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死不認錯(1 / 2)

齊瓊跟六道教並沒有什麼恩怨,他可是堂堂弈天館的內門弟子,而且早已被內定為長輩的親傳弟子,隻等突破到八重期就正式拜入門下,又怎麼可能無聊到跟一個尚未在江湖上開山門的教派結仇,雙方的交際圈都沒有絲毫重疊的地方。

他這一趟外出隻是為了完成門派的任務,獲取貢獻點數,好在門派裏兌換更上乘的武學功法。

隻是途經隱高鎮附近時,聽到了有個江湖門派在公開授武,這種免費給人送銀子的事情他還是頭一次聽聞,頓時產生了興趣,便帶著眾師兄弟前來觀遊一下。

這就跟聽到了某個地方有著獨特的美食小吃一樣,東西未必就珍貴到哪裏去,可就是圖個新鮮。

他並不認為這裏傳授的武學能有多麼高明,但可以打發時間,這就夠了,反正任務已經完成,不用急著回轉山門。

於是他便帶著一眾師兄弟,前呼後擁的來到了隱高鎮。

弈天館以弈字為道,講究的便是分析推理的能力,將弈棋的道理融於武學之中,其中每一名內門弟子都必須修煉的《弈心經》,其奧義就在於讓修煉者在對敵時跳脫於棋盤之外,成為“旁觀者清”,然後仔細觀察到對手的每一步棋路,並預先推測出下一手,從而先一步封死對方的後著,始終料敵機先。

因此每一名親傳弟子都極擅長看出武學招式的破綻,各種劍法隻要看過一遍,就找到其中的破解之法,每日的必修課之一,就是兩名弟子互相拆招破招。

當他們看了一遍八仙劍法後,立馬就找出了其中的破綻,甚至以此為賭局,相互比鬥看誰找出的破綻更多,完全當做了日常的修行。

然而,這種做法觸犯了江湖規矩。

別人在教徒弟的時候,就算教得不好,有錯誤,旁觀者也不能當麵指出來,最多私下交流。

在公共場合議論對方武功中的破綻,相當於踢館子,砸人飯碗,這是習武之人的大忌。

江湖上常見的橋段,當看某人不順眼,有心尋仇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故意大聲說對方的武功不行,從中挑刺,對方麵對這種挑釁,除非真心認慫,否則無論如何都要做上一場。

可惜這群奕天館的內門弟子,從小培養就是作為門派高層的預備人才,根本沒機會接觸到這種底層的江湖規矩,也沒人教他們,所以在他們討論得最有勁的時候,渾然不知自己已經得罪了別人。

這番評頭論足的言語入了旁邊來聽授武的江湖人耳中,要多刺耳有多刺耳,要多歪膩有多歪膩,尤其是在看見齊瓊一群人身上昂貴的衣著後,更是生出無限的嫌惡。

就像是一群富家子弟,來到窮人流浪漢聚集的地方,一邊數著手裏的銀票,一邊譏誚著說這裏居住的環境有多麼爛,跟狗窩似的。

這種赤裸裸的蔑視,他們如何能不覺得窩火,江湖人講的就是一口血氣,當下就有不少人忍不住怒火,發起了挑戰。

而在齊瓊看來,這群江湖人更是跟瘋狗似的不講道理,自己一行人又沒當麵辱人父母,六道教也不是你們的門派,我們隻不過是說了幾句大實話,還好心的幫忙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處,你們不懂感謝也就罷了,居然還恩將仇報,果然是一群野人,怪不得隻能在江湖低層廝混。

他們根本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對,在奕天館中,一門武功就是要大大方方拿出來給人品鑒,疑義相與析,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雙方的價值觀大相徑庭,如雞對鴨講,最後演變成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齊瓊一方人少,偏偏各個武藝不弱,奕天館這等大門派的內門弟子,至少也得有念威期的境界,而且傳授的弈棋劍法也是七品武學,不是八仙劍法這種八品末等武技能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