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時候,他用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每次他新認識一個人,都要問清楚他的全名,他家的人口,他幹什麼行業,以及他的政治觀點。
他把這些資料全部都記在腦海裏,而第二次他又碰到那個人的時候,即使是在一年以後,他還是有辦法拍拍對方的肩膀,詢問他的妻子和孩子,以及他家後麵的那些花草。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人擁護他!
在羅斯福競選總統的活動展開之前的幾個月裏,小吉姆·法萊每天都寫好幾百封信,給遍布西部和西北部各州的人。然後他在19天內,奔波1.2萬英裏,足跡遍布了20個州,以馬車、火車、汽車和輕舟代步。
他每到一個市鎮,就跟前來會見他的人,共進午餐或早餐,喝茶或吃晚飯,跟他們做一番“肺腑之言的談話”。然後,他又繼續奔向他的下一站。
他一回到東部,就寫信給每一個他到過的市鎮,索取一份所有和他談過話的人的名單。然後,他把這些名單整理出來,最後名單上的名字就成千累萬,多得數不過來了。名單上的每一個人,都收到了一封小吉姆·法萊的私函。那些信都以“親愛的比爾”或“親愛的佐”作開頭,結尾總是簽上“吉姆”。
小吉姆·法萊在早年就發現普通人對自己的名字總是會很感興趣,這甚至比對世上其他所有名字加起來還要感興趣。記住一個人的姓名,而且能很輕易就叫出來,那麼對這個人來說這可是一種巧妙而很有效的恭維。但如果你忘了或是記錯了這個人的名字——別人對你的印象就會很不好。
有時候要想記住一個人的名字是很困難的,尤其是當這個人的名字不太好念的時候。因為一般人都不願去記住這種難記的名字,心裏都會這樣想:“算了,幹脆就叫他的昵稱得了,而且很容易記住。”但是我們應該靜下來想想,如果記住別人的名字,效果會如何呢?我們來看看安德魯·卡內基的故事:人們都叫我“鋼鐵大王”,我認為自己成功也和我自己在乎別人的名字有一定的原因。盡管別人都叫我“鋼鐵大王”,但是我自己並不是很懂鋼鐵製造的知識。很多人都為我工作,為我工作的這些人在鋼鐵製造方麵懂得的都比我自己要多得多。
我自己的為人處世方法就是我發財致富的關鍵原因。我小的時候就一直比較重視記住別人的名字,而且我發現,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有更多的人會樂意和自己合作。
例如,當我小時候住在蘇格蘭的時候,有一次抓獲了一隻兔子,這是一隻懷了孕的母兔。很快,我不久就有了一窩小兔子——可是我沒有東西喂給它們吃。不過我有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我對鄰近的孩子們說,如果他們願意出去采集足夠的苜蓿和蒲公英來喂這些小兔子,我就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這些小兔子,以對他們表示感謝。
這個方法的神奇讓我多年也忘不了。
好多年之後,我將同樣的心理學應用在商業上,賺了好幾百萬美元。例如,我希望將鋼鐵軌道推銷給賓夕法尼亞州鐵路公司。當時埃格·湯姆森是該公司的董事長,於是我在匹茲堡新建了一家巨型鋼鐵廠,就取名為“埃格·湯姆森鋼鐵廠”。
當我和喬治·普爾門為臥車生意而競爭的時候,我又想起了那個兔子的教訓。
我所控製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普爾門所控製的那家公司爭生意。雙方都拚命想得到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這筆訂單,於是雙方你爭我奪,大殺其價,以致毫無利潤可言。我和普爾門都到紐約去見聯合太平洋的董事會。有一天晚上,我們在聖尼可斯飯店碰頭了,我說:“晚上好,普爾門先生,我們豈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嗎?”
“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普爾門問。
於是我把心中想了很久的話說出來——把我們兩家公司合並起來。
我把合作而不互相競爭的好處說得天花亂墜。普爾門注意地傾聽著,但是他並沒有完全接受。最後他問:“這個新公司將如何命名呢?”
