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植物人(1)(1 / 3)

1

盡管安德烈一再告訴葉子,遇到警察,不要慌,不要怕,該走路走路,該坐車坐車,該幹嘛就幹嘛,肯定不會有事。可是證件丟失的那段日子裏,隻要遇到警察她就心驚膽戰。她簡直無法想象沒有sans papier的母親是怎樣一天天度過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那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忍耐力!遭遇間諜事件,在警察局看守所關押了整整兩天的她,不僅對警察肉跳心顫,對警察局也心有餘悸。但這一次,她卻比任何時候都渴望早點去警察局走一遭。

周三終於收到報社寄來的刊登居留卡遺失聲明的報紙,下午在學校請好假,葉子準備周四一早就去警局申請補辦證件。沒想到,偏偏遇上法國工會為抗議薩科奇政府刪減退休福利措施,在周四這一天發動全國大罷工,運輸部門率先響應,巴黎地區交通霎時陷入癱瘓。

其實在法國呆了一年多,葉子早已對法國人的罷工習以為常。在法國,罷工幾乎成為一種異類文化。憲法賦予公民罷工遊行的權利,在憲法的庇護下,法國人便可以因任何事情隨時準備走上街頭,為扞衛自己的權益而“呐喊”。民間“五天大罷工、天天有遊行”的說法雖有些誇張,但“罷工文化”成為法國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卻千真萬確。每年九月份是各種罷工的高峰季節,諸如銀行、郵局、電力公司、航空、鐵路、地鐵、公共交通的職員罷工最常見,但其他行業,如教師、醫護人員、記者和國家公務員罷工也司空見慣。法國人罷工的名目繁多,勞動法上專門有定義。有所謂警告性罷工,短時間停止工作對雇主施壓;有“瓶頸”式罷工,專門選擇要害部門或要害時間停止工作;有輪流式罷工,企業內不同部門或工種輪流停止工作;還有聲援性罷工,也就是為支持其他行業或企業的罷工者而停止工作。但罷工的目的無外乎是要求增加工資、減少勞動時間。就連加拿大新聞記者讓-伯努瓦·納多在《六千萬法國人不可能錯》一書中,提到法國的罷工潮,說:“就像下雨天一樣,抗議示威是法國首都日常生活的常規特色。”

廣播說,這次大罷工是法國十二年來最嚴重的工潮,全國大眾運輸幾乎陷入癱瘓狀態,這也是上任才幾個月的法國總統薩科奇所麵臨的最大考驗。勞工部長貝特朗作出警告:“今天對所有乘客是地獄的一天,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幾天,甚至無限期持續下去。”

葉子一聽,急了。法國人可以罷工,她葉子不可以當黑戶啊!看來,隻有去街頭租輛自行車騎到警察局。葉子剛準備出門,素素推門進來了。

“你怎麼沒去上課?”

“上什麼課呀,我們學校老師全罷工了。唉,法國算是完蛋了,不僅全民罷工,就連第一夫人也罷工了。哈哈,這回有薩科奇好受的。”

“我要出門了,沒時間和你打哈哈。”

“去哪兒呀?地鐵公汽全停了,你能去哪兒?”

“我得去警察局辦證啊。這樣黑著,我心虛。不行,我得去租輛自行車。”

“真是個膽小鬼。告訴你吧,街上一輛自行車都沒,早被人租完了,路都被遊行隊伍堵得死死的,車也開不動。我都是走來的。”

“那怎麼辦呀,我不能不去警察局呀!”

“我看呀,你隻有再等等,現在警察都在罷工。不騙你,本來 Michel後天要去美國出差,昨天準備行李時,才發現護照到期,就趕緊去警察局換照,卻被告之警察局已不對外辦公,全都在準備今天的遊行罷工。最後,他們公司隻好派別人去了。”

“啊,法國警察,動不動就遣送這個逮捕那個,多有特權呀,他們罷啥工呀!”

“抱怨待遇和執法工作條件太差。說他們工資不高,終年在外工作,節假日難以與家人團聚。執法時,還要遭受不良青年襲擊,拿他們做靶子。嗬嗬,太搞笑啦。”

“唉,真要命,我不會真成黑人了吧!”

“你急什麼,不就是晚幾天嗎?還怕他們不給你補辦!別擔心啦,葉子姐,快開電視,二台采訪薩科奇老婆塞西莉亞呢,她可真酷呀,居然把總統給炒了魷魚,哈哈,連第一夫人都不做了,太有個性啦,如果不是老了點,我都要把她當偶像啦。”

葉子雖沒心情去關心新總統薩科奇離婚八卦,但警察都罷了工,她也隻有隨遇而安。打開電視,身穿黑色花邊吊帶裙的塞西莉亞,離婚並沒讓她形容枯萎,依舊美麗時尚得讓人嫉妒。這個女人在從事模特業期間已習慣了鮮花和燈光,養成不露聲色,冷眼麵對外界的習慣。此時她依舊像平日一樣,表情冷漠地答記者問:“過去我始終陪著他,走了二十年,我陪他走完了最後一程。他現在已經不需要我了。其實,我並不把自己當第一夫人看。它令我煩惱。我不能保證政治上事事得體。年紀越大,越喜歡簡單的東西。我喜歡穿牛仔褲,我不適合這種刻板的生活……”

這個女人的確不簡單。她的身體裏沒有“一滴法國人的血”。塞西莉亞的父親是個有猶太血統的白俄羅斯人,母親是個漂亮的西班牙姑娘。除了家庭因素,塞西莉亞特立獨行的性格更來自於她獨特的成長經曆。還是兒童時,她被嚴重的心髒病困擾,以致發育停滯。十三歲那年,她冒險做了開胸手術,後來就出落成了身高1.78米的纖細少女。有一天,走在街上的她被著名時裝設計師夏帕瑞麗看中成為模特。年輕時的塞西莉亞和一名攝影師訂過婚,但六個月後,她卻嫁給了比她年長二十四歲的法國電視明星雅克·馬丁。給他們主持婚禮的,正是時年二十九歲的市長薩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