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紅顏亂(1 / 2)

清商曲辭懊儂歌十四首之一

絲布澀難縫,今儂十指穿。黃牛細犢車,遊戲出孟津。

這出戲很早就開始了

當你以珍珠買去我的自由

我的人生很早就結束了

當你以驕矜掩飾我的懊儂

死亡很早就來臨了

當我自高樓望見你的卑微

懊儂,語出《傷寒論》。汪必昌《醫階辨證》稱:“懊儂之狀,心下熱如火灼不寧,得吐則止。”

懊儂是胸膈間自覺有燒灼嘈雜感的症狀,因病位在胸膈心窩部位,故又稱為“心中懊儂”。

而心情的懊儂,那種燒灼也是一樣。

懊儂是煩悶的意思。懊儂歌產生並流行於東晉、南朝吳地,大多為情歌。吳地指的是長江下遊以今南京為中心這一地區。

“絲布澀難縫,今儂十指穿。黃牛細犢車,遊戲出孟津。”

《古今樂錄》曰:“《懊儂歌》者,晉石崇綠珠所作,唯‘絲布澀難縫’一曲而已。”

“絲布澀難縫。”

不論是絲麻,還是棉花,在績好之後織布之前,都要經過掛漿處理。漿要均勻適度,過多則“斷絲”,過少則“澀”,所以此處謂“絲布澀難縫”。

“今儂十指穿。”

在古代,“儂”是“我也”的意思。

《玉篇·人部》:“儂,吳人稱我是也。”

《晉書·簡文三子傳》:“桓玄嚐候(會稽王)道子,正過其醉。賓客滿坐,道子張目謂人曰:‘桓溫(玄之父)晚塗(途)欲作賊雲何?’玄伏地流汗不得起,長史謝重舉板曰:‘故宣武公黜昏……宜裁之。’聽覽,道子頷曰:‘儂知儂知。’”這“儂知”不是“你知”,而是“我知”。

“黃牛細犢車,遊戲出孟津。”

此句言中心抑鬱,故而備犢車,到孟津出遊。當時的洛陽,一般用黃牛拉車,牛行較緩,比馬平穩安全。

又或用羊。傳說晉武帝坐羊拉車,宮女用鹽水灑在草上放在臥室門前,以誘拉車羊來吃,以邀寵於皇帝。

而孟津是黃河古渡口,周武王會諸侯伐紂就會合於孟津。

這是綠珠唱的歌,唱的是她的心情。

一縷清晨的陽光,自樹梢縱躍,射向了廣西博白縣雙鳳鄉平山村綠蘿屯的一座荒宅。

宅旁立著口井,井七孔,水極清。

傳說“其井汲飲者,生女必麗”,因此當地人每當生了女孩兒女多汲此井水洗之,以期自己的女兒生得貌美如花,容顏秀麗。

生得美,當然賞心悅目。

但美麗,也許是多舛命運的開始,如綠珠。

那所宅子便是伊人當年舊居。那口井,喚做綠珠井。傳說綠珠的母親夢食井裏蓮花,才受孕生此女。

每口井裏生長的青苔,仿佛都記著一段一段不快樂的曆史往事。

西晉大康年間,綠蘿屯的綠珠長大了,美麗遠近馳名。《太平廣記》中雲:“博白山下有綠珠井,本安定梁氏,女貌非常,而眉尤異,綠彩而鮮明,舒則長,蹙則圓如珠,故名曰綠珠。”

同時,河北漢子、交趾采訪石崇也剛剛踏上博白的土地。

沒有早一刻,也沒有晚一刻,絕美遇上巨富,該朵美豔的花驚鵲而別枝。

石崇付出十斛珍珠的代價。不算什麼,他是巨富,富可敵國。

方時晉武帝奪了曹魏天下建西晉政權,並大肆分封司馬氏諸侯。永熙元年石崇任荊州刺史,常劫掠客商,卸任後身價無數。

於是,綠珠做了他的妾,跟隨他返回洛陽的金穀園。

洛陽城郊金穀淵中的金穀園,是石崇的豪華別墅。

石崇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挖湖開塘,周圍幾十裏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穀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

酈道元《水經注》謂其“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蔽翳”。

園內築百丈高的崇綺樓,可“極目南天”,園內飾以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

窮奢,極麗。

石崇和當時的名士左思、潘嶽等二十四人曾結成詩社於穀中飲酒作賦,號稱“金穀二十四友”。

每次宴客,必命綠珠出來歌舞侑酒,見者皆失魂魄。

綠珠之美,名聞天下。

金穀園中珍寶無數、美妾如雲,而綠珠是其中最得寵的女子。

如此受寵的女子因何懊儂?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懊儂的原因。

清方浚師《蕉軒續錄·卷一》載孫適齋先生……七言如《楓橋晚泊》雲:“鄰舟歌盡《懊儂曲》,夜雨滴殘孤客心。”這是行旅的懊儂;納蘭性德《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窗間伴懊儂。這是有情的懊儂;錢鍾書原題:偶見二十六年前為絳所書詩冊、電謝波流似塵如夢、複書十章“少年情事宛留痕,觸撥時時夢一溫。秋月春風閑坐立,懊儂歡子看銷魂。”這是人生際遇的懊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