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娃跟著王月紅搭上一輛公交車,來到這座城市的南郊——世外花園別墅。王月紅把虎娃引進一座豪華的紅樓裏對他客氣地說:“請坐。”
看著這富麗堂皇的房子裏別致的裝飾和特別的擺設,虎娃敏感地想到這絕不是一個普通的百姓家。
他兩肩一聳對月紅說:“我這身穿戴豈敢落座?”
王月紅從衣櫃裏找了幾件幹淨的衣服拿過來對他說:“都是閑放的,滿年四季沒人穿。你到衛生間洗個澡,然後把這衣服換上,這天氣能把人熱死。”
等到楊虎娃從衛生間走出來,月紅遞給他一瓶冰鎮飲料,微微笑著說:“真是做夢也沒想到,今天能在榆河城裏碰見你,我真是太高興了。”
楊虎娃一邊喝飲料,一邊在房子裏四處觀察著、打量著。他問老同學:“這是你家?”
“我的憨人哪!”王月紅感歎道,“我哪能住得起這麼豪華的房子,我和你一樣也是給人家當家政攬工的,這是江書記的家。”
“江書記?”虎娃不解地問,“哪個江書記?”
“你們綏德老鄉,如今是這座城市中最大的官。”
“噢,在家的時候聽說過,沒想到我剛下來沒幾天,就能在大名鼎鼎的江書記家裏串一回門。”虎娃有點自嘲地說。
王月紅卻深有感慨地說:“那年初中畢業之後,我們幾個沒有考上高中的女同學,在征得家裏大人的同意後,就相跟著來到榆河市,先是一塊在一家副食加工廠當了一段時間臨時工,後來就相繼分開了。劉倩倩在榆河酒店吧台上,賀燕子在連湖賓館當了服務員,我經人介紹就來到這個遠房姐姐家裏洗衣做飯當起了保姆。這位姐姐原來是米脂歌舞劇團的演員,後來被你們老鄉江書記看下了,硬是追到手。”
突然她好像又記起什麼似的問道:“虎娃,上次我回去聽說你不是考上大學了嗎?怎麼又在這兒攬工呢?”
“唉,大學倒是考上了,可是天紅成這樣,幾年來家裏幾乎沒有多少收入,連填飽肚子都成了問題,哪裏還有錢讀什麼大學?”
“不是說政府對貧困大學生有專項資金扶持嗎?”月紅問虎娃。
“隻是一小部分而已,剩下的又從何而來呢?當今的高等學府學費可高了,咱們這窮家薄業的孩子,永遠隻能守在世世代代生存的黃土地上嘍!”
楊虎娃說到這裏,臉上流露出一種無奈和絕望的表情。
月紅對他說:“虎娃,你還是原來的倔強脾氣,一點也沒有變。不過你也不必太傷感。這兩天,你再找上兩個小工,先把江書記丈人家的那幾孔窯洞給粉刷好。完了我還有個想法不知能不能實現。不過你現在也千萬別著急,路總是慢慢走出來的嘛!老天真是不公平,我知道你有一肚子文化,不比哪個有錢人家的子弟差。唉,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我在榆河待了這麼幾年,才慢慢懂得人活在這世界上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熬煎和愁腸一河灘,七事八事事情多得跟亂麻一樣,讓人有時難以理清頭緒。好在我在這座城市中認識了幾個熟人,完了看能不能想辦法替你找一份工作。不過你甭怕,我想至少要比你現在的處境強。”
兩個久別重逢的老同學又互相拉話回憶了一些中學時代的往事,以及對當今社會的一些看法,並相約在不久之後,找幾個同學相聚一次。直到天麻麻黑,街上亮起了路燈,月紅才將虎娃送到附近的一個公交車的站牌下。
黃昏降臨榆河這座城市時,被火辣辣的太陽燒烤了一天的榆河城,這時的氣氛變得熱鬧起來。老漢老婆們拄著拐杖紛紛走出各自家門,來到飛紅流綠的大街上。在五顏六色街燈的照耀下,他們在街心花園的木凳上坐了下來。老人們互相打著招呼,訴說著各自的腰腿背痛的痛苦以及兒女們的孝順程度,感歎著天不下雨,用自己的經驗預測著今年的收成好壞。
年輕的後生女子們手牽手肩並肩相跟著竊竊私語或互投媚眼,有的甚至還時不時在戀人的臉上誇張地親吻一下,以表白自己雖然和心上人麵對麵,但還是想得不行的那種揪心戀念之情。
碎腦娃娃們互相嬉笑著、打鬧著在一片燈火通明的大街小巷追逐著,玩耍著。童真無邪使得他們對人生充滿了無限的熱愛。
送走虎娃,王月紅漫步在五顏六色的街燈下,沉浸在無限的回憶當中。雖說米脂、綏德是兩個縣,但兩個縣的優秀城鄉青年大都在附近的一個中學上學。在學校時,共同的愛好使得王月紅和楊虎娃很快就走到了一起,盡管當時男女學生封建,不太講話,但是從一開始認識楊虎娃,王月紅就從心底裏深深地感覺到,這個綏德後生別樣的個性,出眾的學習成績每時每刻都牽動著她那顆天生多情的心。紅顏早熟在這女子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可愛的少女曾經在心裏無數次憧憬著和這後生在一起的各種未來,她暗暗為他的高興而高興,為他的痛苦而痛苦。她家裏的生活情況比虎娃家好不了多少,都是農民家庭嘛,一年四季靠土地上收獲,光景和光景能有多大的差別?但是心好的月紅還是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背地裏來幫助這個家庭更為貧窮的年輕後生的生活。要是讓她聽到有人在背後說楊虎娃的壞話,就像誰拿刀子剜她的心一樣痛苦萬分難以忍受,她立即會用最犀利的語言,甚至有時像農村潑婦一樣將其罵得狗血噴頭。她的這些舉動,常常弄得對方莫名其妙,用一種不解的眼光看著這個平時溫柔體貼的俊女子。初中畢業以後,現實生活使得他們倆很快就分開了。她和幾個女同學來到榆河,而楊虎娃卻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走進了被家鄉人稱為陝北人才搖籃的高級中學——榆陽中學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