我馬上就說:“哦!那當然是普爾門皇宮臥車公司。”
於是,可以想象,普爾門的臉上立刻神采飛揚。“到我房裏來,”
他說,“我們來詳細談談。”那次談話真的是美國工業史的轉折。
我覺得自己記住並且重視自己的朋友及同行名字的良好習慣,就是我成功的秘訣之一。我能叫出很多下屬的名字來,而且這也是我很自豪的事情。我還可以得意地告訴大家,我自己主管公司的時候,從來沒有發生過罷工的事情。得克薩斯州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班頓拉夫認為,公司越大,人們之間的感情就會越冷漠。他相信惟一能夠使公司變得溫暖一些的辦法,就是記住別人的名字。
我們再來看看下麵的一個故事:
加利福尼亞州的洛克帕羅是一位環球航空公司的空中小姐,她經常練習記住機艙中旅客的名字,並在為他們服務時稱呼他們的名字。這使得顧客感到非常親切,她本人也備受讚許,有的顧客會當麵表揚她,也有的顧客會向公司反映。有一位顧客曾寫信給航空公司的經理說:“我好長時間沒有搭乘你們公司的飛機了,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等你們公司的飛機才乘坐。你們讓我覺得你們的航空公司好像專屬化了,而這對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同的是,音樂大師彼德魯斯基也曾運用同樣的方法,使他專車上的黑人廚師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因為彼德魯斯基總是稱他為“考伯先生”。彼德魯斯基曾15次到全美國旅行,為全國各地眾多的熱烈聽眾演奏表演。每一次他都占著一節私人車廂,在音樂會之後,那位大廚就替他準備好夜宵。在所有的那些歲月中,彼德魯斯基從來不曾以美國的傳統方式稱呼他為“喬治”。彼德魯斯基總是以他那古老的正式方式,稱呼他“古柏先生”,這使古柏先生高興萬分。
很多人不記得別人名字的原因,隻是因為他們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用心記別人的姓名。他們總是為自己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他們太忙了。
在個人事業與商業的交往中,記住別人姓名同樣在政治領域裏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記不住別人的名字會怎麼樣呢?
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也就是偉大的拿破侖皇帝的侄子,曾自我炫耀地說,雖然他國務繁忙,日理萬機,但是他仍然能記住他所聽見過的每一個人的姓名。
他的技巧其實很簡單。如果他沒有清楚地聽到對方的名字,就說:“抱歉,我沒有聽清楚。”如果碰到一個不怎麼常見的名字,他就說:
“怎麼寫法?”
在談話的時候,他會把那個名字重複說幾次,試著在心中把它跟那個人的特征、表情和容貌聯想在一起。
如果對方是個重要的人物,拿破侖三世就會更費心思地去記住他。
一等到他旁邊沒有人的時候,他就把那個人的名字寫在一張紙上,然後仔細看看,將這個人的名字深深地記在心裏,然後再把那張紙撕掉。這樣做,他對那個人的印象就更深了,基本上這個人的相貌都記在他的心裏了。
所有這些事都要費一定的時間,但愛默生認為,“有禮貌,是由小小的犧牲換來的。”
談了這麼多我就是想告訴大家,其實,有時候一個細節會成就你的一切。記住一個人的名字,寄予的是對一個人的尊重,所以要想讓別人喜歡自己,一定要記住別人的名字。
謝謝,世間最動聽的詞彙大家知道“謝謝”這個詞有多大的魔力嗎?我們先來看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位外國總統問一位104歲的老太太長壽的秘訣的時候,老太太是這樣回答的,一是要懂得幽默,二是要懂得感謝。從她25歲結婚的時候起,她每天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謝謝”。她常有著一種感恩的心:感謝丈夫、兒女、鄰居和大自然給她的種種關懷和體貼,感謝每一個祥和、溫暖、快樂的日子。如果別人為她做一件很平凡的小事,說一句親切的話語,或者給了她一張問候的笑臉,她都忘不了說一聲“謝謝”……就這樣,80年過去了,老太太的快樂長壽是因為“謝謝”二字給的魔力,讓老太太的幸福更加長久,讓老太太的生命更加長久。
可以想象“謝謝”二字在生活中有著很大的魔力!
