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此生不幸為桃根(2 / 3)

宋徽宗無心治國,終於在靖康之難成了俘虜。金軍本想連李師師一起俘虜,但沒有成功。

宋朝南渡後,李師師的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出家產抗金,自己遁入空門;有人說她被金軍掠走,吞金自殺;也有人說她隨便嫁了個商人,後來溺於錢塘江中。

深情如李師師,救得了愛人,卻也斷送了愛情。

宋人劉子翬《汴京紀事》詩雲:“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年動帝王。”

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聲名不亞於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

柳如是小字蘼蕪,本名愛柳,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柳氏生於嘉興,因家貧自小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遂成秦淮名妓。

柳如是在愛情上別有懷抱,曾與南明複社領袖陳子龍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死。

20餘歲時,柳氏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住在錢氏為她蓋的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中。

清軍兵臨城下時,柳如是曾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無膽色,最終靦顏迎降去北京做清朝的官。柳氏獨留南京不去,並勸誡錢謙益半年後稱病辭歸。

此外,柳如是還盡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

她的所為衝淡了人們對錢謙益的反感。

錢謙益去世後,鄉裏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死後葬於虞山佛水山莊。

柳如是在愛情上是有大誌的,所愛戀的也皆非凡夫。

然而剛烈如柳如是,雖然選擇了愛情,卻無法掩蓋其間的斑駁灰塵。

如果當年陳子龍不死,夫婦同心說不定做出驚世駭俗的偉業。再嫁嫁了個大名士,卻不得不替他擦人格上的屁股。

正如柳氏自己所詠:“有恨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迷離,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陳圓圓本為昆山歌妓,曾寓居秦淮,殊色秀容,花明雪豔,能歌善舞,色藝冠時。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求絕色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遣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豔。

田畹不辱使命,尋得不世之陳圓圓,卻被其姿色醉迷,私下占為己有,匿而不獻。

李自成的隊伍很快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

田畹深知起義軍若大破都城,雖有絕色亦不能安然享用,於是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席間令圓圓率歌隊助興。

吳三桂一見圓圓果然立即神馳心蕩,含笑保證:“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未等田畹回答,即急色帶圓圓拜辭。

李自成打進北京後,吳三桂之父投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

吳三桂本已答應降李,驟聞圓圓被占,衝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改變主意投降了清軍,憤而與農民軍開戰。

此之“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吳三桂戰勝李自成,奪回陳圓圓,由秦入蜀,獨占雲南。

順治中,吳氏進爵雲南王,欲立圓圓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因而獨居別院。

失寵後的圓圓對吳漸漸離心,吳不肯絕美為他人所有,陰謀殺她,圓圓遂乞削發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宣布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

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死後葬於池側。

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溫柔如陳圓圓一直被男人爭搶來去,她的愛情永遠處於被動。誰更強大,誰便是她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