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會使你的憂慮消失無蹤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狀態讓我們處在一種憂慮之中,無論工作、健康、家庭等,很多事情都會讓我們感到心煩,但是煩惱也有解決的辦法。下麵,我們看看市場銷售分析家路易斯·蒙坦特自述的一段經曆:

憂慮使我失去了生命中最寶貴的10年光陰。18歲到28歲,是人生最多彩多姿且最豐富的歲月。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失去那10年,並不是其他人的錯,全部是我自己一手造成的。

無論工作、健康還是家庭,我對所有的事情都感到煩惱。因為自卑,我常常躲避自己認識的人。如果碰巧遇到一位朋友,我就假裝沒有看見——我害怕遭受奚落。

我更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遇到與不熟悉的人相處的場合,我就渾身不自在,這使我在兩個星期當中,一連失去了3次工作機會——我缺乏勇氣麵對自己的老板。

8年前的一天下午,我征服了這些煩惱。當時,我坐在一個朋友的辦公室裏,他是我所認識的最快樂的人,似乎沒有一點煩惱。他曾在1929年賺了一大筆錢,但不久就賠得一幹二淨;1933年東山再起,又賺了一筆,然而還是賠光了。如此反反複複,他曾多次賺錢,也曾多次破產,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

現在,我坐在他的辦公室裏,心中充滿了羨慕之情,希望上帝也能將我改造得像他一樣。在我們談話的時候,他將當天早晨收到的一封信遞給我,讓我仔細閱讀一下。那是一封充滿了憤怒言辭的信,如果我收到這樣一封信會煩惱死的。我疑惑不解地問:“比爾,你如何回複這封信?”

比爾說:“告訴你一個小訣竅,當你遇到那些麻煩事時,取出一支鉛筆和一張紙,將所有的煩惱詳細寫下來,然後將那張紙放在你右手下方的抽屜裏。等過了一兩個星期,再取出來看看。如果你第二次閱讀時,那些事情仍然會使你感到煩惱,那麼把它再放回原來的抽屜中,讓它再在那兒待上兩個星期。它在那兒絕對安全,不會有什麼變故。但是你所遭遇的煩心事可能會發生許多變化。我發現,隻要我有足夠的耐心,煩惱常常會自動消失。”

此人遭逢事業上的成功與失敗,但是始終保持著一種快樂,隻要我們正確地麵對工作,工作就可以幫助我們調試快樂。我們再來聽聽棒球老將康尼·麥克的自述:

我的職業棒球生涯已經有63年多了。最初加入這一領域是沒有薪水的。我們在荒廢的空地上打球,常常被地上的雜物絆倒。比賽結束之後,我們將帽子遞向人群向他們收錢。這種方式收取的錢實在太少了,根本無法養活守寡的母親及弟弟妹妹們。即便如此,有時候球隊還必須做一些逗樂的演出,才能使球賽繼續進行。

許多事情都令我煩惱,我是連續7年都位居末尾的棒球俱樂部經理,在8年時間內輸了800場球。一連串的失敗使我憂慮得吃不下,睡不著。然而,從25年前開始我就不再煩惱了。我知道如果我不停止憂慮,早就進棺材了。

回想漫長的生命曆程(我出生於林肯總統時代),總結人生教訓,我發現自己之所以能夠征服煩惱,活到現在,與以下幾種方法有關:

1.我意識到煩惱沒有任何好處,除了對我的棒球生涯造成損害以外,對我的人生毫無幫助。

2.憂慮對個人的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3.我使自己整天忙於籌備如何贏取一個接一個的比賽,根本就沒有時間為失敗而煩惱。

4.我為自己定下了一個規則:在球賽結束後24小時內,不對球員所犯的錯誤給予批評。以前,我總是和球員們一起更衣,輸球後,我總是忍不住批評他們,毫不留情地與他們發生爭論。我發現這樣做不僅徒然增加自己的煩惱,而且使球員們滿懷怨氣而不願保持合作,也許我讓他們過於難堪了。在無法控製自己舌頭的情況下,我隻好在比賽失敗之後,不與球員見麵,直到第二天才和他們討論失敗之處。這個時候,我已經冷靜下來,可以十分理智地討論事情,球員的情緒也不會太激動。

