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專訪(2 / 2)

“哦!為什麼?”付薈竹好奇的問道。

這六部作品裏。她反而認為《陽關雪》是最不起眼的那一部。現在聽原作者這麼,好奇心頓時就被勾了起來。難道這部作品裏還有什麼我沒看出來的蹊蹺不成?

“其他五部作品都是獨立的個體,寫完就完了。但《陽關雪》不同,我準備用這種模式寫一個係列。”朱子清微笑著道。

“一個係列?”付薈竹驚叫道。

也難怪她這樣吃驚,雖然她對《陽關雪》最無感。但這並不是這篇文章不夠好。恰恰相反,國內文人對這篇文章讚譽最高。隻是讓人遺憾的是。這個類型的作品隻有這麼一篇。無法讓人提煉出更多的有用信息。

有人曾經斷言,如果朱子清能把《陽關雪》的思路繼續貫徹下去,早晚能成為大師。但這個人也了,想做到這一點非短時間可為。哪想到朱子清今就要寫一個係列。

“對,最近我準備遊曆祖國的山川江河、名勝古跡。我會試著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出一本散文集。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光聽到這個名字就讓我有一種莫名的震撼。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它的內容。”

“沒那麼快。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它寫好。”朱子清的虛偽了一把:

“這次出去旅遊不隻是為了《文化苦旅》。還有一重原因是想出去遊曆增加自己的閱曆。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我現在最缺的就是生活實踐帶來的感悟。所以想趁這段時間稍微彌補一下這個短板。”

“你是準備最近出?”得到朱子清確認後,付薈竹才問道:“現在你還是高三學生,難道你不準備繼續會學校讀書了嗎?”

“讀書是肯定要讀的啊。隻是我覺得出去遊曆更適合我現在的情況。畢竟等我上大學之後肯定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朱子清解釋道。

“起大學,現在已經有二十幾家大學公開宣布要特招你入學。其中就包括北大。不知道你有沒有自己心儀的大學?”付薈竹沒有在一個問題上糾纏太久,見朱子清回答的差不多了。就順著話音轉移了話題。

朱子清第四輪的時候北師大第一個站出來要特招他入學,隨後又有幾所學校公開表示要特招他。隨著第五輪第六輪的進行,特招他的學校越來越多。尤其是在他拿到總冠軍之後。北大終於對他伸出了橄欖枝。

武大那麼快就把錄取通知書都送來了,和北大的出手不無關係。雖然朱子清答應要去武大,可北大畢竟是國內文科最高學府,無數學子心目中的聖地。武大也害怕朱子清動搖。

“有,我會去武漢大學。”武大的通知書到手,文賽也已經結束,朱子清終於了實話。

“武漢大學?好像並沒有聽到他們要特招你的消息啊。”付薈竹驚訝的道。

“你知道我和賈其功大師認識,武漢大學通過他和我取得聯係。而我也非常喜歡武漢大學的環境和校風,就決定去他們那裏。”

“原來如此,看來還是大師更有吸引力啊。”付薈竹明顯誤會了他的意思。不過朱子清也沒有糾正她的看法。這種解釋反而能為他省去不少麻煩。

“最近網上盛傳,你的推理《獻身》和校園《豆豆》兩部作品被島國人高價買種行權。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確有其事,購買版權的是島國非常著名的出版社,他們非常的有誠意。我和四聯出版社商議過後,決定把島國行權交給他們。”起這件事,朱子清就笑得合不攏嘴。

這兩部作品果然和島國人有緣,前世就是島國人所寫。這事雖然被自己挪到了國內,但依然被島國人現。那陶應雙打電話給他這事,他都覺得有些荒唐。

不過誰都不會和錢過不去,在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把島國的行權賣給了他們。

接下來付薈竹又問了幾個問題,朱子清都一一做了回答。采訪直到中午才結束。然後付薈竹代表《當代》雜誌請朱子清吃了頓飯,雙方才離開。

這一期《當代》雜誌要到十二月底才會行,距今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所以一時半會大家還看不到。當然。這些和朱子清都沒有什麼關係了。時間還早,回家也沒意思,他就在大街上溜達起來。

逛了沒一會,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他還以為是林寶兒打來的,興奮的掏出來一看,居然是李文秀打來的。

有些失望的接通電話。還沒來得及話,就聽對麵李文秀焦急的道:“老朱,豐洪軍被抓了。”(未完待續。)

ps: 又是一點半才寫完,熬得頭痛欲裂。明早上還要早起上班,趕緊睡覺去。順便求點推薦票。這周兩才漲了一百點推薦,連分類明星這個分類前二十都沒進去。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