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業不斷壯大,有新華文軒、博瑞傳播2家文化上市公司,四川新華發行集團、成都傳媒集團綜合實力居全國同行業第一,省電影公司綜合實力在全國省級電影公司中排名第一。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1個,示範基地13個,省級示範基地33個,成都市成為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資料來源:《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形勢下四川文化建設調研報告》促進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需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布局。著眼文化資源分布、現有發展基礎和未來發展趨勢,優化由成都核心發展區和紅色文化產業帶、曆史文化產業帶、民族文化產業帶、重建文化產業帶構成的“一核四帶”區域布局,做強做大文化旅遊、出版發行、影視、演藝娛樂、印刷複製和動漫遊戲、創意設計“5+2”重點文化產業。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與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建築等產業相結合,發展新興文化業態。進一步明確文化產業發展路徑。圍繞大集團帶大產業方案,參照省級文化集團倍增計劃,推動各市(州)培育一批文化大企業大集團,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鼓勵和引導非公有製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形成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促進全省文化產業3年倍增、5年跨越,在保持全國第一方陣的基礎上趕超升位。
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還需要以法治為保障,促進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首先,要深化文化體製改革。進一步放寬準入和完善市場管理,支持民營文化企業、民間資本興辦和投資文化產業重大項目,進一步激發文化市場活力。深化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製改革。鞏固國有文化單位改革成果,加快轉企改製文化單位公司製股份製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繼續深入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其次,要加強文化監管力度立法工作。再次,要切實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法製建設。推動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促進文化與旅遊、科技、網絡融合,大力發展新型文化業態,積極培育影視劇製作、圖書報刊、電子音像製品、動漫遊戲等文化產品市場和新興市場。
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化解社會矛盾,增進社會活力,是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重要條件。十八報告指出,“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係,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製,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係,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製,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製”。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四川省將繼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社會管理新理念,完善社會管理新格局,構建社會管理新機製,奪取社會管理新成就。
(一)明確目標任務,強化社會管理新理念
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最近幾年,四川“兩個加快”譜寫了崛起危難的恢宏篇章,人均生產總值超過4000美元,成為全國經濟大省中增長速度最快的省份。伴隨著四川迅速發展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社會矛盾可能大幅增加,社會衝突可能趨於激化。因此,社會管理的目標任務十分明確,在短期內,要主動解決社會轉型中的矛盾和衝突,積極化解社會問題;就長期而言,要建立適應現代化發展趨勢和要求的現代社會管理體係,長期保持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麵。
國際經驗表明,趕超型國家在現代化初期往往容易出現社會動蕩,保持有效的社會管理和穩定的社會秩序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必要條件。隨著四川省“三大發展戰略”的迅速實施,“兩個跨越”的快速推進,城鄉人口結構將迅速變動,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各種利益訴求將不斷增長,那種以“控製”為核心的傳統社會管控理念必須得到根本改變,而應當代之以“治理”為核心的社會管理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