5.經常給球員們一些讚揚,來激發他們的鬥誌。而在此以前,我總是吹毛求疵,一味地指責他們。

6.我發現當自己身心疲倦時,煩惱就會湧上心頭,因此我每天都保持10小時的休息時間,下午堅持午睡,哪怕是5分鍾的小憩,對振奮精神也大有幫助。

7.在忙忙碌碌中,我已消除了種種煩惱,並且延長了自己的壽命。現在我已經85歲了,但我還不想退休。當然,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些故事時,我就知道自己的確老了。

我們的煩惱一部分會來自工作,但是隻要我們善於利用自己的工作,我們會在工作中找到調解煩惱的辦法,將暫時的困境轉變為一種前進的動力,後麵,我們將會迎接工作中更大的進步。批評你的人正是欣賞你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我們的一些行為和舉止都會遭逢別人的批評。那麼,我們怎樣看待別人的這種批評呢?我們怎樣看待批評我們的人呢?

先看看下麵一個小故事吧:

英王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在14歲時被同學踢過屁股,原因是……1929年,美國教育界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各地的學者紛紛趕到芝加哥看熱鬧。幾年前,有個名叫羅伯特·霍金斯的年輕人,半工半讀從耶魯大學畢業,畢業後做過伐木工人、家庭教師和服裝店店員。

而在八年之後,卻被任命為全美排名第四的大學——芝加哥大學的校長。他的年齡有多大?30歲!簡直令人難以置信。老資格的教育界人士紛紛搖頭表示反對,各種批評指責如同山崩石落一樣打在這位“神童”

的頭上,說什麼太年輕了,無法服眾啦;說什麼教育觀念不成熟,經驗不夠啦等等。許多報紙也加入到這場攻擊戰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就在羅伯特·霍金斯就任的那一天,一位朋友對他的父親說:“早上我看見報上攻擊你兒子的社論,那勢頭可把我嚇壞了。”

“是的,”霍金斯的父親回答說,“的確是來勢洶洶。但是請記住,從來沒有人會踢一條死狗。”

的確如此,這條狗越重要,踢它的人就越多,就越能獲得滿足,這條狗就會越發地有活力。後來成為英王愛德華八世的溫莎王子(即溫莎公爵),其屁股也曾被人狠狠地踢過。當時他才14歲,在達特莫斯學院(相當於美國安那波裏市的海軍士官學校)上學。有一天,一位教官發現他在偷偷哭泣,於是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起先他堅持不說,在反複詢問後才說了實話,原來他被同學踢了。指揮官將全體學生召集在一起,想了解為什麼有人要這樣對待溫莎王子,他告訴學員們王子並沒有告狀。拖延了半天,學生們才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坦白自己這樣做的理由是,等將來自己成了皇家海軍的指揮官或艦長時,他們可以驕傲地告訴他人,自己曾經踢過國王的屁股。

這個小故事的道理顯而易見。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也被人踢了,或者被別人用難聽的話打擊了,我們千萬不要惱怒,不要吃驚,我們需要清楚的一點是:人們要這樣做的原因是這樣能讓他們有一種自以為重要的感覺;而這通常意味著,你已經是一個有所成就的人了,你已經引起了別人的關注了。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這樣一個人群:很多人在罵那些教育程度比他們高,或者在別的方麵比他們取得更多成就的人,他們看起來十分可笑,但是他們的行為會使他們有一種滿足的快感。

譬如,我在寫這一章時,曾接到一個女人的來信,痛罵創建救世軍的威廉·布慈將軍。我曾經在廣播節目裏讚揚布慈將軍,這個女人寫信給我,是想告訴我布慈將軍侵占了她募集來救濟窮人的800萬美金的捐款。這一指責看上去是很荒謬的,而這個女人不顧事實的原因,目的隻有一個:通過打擊一個比她地位高的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我將這封信扔進了廢紙簍,並且暗自慶幸,沒有讓我娶這樣一個妻子。從她的來信中,我無法判斷布慈將軍的人品,卻清楚地了解了她的為人。這正如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的一句話:俗人在偉人的錯誤和愚行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和快感。

