,暗中在打主意。蔣介石第二著棋是派曾在保定學堂同劉文輝同學的張篤倫出任西昌行轅主任,對劉文輝進行監視;賀國光當然是監視劉湘。

劉文輝對張篤倫一再拉攏,表示真心投靠蔣介石。暗中通過政學係人物鄧漢祥(貴州盤縣人,任四川省秘書長),走張群、何應欽的路子,又利用女婿伍培英與陳誠親信方天(江西人)走陳誠的路子,與陳誠掛上鉤,再走上侍從室陳布雷的路子,晉見了蔣介石。蔣介石當然不會消除對他大渡河防守不力之恨,而與之虛與委蛇。

西安事變發生,劉湘認為機會到了,便采取行動接收了成都行轅、成都軍分校、行轅特務團、中央通訊社、中央、中交、中農幾家銀行,聯絡四川軍閥通電反蔣宣布獨立。隻有楊森、王陵基二人在看火色不急於表態。萬未料到蔣介石脫險回到南京。蔣介石也趁熱打鐵,積極布置解決劉文輝的行動,他密令成都軍分校學生提前畢業,作好接收劉文輝部隊的人事準備。先頭人員已過了雅安向西昌進發。就在這時,蔣介石接獲情報,日本對華將發動戰爭,即立命進康人員返回原地。劉文輝從此住在西康,不出川抗日,保存實力,伺機東山再起。

鄧錫侯也是保定學生,孫中山先生反袁時鄧參加護國軍,撈到政治資本,他隻有95軍一個軍,軍械也不精良。被劉湘擠到川康邊境,伸展不開,蔣介石利用鄧、劉之間的矛盾,任命鄧錫侯為川康綏靖主任,表麵上看來可調度川康軍隊。劉湘統一四川後,他二人不能合作,隻能中蔣介石之計互相牽製。鄧錫侯見狀不妙,便請纓出川抗日,蔣介石任命他為22集團軍總司令,後由孫震任總司令,鄧仍任川康綏靖主任。同時任王陵基為嘉宜農墾總司令。南京、武漢相繼失守後,國民政府遷至重慶,甫係軍閥首先成為瓦解對象。中央特務和地方特務各顯神通,明爭暗鬥起來。

在蔣介石分化瓦解下,唐式遵、王纘緒、範紹增、王陵基等產生不同程度動搖。

王纘緒表示忠於蔣介石,便將潘文華、鄧錫侯、劉文輝趁龍雲路過成都時,簽訂三省防共反蔣協定之事,秘密報告蔣介石。因此王纘緒當上四川省省主席。這事被潘文華知道並拿到證據,即與鄧錫侯、劉文輝密商對策。召集164師師長彭煥章、163師師長陳蘭亭、126師師長謝德堪、新九師師長楊曬軒,新7師師長劉樹成、18師師長周曉嵐、137師師長劉元瑭,列舉王瓚緒罪行,通電請蔣介石撤去他省主席之職。蔣介石借機命王纘緒出川抗日,四川省省主席由他自兼,以行轅主任賀國光兼秘書長代行主席。不久,蔣介石以張群代主席,繼而正式委任。如此一來,把四川擺布得四平八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