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展台上,陳列著並排擺放在一起的四個插屏。有見識和對中國古董了解的人低聲的對身邊發出疑問的人解釋了一番。

人們仔細的觀看著瑩白玉潤,看起來完全就是頂級白玉的四個插屏。不過吳淼說這是陶藝師的作品,那麼就應該是瓷板,而不是真正的玉石。

他們不得不承認,這瓷板的質感足以以假亂真,上邊的浮雕也足夠精致細膩,畫麵精美,構圖充滿時尚感。是一件很不錯的陶瓷作品。

也許是因為之前報的期望太高,這顏色太白太素的瓷板浮雕盡管出色,卻讓他們心中略微失望,覺得吳淼有些言過其實。

吳淼觀察著在場諸人的表情,還不等他們對作品點評或者是發出意見,他就說:“接下來才是開始,千萬別眨眼。”

他伸手一打響指,助手關掉的展廳的燈,頓時伸手不見五指,引起人們一陣驚呼。

而這時,專門架設好的軌道燈被吳淼打開。黑暗中出現唯一的光源,人們不由自主的追尋著光芒望去。

然而入目的景象,卻讓他們目瞪口呆。

那原本素白的瓷板變成了一個幕布,一副畫麵出現在了上麵!

遠處雪山融化,潺潺溪水慢慢彙聚逐漸變成奔騰的河流。河流蜿蜒的穿過平原,一隻矯健的雄鹿在河邊飲水,卻被拿著弓箭的獵人身邊的獵犬驚走。河流毫不停留的流淌向著遠方,逐漸的周圍景色開始出現改變,晨霧、朝霞、風雨、霜雪。

文明的痕跡代替了天然純粹的原始,放牧農耕,田園小木屋被精致的小洋樓所取代。現代化的進程開始了,漸次出現的建築物比鄰而起,逐漸挺拔成為摩天大樓。而重新平靜下來的塞納河邊,一輪明月落下,露出充滿神秘而瑰麗的埃菲爾鐵塔,漫天的星鬥和地麵耀眼的燈光映襯出巴黎輝煌的夜景!

頭發花白的博物館館長蒂莫西·加納特感動莫名,不知不覺淚流滿麵。

那一直不停奔騰的河流不正是代表時間麼,它從遠古流淌到現在,從不為任何人停留下腳步。而人們也經曆了飲毛茹血,發展成為了現在璀璨的文明生活。

這小小的四條插屏,竟然用一幀幀畫麵展現了人類偉大壯麗的發展曆史。

這是一部史詩。

一個足以名流千古的史詩級作品!

軌道燈運行停止,光芒逐漸減弱,展廳當中燈光一點一點的亮起。

被那奇景震撼的猶如夢中的人們這才回過神來,人們忍不住紛紛發出驚奇的喊聲,嘴裏“不可思議”“奇跡”接連的往外蹦。

而喬馬思更是後悔的不行,剛才他竟然忘記按快門,完全看傻了眼,這可不應該。

他可不可以要求再來一遍?他保證一定不會再忘記按快門!

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預展,盡管場地不大,參與的人不多。然而參加的人分量十足,每一個人都對《光與影的世界》稱讚不已,一致認為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珍寶。

當即,著名的藝術評論人就撰寫了一片洋洋灑灑數千字的評論,發表在他個人的博客上。

很快這篇文章就被一同參加預展的人轉載到了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因為那神秘而飄渺,精美絕倫,好似神跡般的描述,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和轉發。

就在人們好奇真假的時候,第二天《巴黎時報》上整版頭條都用來報道這件神奇的作品,幾張變換成不同景象的圖案的照片證明了這不是臆想。

這頓時讓人們瘋狂了。當天就有數家大型媒體門戶轉載了這篇報道。

然而這場風暴才剛剛開始,吳淼租借的那家畫廊迎來了人們好奇的圍觀。隻不過限於安保條件,並不是人人都能夠進去觀看。隻有各個在藝術界的名人或者是社會名流,再不然就是媒體點評人才可以入內參觀。

這頓時引起普通民眾的不滿。

不過吳淼有話解釋:“這隻是麵對小眾的預展,真正的公開展覽將在9月份開始的法國國際雙年展上,到時候歡迎前往觀看。”

雖然要等一段時間,不過給出了時間,好歹安撫了這些人的好奇心。

然而這條消息,卻觸動了某些人的神經。

網絡上報紙上不再是對這件作品的稱讚,出現了一股反對挑刺的聲音。

這個聲音說道:“這件作品盡管出色,我也承認它確實可以被稱作史詩一般的作品。但是卻並不能夠去參加法國國際雙年展,也沒有得獎的絲毫可能。本次會展的主題是《感性:我現在的生活》,《光與影的世界》與這個主題毫不相稱。我看不出來它有哪一點表明了這個主題。”

這是跑題黨,這個論調一出,立刻引來一群附和者。這些人在網絡上大談特談,說如果評委會因為這件作品現在的名氣就把金獎頒給它,他們要懷疑這些人的公正和專業了。

還有另外一個論調則說:“這件作品沒有一點的藝術性,不過是在炫技。他(徐久照)隻是利用現代視覺藝術形體漸變的原理拚湊出來這樣的作品。用不著這種瓷器,任何一個視覺藝術專業畢業都能夠做出這樣的作品,甚至比他做的更好。這件作品是冰冷的,絲毫沒有感性認識的,不過像是紀錄片一樣內容幹巴巴。”

這個就被稱為炫技黨,持這種理論的人腔調一出,頓時引起了嘩然。如果說之前的跑題黨還能有點市場,這個完全就是強詞奪理。

然而這人卻不管不顧的往上邊羅列所謂的“證明”。看得出來這位對形成理論研究的很透徹,是這方麵的專家,他一步步剖析徐久照是如何呈現這種視覺成像效果。甚至大放厥詞:分毫不差,如果不信可以去進行三維掃描!

要不是他持反對徐久照的論調,吳淼都要感謝他給人科普原理了。

有大部分民眾不明覺厲,也有一部分真的根據這個理論理解了這件作品的內在結構。甚至法國還有一家電視台專門製作了一檔節目現場演示,很抓眼球,獲得了不低的收視率。

這個節目揭開了《光與影的世界》的神秘麵紗,讓民眾對它的好奇指數下降了不少。

吳淼覺得勢頭不對,立刻接受了一家電視台的采訪。

炫技黨的那一位雖然解釋了成像理論,但是他隻是說出了一部分。卻斷章取義的讓人認為這沒什麼了不起,吳淼不會讓人們這樣誤會下去,降低對作品的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