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大事記(1991年12月~2002年6月)(2)(2 / 3)

5月15日葉利欽首次以全權成員國領導人身份參加八國首腦會議,參與討論世界政治經濟問題。

5月27日對俄羅斯石油公司75%的股份進行公開拍賣。當日俄羅斯金融市場出現動蕩,出現“黑色星期三”。

同日梁讚州杜馬通過要求葉利欽辭職的呼籲書。呼籲書得到圖拉州等其他聯邦主體立法機關的支持。

6月1日俄羅斯政府關閉期貨交易市場。

6月23日基裏延科政府提出穩定經濟與財政的反危機計劃。

7月3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阿拉木圖簽署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加強五國及地區間經濟合作的聯合聲明。

7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諾在1998~1999年向俄羅斯提供總額為226億美元的緊急貸款。8月6日,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緊急貸款的一部分,世界銀行首先向俄羅斯提供了15億美元貸款。

7月21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召開非常會議,通過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決議,要求基裏延科政府辭職。

8月8日葉利欽總統否決了國家杜馬通過的有關限製總統權力的法案以及涉及相關內容的憲法修正案。

8月10日俄羅斯股票市場行情驟跌。

8月17日俄羅斯政府和中央銀行發表關於采取措施使金融和預算政策正常化的聲明,宣布放寬外彙走廊上限。

8月21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召開緊急會議,通過要求葉利欽辭職和對政府工作不滿的決定。

8月23日葉利欽宣布解散基裏延科政府,任命切爾諾梅爾金為代總理。

8月25日俄羅斯聯合進出口銀行、橋銀行和梅納捷普銀行宣布合並為俄羅斯最大的股份製銀行。

8月26日莫斯科外彙交易所盧布對美元的彙率急劇下降,俄羅斯中央銀行停止與美元的外彙交易。

8月31日和9月7日國家杜馬連續兩次否決了葉利欽對切爾諾梅爾金的總理提名。

9月10日葉利欽提名普裏馬科夫為總理人選。

9月11日國家杜馬表決通過普裏馬科夫為俄羅斯政府總理。

9月25日俄羅斯中央銀行行長格拉先科提出關於貨幣流通與擺脫金融危機的一攬子措施。

10月24日葉利欽表示,俄羅斯不會放棄市場經濟改革。

10月31日俄羅斯政府通過《關於穩定國內社會經濟形勢的措施》。

11月5日俄羅斯憲法法院裁決葉利欽無權參加下屆總統競選。葉利欽表示接受這一裁決。

11月21日俄羅斯政府和中央銀行發表聲明,決定采取措施重組銀行機構。

1999年

2月1日俄羅斯總理普裏馬科夫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稱,俄羅斯政府將對以前的方針政策進行重大修改,在穩定經濟的基礎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建立起麵向社會的市場經濟。

2月3日俄羅斯政府表示希望盡快加入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2月7日俄羅斯政府批評北約東擴計劃,表示不允許前蘇聯國家加入。

3月4日,葉利欽以“屢次越權行事”為由解除別列佐夫斯基獨聯體事務執行秘書的職務。3月7日,俄羅斯總檢察長對別列佐夫斯基提起公訴,發出了對別列佐夫斯基的逮捕令。

3月5日俄羅斯內務部駐車臣全權代表什皮貢將軍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遭非法武裝綁架。俄羅斯政府對此做出強烈反應。

3月12日俄羅斯外交部就波蘭、捷克和匈牙利三國加入北約一事發表聲明,表示俄羅斯反對北約東擴的立場不變。

3月16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否決了葉利欽總統關於解除俄羅斯總檢察長斯庫拉托夫的建議。

3月19日車臣非法武裝在北奧塞梯首府製造一起嚴重爆炸事件,死傷150多人。

3月29日葉利欽任命普京為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兼聯邦安全總局局長。

5月12日葉利欽解散普裏馬科夫政府,提名第一副總理斯捷帕申為總理候選人。當日,在宣布解除普裏馬科夫的總理職務後,世界銀行立即宣布凍結一項30億美元的對俄羅斯貸款計劃。

5月15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召開非常全體會議,對有關彈劾葉利欽總統的提案進行表決,結果提案未獲通過。

5月19日俄羅斯國家杜馬以絕對多數票批準了斯捷帕申為俄羅斯政府總理。

6月8日俄羅斯與西方七國就政治解決科索沃危機達成一致。

6月12日在事先未通知北約的情況下,根據葉利欽總統的命令,俄羅斯部隊率先進駐科索沃首府普裏什蒂納。

6月18日美俄簽署有關科索沃維和問題的協議。

7月2日俄羅斯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備忘錄,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意向俄羅斯提供貸款,但俄羅斯必須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製定國內經濟改革的行動計劃與時間表。

7月14日葉利欽總統簽署《俄羅斯聯邦外國投資法》。

根據該法,外國投資者將獲得與本國投資者同等程度的經營條件。

7月19日俄羅斯頒布《俄羅斯聯邦強製性社會保險原則法》,該法為俄羅斯社會福利領域的改革提供了法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