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與烏克蘭領導人在白俄羅斯別洛韋日叢林簽署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並宣布蘇聯停止存在。
12月21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烏克蘭、莫爾多瓦、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前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的元首在阿拉木圖舉行會晤,發表了有關獨聯體總原則的《阿拉木圖宣言》。俄羅斯成為獨立國家。
12月25日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俄羅斯,雙方簽署會談紀要,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12月29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分別簽署《有關俄羅斯國有和市有企業私有化綱領基本原則》、《關於實現土地改革緊急措施》和《有關貿易自由》的法令。
12月30日俄羅斯等11個獨聯體國家元首在明斯克舉行會議,簽署獨聯體國家理事會和政府首腦理事會臨時協定等文件。
1992年
1月2日俄羅斯宣布放開90%的消費品和80%的生產資料的價格,開始實施“休克療法”式的經濟改革措施。
1月5日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將“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改名為“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
1月11日俄羅斯政府宣布,自1月10日起不得出口本國生產的日用消費品。
1月15日俄美副外長在莫斯科就核武器和安全問題舉行會談,美方表示出資4億美元幫助俄羅斯銷毀核武器。
1月22日葉利欽簽署命令,將原蘇聯的塔斯社與俄新社合並,建立新的新聞機構——“俄羅斯通訊社”。
1月31日葉利欽總統和李鵬總理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安理會最高級會議期間舉行了會唔。這是葉利欽第一次會見中國領導人。
2月1日葉利欽與美國總統布什在華盛頓簽署《關於發展兩國關係的聲明》,提出“互不把對方看作潛在敵人”等六條雙邊關係新原則。
2月3日俄羅斯、烏克蘭、亞美尼亞、莫爾多瓦、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在伊斯坦布爾與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共同簽署了關於建立黑海經濟聯盟的協議。
3月2日葉利欽任命蓋達爾為俄羅斯政府第一副總理,負責經濟改革,同時保留其財政部長的職務。
3月3日俄羅斯外交部提出《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構想基本原則》。
3月5~10日俄羅斯對外經貿部長訪問中國,雙方簽署兩國貿易協定,並規定相互提供最惠國待遇。
3月21日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就其“國家地位”問題舉行全民公決,有50%以上選民讚同韃靼斯坦成為主權國家。
3月27日葉利欽發布命令,允許俄羅斯公民購買土地,並承認其屬於私人所有。
3月31日由俄羅斯聯邦89個主體中的87個主體共同簽署了《俄羅斯聯邦條約》。韃靼斯坦和車臣兩個共和國沒有參加條約的簽署。
4月6日俄羅斯第六次人民代表大會開幕。主要議事日程是討論有關經濟體製改革與製定俄羅斯新憲法等問題。4月10日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俄經濟改革進程草案與俄羅斯聯邦條約,並決定將葉利欽兼任總理職務的期限再延長三個月。
4月7日葉利欽頒布命令,將黑海艦隊劃歸俄羅斯管轄。
4月10日獨聯體國家在阿拉木圖達成一項協議,規定獨聯體國家的貨物通過獨聯體內部海關時,不需任何附加海關手續及交納關稅。
5月15日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亞美尼亞等五國領導人共同簽署集體安全條約。
5月19日獨聯體11國中央銀行領導人在塔什幹召開會議,製定了有關盧布區的基本貨幣政策。
5月28日俄羅斯最高蘇維埃宣布將6月12日定為“俄羅斯獨立日”(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
6月11日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1992年俄羅斯國有企業私有化綱要。根據該綱要,1992年俄羅斯將出售價值約700億~800億盧布的國有財產,並將價值為1500億~2000億盧布的國有財產以股份的形式無償地轉給國有企業職工。
6月15日葉利欽任命蓋達爾為俄羅斯代總理。
6月26日葉利欽發布總統令,宣布從1992年7月1日起俄羅斯將對大部分進口商品征收進口稅。進口稅額為進口商品價值的5%。
6月30日俄羅斯中央銀行宣布,從1992年7月1日起實行統一浮動彙率製,規定美元與盧布彙率的起點為1美元兌換125盧布26戈比。
7月1日葉利欽簽署命令,將國有企業與國有企業聯合會改造成股份公司。
7月7日葉利欽在慕尼黑首次被邀參加七國首腦會議。
7月16日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關於降低產品增值稅的決議。
7月29日葉利欽總統在俄羅斯憲法委員會會議上就俄羅斯新憲法草案提出了一係列修正案,強調應加強俄羅斯執行機關的權力與擴大總統的權力。
8月28日葉利欽總統簽署命令,宣布對俄羅斯的鐵路運輸業實行股份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