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爾西烏斯
既然說要遺世隱逸,似乎應該矚目於世外才合理;這些人其實隻走了一半路。他們小心安排他們的一切大小事務,以備他們將來一旦離去;但是由於一種可笑的矛盾,他們工作的成果,卻希望在他們已經遺棄的世界裏來采摘。那些由宗教的虔誠求隱逸,確信聖靈的期許將在來生應驗的人的想象合理得多了。他們把上帝放在眼前,當做一個慈愛與權能都無限的對象,在那裏靈魂可以任意滿足他的欲望。痛苦與悲愁之來臨是一種利益,借此可以獲得永久的健康與歡樂;死亡是一件切盼的事,是超度到這美滿的境界的過程。他們的戒條的苛刻馬上就給這逆來順受的習慣所鏟平;性欲也由於遭到拒絕而漸趨冷淡、蟄伏,因為隻有常思常用才能保持它的活力。單是這未來的福樂永生的展望便值得我們拋棄現世一切安逸與甘美了。誰能夠確切而且有恒地用這強烈的信仰與希望的火焰燃燒他的靈魂,他就會在隱逸裏度過美妙而且愉快的一生,超越其他一切生命的方式。
所以小普林尼這忠告的目的與方法都不能使我滿意,這不過是永遠由瘧疾轉為發燒罷了。啃噬書籍的生涯也和別的一樣辛苦,一樣是我們健康的大敵,而健康卻是我們應該最先顧及的。我們應當留神不要被某一事的快樂弄得昏昏欲睡,拖累那些經濟家、貪夫、色鬼和野心家的就是這種快樂。許多哲人已經一再教誨我們提防我們自己嗜欲的險惡,和辨認那真正純粹的快樂與那些混著許多痛苦的斑斕的快樂。因為我們大部分的快樂,他們說,依偎和擁抱我們隻是為要置我們於死地,和那些埃及人稱之為菲力斯的強盜無異。如果頭疼在我們醉酒之前,我們也許會留心不再貪杯。可是愉快,為了欺騙我們,往往走在前頭,把跟著它來的不幸給掩住了。
書籍是可愛的伴侶;但是如果與它們的接觸使我們喪失了快樂與健康——我們最寶貴的財產,那就離開它們吧。許多人認為那樣得不償失,我也這樣想。正如那久病的人身體日漸衰殘,完全聽任醫生擺布,要遵守許多規定的起居規律;同樣,遺世的人,既然厭倦了一般的世俗生活,就得依照理性的法則去策劃,由深思熟慮去安排他的隱逸。他要辭退各種工作,無論它戴著什麼麵具;逃避一切可以妨礙身心安寧的情感和選擇那最合他脾氣的路徑。
各人選擇最適宜自己的路吧。
——普洛佩提烏斯
我們應該讀書、行獵,以及從事種種活動,以換取最後一滴快樂;可是留神不要再越雷池,從那裏起快樂將漸漸變成痛苦。我們應該保留相當的事業與工作,又要適度地活動,以免流入極端的懶惰與閑散的惡果。
有些學問是乏味而多刺的,大部分係為公共服役而設;我們應該讓給那些獻身於公務的人去做。至於我,我所愛的事要不是容易、富於興趣和足以引起我的幻想的,便是些可以慰藉我和指導我去調理我的生死的。
獨自消遙在靜謐的林裏,
追懷著賢人哲士的幽思。
——賀拉斯
比較明哲的人可以為自己創造一種純粹精神的寧靜,因為他們有強勁的靈魂。至於我,有著一顆平凡的靈魂,就得求助於肉體上的舒適;年齡既剝奪了那些比較合我脾胃的愉樂,我便訓練和磨銳我的胃口去消受那剩下來較適合這晚景的事物。我們要抓住那些年光從我們手裏一一奪去的生命的愉樂:
及時采擷生命的甜蜜;明天呀,
你將是一堆灰、一個影、幾句讕言。
——佩爾西烏斯
至於把光榮作為我們的目標,如普林尼和西塞羅給我們的獻議,卻離我的計劃甚遠。與隱逸最相反的脾氣,就是野心。光榮和無為是兩件不能同睡一床的東西。據我的觀察,這兩個人隻有臂和腿離開群眾,他們的靈魂和企圖卻比什麼時候都更往人群裏鑽。
龍鍾的老朽,
你活著是為取悅人家的耳嗎?
——佩爾西烏斯
他們往後退隻是為了跳得更遠,為了更猛力地投入人叢裏去。你們願意知道他們怎樣差之毫厘嗎?試把兩個派別極不相同的哲學家的勸告和他們對稱,兩個人的勸告都是寫給他們的好友的,一個(伊壁鳩魯)給伊多墨紐斯,另一個(塞內加)給盧齊利烏斯,為了勸他們放棄要職與高位,去過隱逸的生活。“他們說你一直到現在都是浮遊著;現在來港口死吧。你已經把前半生獻給光明了,把剩下的一半獻給陰影吧。如果你不放棄事業的成果,想放棄你的事業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要為光榮與名譽操心了。恐怕你過去的功業將你炫耀得太厲害,會一直追隨你到墓穴裏。把那由別人的讚賞得來的愉快和其他愉快一起拋棄吧;至於你的學問與才能,別為它們掛慮,隻要你覺得擁有它們更值得,它們是不會失掉其效力的。有個人,當人家問他為什麼把許多心血花費在一種隻有幾個人可以了解的藝術上,他答道:‘幾個於我已經夠了;一個,不,比一個還要少也夠了。’他說的真對,願你記住。你和一個同伴,甚或自己和自己,便夠表演一台戲了。讓群眾於你等於一個人,讓一個人對於你就是整個群眾。想從暇豫和隱逸中取得榮名實在是極可哀的野心。我們應該像野獸一樣,在它們的穴口把爪印抹掉。你所應當關心的,不是社會怎樣說你,而是你怎樣對自己說。歸隱在你的自身裏;可是先要準備好在那裏迎接你自己。如果你不能自治便信賴自己,那是瘋狂的舉動。獨處和群居都有失足的機會。除非你已經變成了一個使你不敢在自己麵前輕舉妄動的人,除非你對自己羞慚和尊重——讓高尚的思想充滿你的心靈(西塞羅)。——你得常常在心裏記住加圖,福基翁和阿裏斯提得斯,在他們麵前連瘋子也要藏起他們的過錯的。你要把他們當做你一些思欲的管理人;假如你的思欲逸出了常軌,你對這些人的尊敬會引它們歸正。他們會扶助你走那自足之路,使你無論什麼都隻向自己索取,使你的心靈歸宿在那些有涯際的思想上,在那上麵心靈可以自娛;於是,在認識了真正的幸福——愈認識也愈能享受——之後,使你因而心滿意足,不再希望延長你的生命和名譽。”
這是真正而且自然的哲學的忠告,而不是如前麵兩位的炫耀和空言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