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繡封也走了,出來的時候很意外的在大門口看見了孫毓筠的車子。省長大人沒下車就是了,不過他的福特車,朱繡封是見過的。如果在前清,朱繡封肯定是要上去見禮問候。這個地方,這個時期,孫毓筠這個省長在蕪湖可沒太多的殺傷力。
遙遙拱手,朱繡封就算是意思到了。
從車上下來的孫毓筠心情比較複雜,作為一省之長,他在安徽的影響力,並沒有最初預想的那麼大。作為一名同盟會員,孫毓筠對待方劍雄的心情也是複雜的。當初擠掉竇以玨,孫毓筠以為方氏也不過如此,不料接下來的日子難過,政令竟不能出省政府。
孫毓筠不得不妥協,最近聽說省議會正在謀劃重新選舉,不來一趟估計這個省長就幹不下去了。送上拜帖過去一個多小時了,孫毓筠還在繼續等待。看著朱繡封出來,又看見有人進去,等待還得繼續。
第三個進方家的人是李光炯,老先生是不請自來。這蕪湖城裏也沒他不能去的地方,老先生在蕪湖的威望太高了。方劍雄即便在裝病,聽說他來了也得出院子門相迎。
看見方劍雄好好的,李光炯的臉色就好了一些,不過上前來也沒什麼好話,開口便道:“扶國,出兵重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三方會談,啥時候才能有個結果?”
這個老先生還是一個比較講理的人,方劍雄請入內落座後,笑著解釋道:“三方會談的根子,在於袁世凱開出的優待條件太混蛋。一年四百萬元的開銷,以外國元首的待遇存在,還繼續住在紫禁城內。這不是開玩笑麼?難不成這民國是清室的恩賜?袁世凱一直怕人說他欺負孤兒寡母,謀奪大清江山,所以才出此下策。至於重慶嘛,我無非是想讓人知道,自治區政府對治下的每一個公民的利益,都會給以保障。”
這個解釋算是說的過去,方劍雄說的都是大麵子上的東西。事情的本質其實很簡單,方劍雄就是在拖時間。如果清室真的滿足了方劍雄的要求退位,還有定都南京一事可以做文章。反正就是一個字“拖”。
拖下去,對方劍雄是最有利的。怎麼說呢,眼下的三方各有算盤。曆史上的臨時政府,無法解決財政上的死穴,因此不得不向袁世凱妥協。現在這個問題依舊存在,不過暫時緩解而已。臨時政府遲早還要來求方劍雄。
反觀袁世凱,他的問題也不小,首先怎麼讓清室退位,就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其次,袁世凱的財政也不寬裕,要不也不會有曆史上善後大借款一說了。縱觀三方,沒有財政羈絆的,也就是方劍雄了。
事實上方劍雄的財政壓力也不小,運氣的是他得到了德國和美國的青睞。兩家一爭,動作更快的美國人先走了一步,接下來德國人會怎麼走,方劍雄很期待。
李光炯其實最關心的還是他的教育問題,三兩句話一說,就轉到了教育上。“聽說湖北搞了個武漢大學,安徽什麼時候也搞一個安徽大學?”
“嗬嗬嗬!”方劍雄樂了,這老先生果然不適合搞政治,幾句話又回到他的教育領域。
“這個事情,正好孫省長來了,我這就讓人去請他進來,我們一起談。”
孫毓筠很快進來,李光炯還算客氣的拱手,方劍雄隻是微微的欠身。坦白說,對這個家夥,方劍雄不是很滿意,一直想換掉他。不過客觀的來說,從能力上看,他比其他人要強。不滿意,是因為他始終表現出對南京政府的親近。就是所謂的不識趣!
見李光炯也在,孫毓筠心裏暗暗慶幸。不然單獨麵對方劍雄,還不是一般的難堪。真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話,有個緩衝自然是最好不過。
方劍雄很幹脆道:“李老先生要辦一所安徽大學,所以請孫省長一起來商量。”
孫毓筠可是一點都不笨,不過話說回來,他這種出身的人,往往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軟弱。很容易在強勢麵前妥協,這也就是平行曆史上韓衍被柏文蔚做掉之後,孫毓筠很快就自己下台的緣故。
說的難聽一點,這種人首鼠兩端,有能力,但是缺少擔當。方劍雄並不太了解這個人,所以趁這個機會,看看孫毓筠的反應,然後在決定接下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