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在《將進酒》中寫到:“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使一個再愚蠢的人,也一定有自己的長處。然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常羨慕別人身上的優點,而忽略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優點和長處。其實,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長,不僅是選擇了一個正確的努力方向,更是應該具有的本領之一。
生活如一個劇本,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精彩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而人生的訣竅就在於利用自己的長處。要知道,凡成功者,都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成功的。
一個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自己擅長的事情,會進步得很快,而且還會取得驕人的成績;相反,如果做自己不喜歡也不擅長的事情,不但費力氣,而且也不容易出成績。小李就是因為最後改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行業,才取得了好的成績。
某單位外貿部有兩位年輕人,一位是日語翻譯,一位是英語翻譯。在單位領導的眼裏,兩個人都是未來外貿部經理的候選人。為此,在工作上他們常常暗暗較勁,你追我趕。
該單位原先有日商投資,因此單位管理層經常需要和日本人打交道,理所當然的那位學日語的年輕人就有了經常在公開場合露麵的機會。一時間,他在單位裏的口碑超過了那位英語翻譯。
英語翻譯坐不住了。為了比對手做得更好,於是,他決定憑著大學時選修過日語的基礎,暗暗學起了日語,準備超越對手。
兩年過去了,英語翻譯擁有了一張日語等級證書。他開始嚐試著與日商進行對話,幫助做一些有關日文的翻譯任務。一時間同事們對他掌握兩門語言都十分的佩服。
但是,就在他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他在用英語翻譯澳大利亞商人的貿易合同時,關鍵詞彙失誤,給公司造成了10萬美元的損失,這使公司董事長為此事十分震怒。後來,那位日語翻譯成了外貿部經理。
看到這樣的結局,反省再三,英語翻譯醒悟了過來,這幾年自己忙著去學日語,卻疏忽了本職專業。可是,他心裏更清楚,即使自己再怎麼努力學習日語,也是沒有對手學得好,因為自己學得很吃力,而且隻掌握了一些皮毛而已。這一次,讓他更加清醒地明白了自己的真正特長是什麼,而以後更不會去拿自己的短處跟人比高低了。
古人雲:“人貴有自知之明。”這裏的“明”不僅表現在如實看待自己的短處,更表現在如實分析自己的長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也有自己的優點,不能因為自己某方麵的能力缺陷而懷疑自己的全部能力。我們不但要看到自己不如人的地方,還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過人之處,這樣做才能在自己的事業裏做到最好,把自己的價值呈現到最大化,使自己的努力更有意義。
托爾斯泰在他的自傳中曾這樣寫道:“每當我照鏡子的時候,一股自我嫌惡感便湧上來,深深地困擾著我,為此我十分難過。我的長相是這麼粗糙,一點也沒有優雅的氣質,尤其這灰而小的眼睛……”看到這段文字,你也許會有些奇怪,這麼偉大的人居然對自己這麼自卑,但是他戰勝了自己的不足,發揚了自己的長處,最終走向了成功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