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鞏固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鞏固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是我們黨處理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關係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我們黨在新的曆史時期要著力加強的一項工作。在新的曆史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調動包括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在內的一切積極因素。當然,對於宗教界人士中的消極思想和錯誤行為,不能打著“統戰”的幌子置若罔聞、縱容包庇。在團結他們的同時,也要教育他們,不斷提高他們愛國愛教的政治覺悟,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
三、處理宗教問題的主要經驗
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在解決中國宗教問題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特別是成為執政黨以後,通過法律途徑,將黨的意誌上升為國家意誌,將黨的曆史經驗轉化成了中國政府的具體政策與法律製度。總結這些經驗,對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的宗教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結合是很有好處的。
第一,必須把宗教工作上升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的高度來認識與把握。
“沒有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的正確解決,就沒有國家的團結、穩定、統一。”江澤民的這一論斷,把宗教問題提高到了與國家的團結、穩定和統一的高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慎重分析世界宗教問題的發展態勢及其對我國社會穩定的影響,慎重分析我國宗教國情的發展變化對我國社會穩定與和諧社會發展的影響而作出的正確判斷與對策選擇。我國宗教問題直接涉及一億多各民族群眾的精神生活,宗教存在的長期性,宗教問題的群眾性和特殊複雜性提示著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宗教問題。這關係到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關係到推進兩個文明建設,關係到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關係到我國的對外關係。隻有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的高度來分析和把握宗教問題,才能掌握解決宗教問題的主動權。
第二,以“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為主題,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推動宗教問題的解決。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指導我們正確處理宗教問題的重要理論依據。新中國成立以來處理宗教問題的曲折曆程與曆史經驗,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的相互關係問題。在長期的宗教工作實踐中,黨不斷探索著將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同中國宗教的實際問題相結合,較好地運用並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對宗教的本質、起源、根源、特征、社會作用、宗教問題的發展趨勢以及無產階級政黨與宗教的關係、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的關係等重大理論問題作出了時代性的思考,將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在中國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並以“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主題,揭開了中國處理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新篇章。
第三,必須堅持全麵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堅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堅持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這四個堅持對於中國處理本國宗教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做到四個堅持,也就是做到了講政策、講管理、講原則與講策略的統一。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教訓證明,必須全麵正確地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並堅決貫徹執行,才能有效地處理好少數民族的宗教問題。
第四,加強與改善黨的領導,是解決好宗教問題的根本保證。
“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做信教群眾的工作,是要團結和教育信教群眾為祖國富強和民族振興積極貢獻力量。”重視宗教工作,善於做宗教工作,是各級黨政領導幹部政治上成熟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黨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曆史證明,黨的宗教政策是否得到落實,宗教事務管理是否走上法製化軌道,與民族、宗教問題相關的矛盾糾紛是否得到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理,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是否團結一致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衡量各級黨委和政府對宗教工作抓得好不好的標準。為此,各級領導幹部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和掌握黨關於宗教問題和宗教工作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加強宗教領域工作的調查研究,全麵掌握情況,及時研究和解決重大問題。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與執政時間裏,總結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族理論。當然,從這個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它是與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有著深厚淵源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