人們很難想像耶魯大學校長是一個庸俗的人,但是提摩太·道特,一位曾經擔任過耶魯大學校長的人,卻拿責罵美國總統候選人當做自己的樂趣。他曾如此惡毒地咒罵他人:如果他當選了總統,我們就會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兒成為合法的犧牲品,我們因此而蒙受羞辱,我們的尊嚴就會受到損害,我們的德行就會消失殆盡,使人神共憤。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是在痛斥希特勒,但是事實上,是在罵托馬斯·傑斐遜。是那位寫《獨立宣言》的偉大的民主政體的創始人之一的傑斐遜嗎?一點也不錯,罵的就是他。

想想看,有哪一位美國人曾經被人罵做“偽君子”、“大騙子”、“比殺人犯好一點點”?報紙上曾有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人站在斷頭台上,砍刀正架在他的頭上;當他從街頭走過時,人們瘋狂地圍攻他。

他是誰?他就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

這些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也許,時光的流逝已經改變了人性。我們就說說著名探險家佩瑞海軍上將吧,他於1909年4月6日乘雪橇到達北極而震驚世界。幾百年來,無數勇敢的探險者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挨餓受凍,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丟失了。佩瑞也幾乎因為饑寒交迫而死去,有八個腳趾還因為凍僵受傷而不得不切除,沿途所遭遇的種種災難幾乎快逼瘋他了。但是,華盛頓的那些海軍高級官員們卻心懷嫉妒,他們誣告他假借科學探險的名義斂財,“無所事事地在北極享受逍遙”。他們可能相信自己的謊言,因為一個人幾乎不可能不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

他們試圖阻撓佩瑞的決心是如此強烈,以至於最後必須由麥金萊總統直接下令,才使得佩瑞能在北極繼續他的研究工作。

如果佩瑞正坐在華盛頓海軍總部辦公室裏,有人批評他嗎?當然沒有,因為他不重要,也就不會引起他人的嫉妒了。

格蘭特將軍的經曆比佩瑞上將更糟。1862年,他率領北軍贏得了第一次決定性的勝利,這使他立刻成為全國人民的偶像,其影響力甚至波及到遙遠的歐洲。在美國,從緬因州一直到密西西比河岸,到處都敲響了鍾聲,燃起了篝火來慶祝勝利。但是,就在這次偉大勝利後的第六個星期,他卻被逮捕,被剝奪了兵權。他備感羞辱,深深地陷入痛苦和失望之中。

為什麼格蘭特將軍會在勝利的巔峰而被捕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的成就引起了那些傲慢的上司的嫉妒。

如果有一天,我們也遭逢這種因為嫉妒而來的批評,我們一定不要心中充滿了憂慮:我們要這樣告訴自己,正是因為我們比批評自己的人優秀,我們才遭遇了他們偽裝的恭維。事實上,他們的骨子裏還是欽佩我們,欣賞我們,我們身上有他們沒有的東西。因此,我們為遭遇這種批評而自豪吧!

工作與興趣相結合剛走上社會的職業女性,有時候在麵對五光十色的世界時確實會有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的感覺。選擇謀生手段,是你要麵對的第一個問題。生存是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那麼,你會用怎樣的手段謀生呢?是選擇做一個農夫、郵遞員、工人、科學家,還是願意做速記員、職員、大學教授,或者幹脆在街上擺一個小攤兒?

我們在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的時候,有時候就像是在賭博,因為我們必須拿自己的時間和自己的青春來做賭注。其實每個人在這個時候都是在賭,隻是各自的勝算把握不同。怎樣才能使風險降得盡可能低呢?

如果我們想要在工作中獲取快樂,首先應該盡量尋找你所喜歡的工作。我曾同輪胎業巨子大衛·古利奇一起討論過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他認為是自己的工作是自己所喜歡的。他說:“如果你喜歡你的工作,你工作的時間也許很長,但你卻絲毫不會覺得你是在工作,而是覺得是在做遊戲。”

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來看看大名鼎鼎的愛迪生的經曆。誰能想得到這個沒上過什麼學的賣報童,後來卻完全改變了美國的工業生活。他的訣竅是什麼呢?就是每天泡在實驗室裏工作18個小時,吃飯睡覺全在裏麵。可他沒覺得辛苦,反而認為這樣的日子其樂無窮。我想這就是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實驗室的生活是他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