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熟魚活吃(1 / 2)

第二天一早,楊沐交待梁媽去菜市場買菜,自己和三寶去了南城的大市場。這裏彙集了南來北往的商人,各色的貨物,各地的口音,擁擠的巷道,構成了喧嘩無比的城南市場,將七月的清晨渲染得多了幾分燥熱。

楊沐在市場轉了一圈,覺得關外的馬匹和羊皮運到南方去,肯定能賺錢,隻是成本太高了點,目前還無法做。想了想,最後決定去買一批北方產的藥材。這些年母親重病在身,藥渣都喝出了一堆小山,有句話說“久病成良醫”,楊沐雖沒有成為大夫,但是對一些藥材的用途和好壞還是知道的。並且自己跟仁善堂和濟安堂的老板都很熟悉,也不愁沒有銷路。

楊沐站在一家枸杞批發鋪前,低頭仔細看手中的枸杞。

“這不是楊老板嗎?”

楊沐抬頭,看見康膳居的顧老板站在自己麵前,一臉笑容地看著自己。“原來是顧老板,真是巧啊。這位是我的同窗好友楊三寶。三寶,這位是康膳居的顧老板。”

三寶看著眼前一身錦緞的瘦高男人,怪道這一身貴氣的人楊沐怎麼認識:“原來是顧老板,久仰久仰!”

顧老板拱手:“幸會!楊老板想做枸杞生意?”

“是的,返程想帶點北方貨物回去。”

顧老板笑著說:“楊老板極有眼光,枸杞既是一味中藥材,也是一種滋補品,運到菁州,不愁沒有銷路啊。這家鋪子的枸杞來自枸杞的原產地河套地區,質量是最好的。”

楊沐笑了笑,抓了一把枸杞:“看來顧老板也是常來此買枸杞。您是行家,幫我看看哪種最好。”

顧老板從楊沐手上拿了一顆枸杞:“這河套的枸杞又叫西枸杞,以色鮮紅、顆粒大、肉質厚、種子少、質地軟者為佳。”

“多謝顧老板指點。”

顧老板笑笑:“既感謝我,就別那麼生分,以後直接叫我名字好了,我叫顧川柏,字彌堅。”

楊沐受寵若驚:“怎敢如此越禮,在下表字澤益,以後稱呼你為顧大哥可好?”

顧川柏點了下頭:“也好,我長你幾歲,就叫你澤益吧。你要是買枸杞,就以我康膳居的名義買吧,老板可以讓幾分利。”

楊沐連忙作揖:“那真是感激不盡。隻是我今天先來看看,過幾日才能來買貨。”

顧川柏極其聰明:“澤益是藕粉錢還沒結算吧。明日你來我鋪子裏支取。”

楊沐有些被看穿的窘意,聽他這麼一說,真是喜出望外,不過又想到明日和顏寧約好了,便說:“明日我與朋友已經有約在先了,遲一天可以嗎?”

顧川柏微微表現出了詫異,會是什麼朋友讓他連銀子都願意推遲一天要呢,但是也沒有追究:“那好吧。你來,我將你介紹給這家鋪子的老板,以後你買枸杞,就掛在康膳居的名下即可。”

“多謝顧大哥。”

回去的路上,三寶問楊沐:“這康膳居的老板是什麼來頭?為何對你青眼相加?”

“我也不知道,就是昨天去康膳居談生意時認識的。”

“那康膳居在什麼地方?”

“西城區的永寧街。”

三寶抓住楊沐的胳膊搖了幾下:“西城的人非富即貴,這人來頭一定不小。楊沐,你遇到貴人了。”

楊沐並沒有欣喜:“我跟他非親非故,隻是生意上有些往來,平白受人恩惠,誰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三寶點頭:“說的也是。他也許並非是無償幫你,而是希望你在藕粉上對他再讓利一些。”

“如果是這樣,倒也好辦。最怕就是欠人情債。”

兩人回去,跟顏寧提起今天的遭遇。顏寧皺了眉頭苦想:“姓顧,在永寧街開康膳居?太醫院的提點大人姓顧,這個顧川柏可能是顧大人的子孫,改天我去打聽一下。今日這事,恐怕就是一場偶遇,他看你順眼,才提出要幫你,反正於他也沒什麼損失,倒讓你承著他的一份人情。咱們以後同他做生意時,多讓他幾分利就是了。”

嘴上這麼說,心裏卻隱隱有點擔憂,他在京城為官一年多,被提親的次數不少,也遭遇不少貴胄子弟明裏暗裏的示好,都讓他裝糊塗糊弄過去了。這年頭,好南風的人還真不少,不過不知為何,卻鮮少碰到死纏爛打的人,難道還忌憚自己大小是個官麼?

楊沐點頭稱是,然後去廚房做魚了。熟魚活吃得先將鮮活的魚灌上高度酒,醃上一會兒,然後去鱗殺魚,捏住魚頭,將魚身在滾燙的油鍋中炸透,然後澆上醬醋等調成的湯汁。魚上桌的時候,嘴巴一張一翕地還在動,要多神奇就有多神奇。

顏寧看著桌上的魚,兩眼放光,舉著筷子,不舍得下手。

三寶也瞪圓了眼:“楊沐,你這是怎麼做出來的?”

楊沐舉著筷子,動手夾了一塊魚肉,放到顏寧碗裏,又給三寶也夾了一塊:“有一回在書肆買到一本名不見經傳的食譜,書上麵就這麼寫的,我這是第一次試做,嚐嚐看味道好不好。老爹梁媽你們也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