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主動承認錯誤,努力彌補過失(1 / 1)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誰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很多人總喜歡隱藏自己的過失,不去承擔本該屬於自己的責任,這是一種不地道的做法。因為,沒有一個人會喜歡這樣的人。相反,一個敢於主動承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的人,不僅不會得到批評,而且還會給人留下更好的印象。這麼做,不僅可以將自己的過失降到最低,而且還有助於事情的進一步發展。

王軍是某化工廠的財務人員。一天,他在做工資表時,給一個請病假的員工定了個全薪,忘了扣除其請假那幾天的工資。於是,王軍找到這名員工,告訴他下個月要把多的錢扣除,但是這名員工說自己手頭正緊,請求分期扣除,但這麼做的話,王軍就必須得請示老板。

王軍認為,老板知道這件事後一定會非常不高興,但他很快就認識到造成這種混亂的局麵都是自己引起的,他必須負起這個責任來,於是他決定去向老板認錯。

當王軍走進老板的辦公室,告訴他自己犯的錯誤後,沒想到老板竟然說這不是他的責任,而是人事部門的錯誤。王軍強調這是他的錯誤,老板又指責這是會計部門的疏忽。當王軍再次認錯時,老板看著王軍說:“好樣的,你能在做錯事情的時候主動承認,不推到別人的身上,這種勇氣和決心很好。好了,現在你去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吧。”事情就這樣解決了。從那以後,老板更加器重王軍了。

當犯了錯誤以後,不要采取消極的逃避態度。應該在發現錯誤的時候,馬上想一想自己應怎樣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彌補過錯。隻要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錯誤,努力彌補過失,勇於承擔責任,錯誤不僅不會成為我們發展的障礙,反而會成為我們向前的推動器。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麵性,錯誤也不例外,關鍵就在於從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它。

小劉在一家工廠任技術員。經過幾年的實踐鍛煉,在老同誌的幫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並且被提拔成車間副主任,負責車間的生產技術工作。小劉因為一帆風順春風得意,漸漸地滋生出一種自以為是的心態,總覺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別人,也不尊重別人的意見。

有一次,車間的生產線發生了一些問題,產品質量也受到了影響。他看過後,便立即斷言是原料的配比不合適,認為在投放新的一家企業提供的原材料後,原有的配比必須改變。根據他的意見,工人們做了調整,但情況仍不見好轉。此時,另一位技術人員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認為問題的症結並不是新的原料或原料配比不合適,而是設備本身的問題。對此,小劉從內心覺得技術員的看法很合理,但從另一方麵來講他又覺得自己是負責全車間技術與工藝的領導,如今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失誤,反而不如一位普通技術員,如果承認,豈不太沒有麵子了?

於是為了顧麵子,他一方麵繼續堅持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麵也布置專人對設備進行必要的維修和調整,但是由於貽誤了時機,問題最終還是爆發了,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小劉在羞愧之中提出了辭職。

不慎犯錯的最佳對策便是勇敢承認。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是我們自己也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錯誤總是難免的。對待失誤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敬業精神和道德品行的體現。是自己的責任就要一肩挑,一定不能推卸,要誠懇地承認錯誤,並積極地尋求補救的辦法。如果不是由於自己的過失造成的,也不要急於替自己辯白,應首先著眼於集體的利益,等事情得到了妥善處理,事情的真相自然會浮出水麵。如果你確實被誤會了,你的同事和上司也會在事實中看到,還你一個清白。一定要相信,隻有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做成大事。

有的人好高騖遠,不踏踏實實地努力工作,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也不願深究。他們的觀點是:如果我所犯的錯誤性質十分嚴重,我一定會承認的;如果是芝麻大的一點小錯,再那麼認真地計較,難免有點小題大做,所以根本沒有認錯這個必要。如果你也是這樣看待錯誤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工作無小事,更無小錯,因為1%的錯誤往往就會帶來100%的損失。

假如你犯了錯且知道免不了要受責備,那麼搶先一步承認自己的錯誤,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自己譴責自己總比讓別人罵好受得多。如果在別人發現之前,就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努力彌補自己的過失,別人一般都會采取寬容的態度對待你。

做一個敢於擔當責任的人,這樣你的過失也許就不會為過失,你的人格也將會得到他人的欽佩和讚揚。這在努力的過程中,是一種做人成事的智慧。

不要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隱姓埋名”,這樣做是一種不負責任、不敢擔當的表現。相反,敢於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努力彌補自己的過失,則會給人留下負責、誠實、敢擔當的好印象,這有助於人際關係和事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