但是我們發現,在實際的生活中,雖然有的人說“謝謝”,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種效果,有的時候還會被別人誤解。原因在哪裏呢?
因為他們沒有用對地方,沒有正確運用這兩個字的結果。我們應該怎樣運用這兩個字,才能讓這兩個字更有魔力呢?
首先,當我們說這兩個字的時候,態度一定要真誠。你真的有了感謝對方的願望的時候,你再去說這兩個字,因為這個時候,這兩個字帶了一種感情色彩,否則別人聽起來會很死板,成為應付別人的一句“客套話”。此外,我們說“謝謝”的時候還要配合一定的肢體動作,我們應該微笑著,輕輕地點著頭,眼睛注視著我們要感謝的人,一副真誠的樣子。
我們在說“謝謝”的時候,還要看看對方是什麼反應,如果對方對你的感謝感到很茫然的時候,你要盡快地用一種簡單的語言來說出向他表示感謝的原因,這樣別人會領會你道謝的目的。
此外,我們說“謝謝”的時候要選對對象。我們可以同時對一個人說,也可以同時對幾個人說這兩個字,這就要看看說這兩個字的時候情況是如何了。當別人讚美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快樂地用一句“謝謝”
來回報他們。
當別人對你說“請”的時候,你就應該對別人說一聲“謝謝”。別人請你做客或者送禮物給你的時候,你就應該對別人說一聲謝謝。朋友請你看電影或者邀請你去別人家玩的時候,如果你有事情不能趕到的時候,你就會說:“不,謝謝!”來婉言謝絕,千萬不要生硬地說上一句“不”來回答對方,那樣看起來沒有什麼禮貌。還有,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管你與什麼人交往,隻要別人做了有意義的事情或者說了讓你舒服的話,你都要說上一句“謝謝”來回報對方。
但是,當別人沒有想到或者有的事情沒有必要感謝的時候,一句“謝謝”就會有更大的力量。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有時候別人對你友好地說了一聲“謝謝”,而在過去同樣的心情你不會聽到這句話,想到了當時的心情,你就更加明白這句話的意義了。記得前不久,我因為有事到了堪薩斯州,有一個少年向我走了過來,要求我買一支鉛筆。我搖搖頭說:“不要”,他態度誠懇地回答:“好吧,不過我還是謝謝你!”
我嚇了一大跳,於是我馬上從口袋裏掏出了錢,買了一支鉛筆。後來,我眼看著他慢慢地離開,很快,他就賣了很多鉛筆。
我們表達自己的謝意,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使施惠者尷尬反而因此違背了本意。為了不讓別人感到窘迫,道謝要考慮時間、地點和對方的特點。比如被謝的人不希望別人知道他幫助了你,你就應該尊重對方的意願。如果恰好在公共場合遇見了對方,就要在表達謝意的時候含蓄些,你可以小聲地說句悄悄話,我們還可以借助握手的機會,用熱情有力的動作,加上含笑的眼神來表示。
我們應該明白,對別人說一聲“謝謝”,這不僅要你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而且還要讓對方感覺到一種施恩後的心理平衡,從而讓人際關係更加和諧。這種語言也適用於夫妻之間。
前不久,艾倫出差去外地,看到很多年輕的女人都穿著樣式新穎、圖案別致的羊毛衫,便到了商店為了妻子挑選了一件,想讓她看了高興。可是,回到家裏艾倫將毛衣拿給妻子看的時候,妻子並不喜歡,還數落艾倫不會買東西,嫌顏色老氣,圖案俗氣,最後還把衣服胡亂地塞到了櫃子裏。艾倫的心裏涼了半截,說道:“我出差在外,不僅心裏會想著你,還為你買了這件衣服,連一句好聽的話都沒有聽到。”妻子一副心不在焉地說:“這還用我謝你嗎?”
