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熟魚活吃(2 / 2)

三寶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好吃,外焦內嫩。”

梁媽說:“這魚做得怪有意思的,就是做法有點麻煩。”

顏寧說:“吃這魚,味道在其次,關鍵是趣味性。不過這魚頭還是活的,身子熟了,要提著魚頭才能炸成這樣,炸的時候很容易被油濺到吧。楊沐,傷到手了沒?”

楊沐說:“沒事,我用布包著的呢,炸魚的時候也蓋了鍋蓋。”

顏寧仔細看他的手,還是有被油濺到的紅點子:“以後還是少做吧,挺麻煩的,手多少都還是會被油濺到。”

楊沐笑一笑:“好。”其實他不就是想做出來讓顏寧吃個新鮮?

三寶自己吃著,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給楊沐夾了一筷子魚:“多吃點,這種稀罕玩意兒,我們見識過就夠了。用別的方法做也照樣好吃。”

楊沐一邊點頭,一邊問:“明天去哪玩?”

“咱們去西山吧,天氣挺熱的,要出門得早點,傍晚再回,雇輛馬車。西山樹木蓊鬱,比較陰涼,山上還有好多寺院,中午可以去那吃素齋。”

楊沐說:“好,要準備點什麼?”

顏寧說:“讓梁媽幫我們烙幾個餅,準備一些果子,燒兩壺涼茶。老爹你去給我們雇一輛馬車。”

第二日天剛亮,三個人就出了門。梁媽給他們塞了個大籃子,顏寧一看,西瓜、葡萄、青蘋果、大棗都有,笑眯眯地說:“梁媽真體貼。”說罷給每人遞了一個蘋果。

七月的清晨還是很涼快的,每天也就是這個時間最舒適了。顏寧說:“京城的夏天太熱了,沒我們老家舒服。冬天又太冷,而且從十月就開始冷,到次年的二三月份,都還在過冬。最舒適的季節就是春秋兩季了,不過又太短暫,短暫得讓人懷疑它們是否來過。”

楊沐有些擔憂地說:“聽說京城的冬天滴水成冰,你能適應嗎?”

顏寧笑起來:“倒沒滴水成冰那麼誇張,不過比起我們菁州來,那真是冷多了。湖麵與河流都會結冰,能承得住人,冬天的時候,運河都會結冰,每天都得有人去破冰呢。”

三寶點頭附和:“我前年十一月到過京城,不過那時候運河還沒有結冰,已經極冷了。”

楊沐看著顏寧:“那你冬天能捱得住嗎?”

顏寧笑笑:“就是出門的時候比較遭罪,你沒看我西屋的床是土炕嗎?冬天我就睡在那兒,暖和倒是暖和,就是燒得慌。”

三寶問:“你什麼時候可以回去省親?我看先生和祖父都挺想你的。”

顏寧默了,過了一會突然說:“‘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以前我讀到這首詩的時候,總是沒法理解,後來我被困在此不能回家的時候,再讀這句詩,就特別能理解這詩中的感情。我這是第二個年頭沒回家了,祖父年紀大了,讓他來京城不太現實,我又回不去,想想挺對不住他老人家的。”

楊沐伸手輕拍他的肩:“古人說‘當官不自在,自在莫當官’,是有道理的。幸而祖父年歲雖大,但是身體健朗,過兩年,你試著申請外調吧,調回我們吳州,離家近些,可以接先生和祖父過來盡孝。”

顏寧歎了口氣,這一年自己獨自一人在外,所有事情都得自己去應付,那些溝壑、暗流、人情世故,都得學著去躲、去做,逼著他迅速成長。楊沐是他最好的傾訴的對象,而楊沐比他承受著更大的生活壓力,更多的苦難,他們兩個,像兩隻孤獨的小獸,汲取著彼此的溫暖,在跌跌撞撞中前行。

太陽升起一竿子高時,馬車到了西山,打發馬車下午來接,然後往山上走。天氣雖然熱,但是山間林木蓊鬱,自有一股清涼。西山並不很高,但是俯瞰京城已綽綽有餘了。

站在山腰間的開闊處,顏寧指給他們看那群明黃的琉璃瓦建築:“喏,那就是皇宮。”

三寶驚歎:“哇,原來那就是皇宮啊。真氣派!”

楊沐問:“你平時在哪裏辦公?”

“就在皇城西南角的那塊,六部都集中在這一塊。”顏寧指給他們看。

“那你能見到皇帝嗎?”三寶問。

顏寧笑起來:“不能。我隻見過一次天顏,就是去年中進士那會兒見的。京城像我這樣的芝麻大小的官太多了,皇上根本見不過來。”

楊沐問:“皇帝長什麼樣?”

“一個鼻子兩個眼,跟我們一個樣,沒什麼特別的。”

三寶聽得笑起來:“是和藹呢,還是威嚴?”

顏寧想一想:“四十多歲的樣子,應該還算威嚴吧,比我爹嚴肅些。”

“哦。”聽的兩人沒了興致,原來皇帝也就是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