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讚美他傑出的表現;
D。給他明確的目標和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E。推薦他就讀有幫助的課程;
F。對他額外的貢獻給予讚賞鼓勵。
企業主管平日裏注意栽培部下,有朝一日將給你帶來意料不到的巨大利益。隻有最愚笨的領導人才想盡方法,去奴役他人,希望別人毫無條件地為他盡力。
四、關鍵時刻見人心
宋代宰相韓琦以品性端正著稱,遵循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生活準則,從來不曾因為有膽量而被人稱許過;但情急之下,所表現出的內聖神通,卻沒有人所能比擬。當宋英宗剛死的時候,朝臣急忙召太子進宮,太子還沒到,英宗的手又動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嚇了一跳,急忙告訴韓琦,想不再去召太子進宮。但韓琦拒絕說:“先帝要是再活過來,就是一位太上皇。”他越發催促人們急召太子,從而避免了權力之爭。宋時任守忠,是個奸邪之人,他反複無常,秘密探聽東西宮的情況,在皇帝和太後間進行離間。韓琦當機立斷,用示經中書省直接下達的文書把任守忠傳來,讓他站在庭中,指責他說:“你的罪過應當判死刑,現在貶官為蘄州團練副使,由蘄州安置。”說著韓琦拿著空頭敕書填寫上,便派使臣當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這樣,韓琦輕易除去了蠹蟲,而仍然不失忠厚,表現出一種人生的最高修養。
因而在關鍵之時可以識辨人的智謀,這是讀懂人心的好方法。為什麼非要在困苦之時才能識辨真才呢?原因可以從以下方麵加以解釋:
(1)識人的難處,不在於識別賢和不肖,而在識別虛偽和誠實。
(2)人不容易了解識別。
(3)人們內心的差異,和他們麵貌一樣,存在著千差萬別。
(4)人的內心比險峻的高山和深邃的江河還危險。
(5)最方正的東西是沒有棱角的,最貴重的器物往往要花很長時間做成,最大的聲音往往聽起來微弱,最大的形象卻是無形。有大才大德的人,往往不露形跡,不自我表現,因而不易被人認識。
實際上歸納一點就是因為人高深莫測,非在關鍵時刻不能揣摸。人的所謂“深”,有兩種情形:一是深沉,其表現為少言語而守本分,能容人忍事,內外分明,待人處事深厚而不逞強,不炫耀才華。二是奸深,其表現為緘口不言而心藏殺機,陰險深藏,行為詭秘,雙目斜視,說話陰陽怪氣。前者是最有道德的賢才,後者是極為險惡的奸人。切不可將二者混淆,等視齊觀。正因為人們的深藏不露,人難從其表象而識其本質,所以需要在關鍵危困時好好考察。
五、選拔下屬,寧缺勿濫
比爾·蓋茨告誡他的招聘人員,即使職位長期空缺,給小組的其他成員造成困難,也不要找一個勉強合適的員工,要將位置留給最合適的人才。
在現代企業裏,很多領導者卻沒有樹立起“寧缺勿濫”的觀念,沒有一個崗位是空著的,一旦出現空缺,就急不可耐,趕緊找人補上,也不管此人是不是適合這個崗位的要求。這樣選拔的人才,自然很難保證能為企業創造滿意的業績。
在當今這個跳槽普遍盛行的時代,為什麼微軟能夠“生產”數以千計的百萬富翁,並讓他們對公司忠心耿耿?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微軟建立了一套網羅頂尖人才、珍惜頂尖人才的機製,建立了一種“寧缺勿濫,人盡其才”的選人用人模式。
微軟的選才模式是非良才不用。微軟在招聘人才時條件十分苛刻。比爾·蓋茨告誡他的招聘人員,即使職位長期空缺,給小組的其他成員造成困難,也不要找一個勉強合適的員工,要將位置留給最合適的人才。
大連萬達集團副總裁李耀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使人力資源管理的速度跟上業務發展的速度,我們有兩個原則:第一,針對遠大目標我們有提前的準備;第二,寧缺勿濫。任何項目,沒有合適的人不幹;合適的人,我認為是首要資本,他是所有資本和資源之首。寧缺勿濫的原則,是對人的尊重。你選擇了一個人,三個月他走了,這屬於雙敗。一個企業絕對不能說這個人適合企業就留下,不適合就走,這種簡單的用人方式是不可取的。企業要對人才負責,不僅要讓人才今天適合企業,而且要通過企業的培養使他能夠長期適合企業。隻有這樣,才能夠對企業、對他本人有利,最終達到雙贏。”
沒有傑出的人才,就無法成就出色的企業。美國蘋果電腦公司老板史蒂夫·喬布斯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的招聘觀也在不斷演進,這樣才能保證每個進入公司的員工都是最優秀的。”喬布斯的經營實踐證明:一個優秀的人才,給公司帶來的利潤要遠遠大於公司為其支付的薪水。所以,當一個公司為了縮減開支,而用微薄的薪水聘請一些不中用的員工時,往往得不償失。喬布斯忠告這些公司:一位出色的人才,能抵得上50位平庸的員工。
蘋果公司成為美國IT界屈指可數的優秀公司之一,喬布斯將其歸功於公司網羅了一批最優秀的人才。他認為,隻有選拔最出色的人才,企業才會從中得到更多的好處。而對於一些表現平平的員工,企業往往不予考慮。這不隻是一些大型企業的做法,而且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紛紛開始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