恰好第二天是周末,妻子還是忙著先到街上買菜去了,然後又照著菜譜一一加工製作,忙了一個上午以後,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做好了。艾倫開了一瓶葡萄酒,給她也斟了一杯。妻子邊吃飯邊問艾倫:
“味道怎麼樣?”“馬馬虎虎,還有點鹹。”艾倫隨口回答,妻子的臉頓時晴轉陰了,她撅著嘴,不吃也不喝。艾倫於是趁此機會說了那件羊毛衫的事情,她想了想,不好意思地笑了。
如果妻子當時拿著艾倫的羊毛衫,說了一聲“真好看,謝謝你!”
之類的話,艾倫的心也不至於太涼。如果艾倫吃著妻子做的飯,誇讚了一句:“好手藝,味道真好!”之類的話,她也不會氣得不吃飯。夫妻之間的肌膚之親真的沒有辦法代替感情上的互相溝通,可是幾句讚美或者致謝的話,就可以製造一個融洽的氣氛,還能夠增進夫妻之間的感情。
真誠的讚美我們在平時說話的時候,怎樣才能讓別人更加容易地接受呢?我們要適當地運用讚美這一良方,因為它是緩和關係、增加親切感的有效方法。一般情況下,我們先聽一下別人對我們長處的誇獎,再聽他們對我們短處的批評,這樣會感覺稍微舒服些。
在柯立芝任美國總統期間,我的一位朋友受邀到白宮去過周末。當他來到總統的個人辦公室,總統正在對他的秘書說:“你今天上午穿的這件衣服不錯,你看起來非常的年輕、漂亮。”
柯立芝總統平時不怎麼愛說話,這樣的讚美使那位姑娘很意外,她的臉都因此紅了起來,有點不知如何是好。柯立芝又接著說:“但是,不要高興得過了頭。我讚美你,是為了讓你好受一些。從現在開始,我希望你能注意一下標點符號的用法。”美容師在給客人刮胡子之前,會先把肥皂泡抹在客人臉上。麥金尼在1896年競選總統時,就用了這種方法。當時,一個共和黨的要員寫了一篇競選演說稿,他自己認為寫得很好,於是他就在麥金尼麵前大聲讀起來。那篇演說有一些觀點還湊合,但總的來說很糟糕。這樣的稿子在公眾麵前招來的就是批評,麥金尼不願意打擊他的熱情,但又必須告訴他這個稿子不行。我們來看看他的處理方法:麥金尼對他說:“老兄,這篇稿子很精彩也很有力量,比其他人寫得都好。在一般情況下,它是非常合適的。可現在的情況有些特殊,在這裏它好用嗎?你確實把它寫得意思鮮明,並很有力量。可必須從整個共和黨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它造成的影響。你現在回去,想想我的提醒,再寫一篇,並弄個樣本給我看看。”
他按照麥金尼的意思做了,麥金尼幫他改了改,並最終將稿子確定了下來。他後來在競選活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下麵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故事:
華克公司包了個建築的活,必須在規定的日子前,在費城蓋好一座非常大的辦公樓。開始一切都挺順的,眼看活就要幹完了,突然,負責供應樓內裝飾用的銅製品的承包商說,他不能按期交貨了。這可麻煩了,很可能活沒法幹完,還有大筆的罰款,都是因為這個家夥。
打電話、吵架、聊聊,全都沒用。於是高先生去了紐約,到那裏去找那個供貨商。
高先生剛走進那家公司董事長的辦公室,就對那位董事長說:“你知道嗎?在布魯克林區,就你一人姓這個姓。”
董事長很吃驚地說:“是嗎,我可不知道。”
高先生說:“我今天早上下了火車後,就在電話簿上找你的地址,在布魯克林的電話簿上,就你一個人是這個姓。”
“我一直不知道。”董事長說。他很有興趣地翻著電話簿,很驕傲地說:“哦,這個姓可不普通,大約兩百年前,我的祖先從荷蘭移民到紐約……”他足足用了好幾分鍾,說他的家族及祖先。等他說完,高先生就稱讚起他的工廠來,高先生說他以前看過那麼多類似的工廠,但都遠遠比不上他這家工廠。高先生說他還沒見過這麼幹淨有序的銅製品工廠。
董事長說這個廠子是他用半生的心血建起來的,他為它感到驕傲,並問高先生想不想去廠子各處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