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一章 決策由經驗變為科學——北京軍區營房翻建經費合理分配係統(1 / 1)

長期以來,我軍對營房翻建經費的使用和分配一直依靠經驗。業務部門的同誌年年要用手工查閱大量的資料,計算大量的數據,繪製大量的表格,既費事又費工。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基層的同誌也不厭其煩的反映情況,申明理由,極力爭取多分到一點經費。這樣你來我往,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經費分配得還不一定合理。不僅不能預期實現理想的效果,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怎樣使營房翻建的選點更恰當,經費使用得更合理?北京軍區後勤部指揮自動化工作站的科技人員和中國科學院管理科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所的專家一起,針對如何合理分配北京軍區6600多棟危破營房翻建費立題進行了研究。

他們首先把危破營房翻建費的分配作為一個係統,對各因素之間、因素和整體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製約關係進行了客觀的定性分析,分析各因素在整個係統中所起的作用,確定危破營房翻建費合理分配過程中應考慮的目標。它們是:區域危破營房翻建麵積較大的單位;營房危破程度嚴重的單位;危破營房建築年代較早的單位;特殊用途的危破營房;有危破營房的缺房單位;危破營房必須整棟拆建的單位;處於地震烈度較高地區的單位;以及單位翻修能力和費用預算標準等等。它們通過對這些目標的分析,將決策過程轉化為一個多目標非線性的整數規劃數學問題。

在研究中,他們總結了以往危破營房翻建費分配中的經驗教訓,分析危破營房的各種參數,創造性地提出“危破度”和“餘缺度”兩個評價指標,並用這兩個指標把危破營房的各種參數統一起來。危破度是把營房的破損部位、建築結構、建築年代等影響房屋質量的多種因素,綜合起來從定量角度對營房質量進行評價的技術指標。危破度是判斷營房是否需要修繕,是否需要急修的重要依據。餘缺度是把影響營房使用的多種因素綜合起來,如某一單位營房的編製情況、現有情況、危破情況以及非編占有情況等,對單位營房的使用現狀進行評價的技術指標。餘缺度反映了單位營房的餘缺程度,是輔助判斷營房是否該修,需要修建多少的另一重要依據。

非線性整數規劃問題的求解,是相當困難的。研究人員經過多次討論,反複推導,進行嚴謹的數學理論分析,根據分支定解法的思想,提出了適合於該模型的特殊、巧妙的求解方法,並進行了嚴格的數學證明。其求解思路為,先求出相應規劃的最優解,即先把經費分配到某單位某類營房,然後通過求解一係列背包問題,進行全局性調整,求出整數規劃的最優解。該數學模型的求解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對其計算結果進行實地考查時,準確率達95%。

最後,他們開發了營房翻建經費合理分配的計算機軟件係統。該係統包括十個模塊,每個模塊均能獨立運行,易於擴充改變。它能對大軍區級的營房翻建經費計算出合理的分配方案,已成為大軍區營房翻建經費分配決策的可靠的輔助決策支持係統。

該項研究把與營房翻建經費合理分紐有關的技術、經濟、政策、地域等四大因素有機地融合為一體,綜合進行考慮,尋求總體最優方案,較好地解決了政策、地域兩個難以量化的因素,提高了營房翻建經費分配決策的科學性。《1987年全區危破營房翻建費分配參考方案》製定後,經多次分別征求總後、軍區、集團軍、師、團五級業務部門的意見,普遍反映比較符合實際,與業務部門的考慮基本吻合。係統分析小組與軍區後勤營房管理部門聯合對翻建任務比較重的3個集團軍所屬8個團級單位的134棟危破營房(約32416平方米,占1987年翻建任務的30%),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準確率達90%,達到了以較小的消耗獲取最大實用效益的目標。該項目不僅提高了這方麵決策的科學水平,而且降低了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