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總導演(中)
稱病在家的總導演方大帥,在正在導演一場很大的戲。或者說,下一盤很大的棋!
有資格在這個時候探望方大帥的人不多,率先與方大帥合作的吳興周是其中之一、實際上年前吳興周就多次找到方大帥,提出在青弋江攔河建水電廠。蕪湖的工業發展迅猛,明遠電燈公司跟著發展壯大,如今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公司了。幾年的時間,五次擴容,似乎每一次擴容不久,電力供應又稱問題了。現在走的是火電,這玩意最大的好處是穩定。安徽不缺煤,搞火電廠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之所以想到搞水電,那都是喬治這個美國佬攛掇的結果。水電最大的好處,自然是成本低了,維護費用也低。喬治號稱美國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技術,眼下又是廣泛合作的時期,這個水電廠的事情,被喬治一番遠景描繪,吳興周動了心。不過這個前期投入可不小,所以要經過第二大股東的同意。
這個東西方劍雄完全是外行,不過聽說是喬治提議的,心裏就覺得尼瑪不太靠譜。洋鬼子哪來的好東西?
“這個先放一放,等等看再說。”方劍雄拿出當年在單位裏領導的語氣和神態,麵無表情的打發走吳興周。倒不是說什麼小心無大錯,對於水電,方劍雄還是比較讚成的。問題是,這玩意目前自己沒有技術,萬一美國人拿不成熟的技術來中國做實驗呢?出了事情算誰的?
吳興周隻好起身告辭,心裏揣摩著大帥這個意思?是覺得前提投入太大呢?還是不同意這個事情本身?出門之後,吳老板想明白了,方大帥就不是小氣的人,做的大手筆多了。結論自然是後者,不看好這個事情。既然大帥不看好,那就回了喬治,頂多再上幾個火電機組,不然等到年底,又供電緊張了。
第二個得到探望機會的是縣令大人,革命之初,朱繡封很有抵觸情緒。所以在方大帥幾次邀請勸說他去安慶做大官的時候,朱繡封都選擇了拒絕。革命席卷南方,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進而是三方會談確定。一係列事情都在傳達一個信息,時代真的變了。
真要論治下民生經濟和政治清明,朱繡封不得不承認,方大帥治下的地區內,肯定要比其他地方的好。看看蕪湖就知道了,周邊的繁昌、南陵、當塗等縣,在蕪湖發展起來後,跟進的很快。減租減息,鼓勵養殖,一個又一個政策出台。減租減息與工商業投資結合,個別頑固的堅決鎮壓。鼓勵農戶家家養殖,保證收購價格的穩定,免費提供崽苗。
看著蕪湖及周邊各縣一天一天的興旺起來,朱繡封心裏也是很熱乎的。既然能把蕪湖周邊治理好,自然也能把整個安徽治理好。反正也身在賊船了,不如幹脆點。
朱繡封是大帥派人請來的,所以見麵之後也不客氣便道:“下官欲參與競選省長,最近正在謀劃之中,大帥相請,不知何事?。”
方劍雄多少有點意外,老朱同誌怎麼突然如此的雄心壯誌。這個事情,方大帥還是很樂意看到的,朱繡封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這一點從蕪湖及周邊的地麵上就能感覺的到。
“請朱縣長來,確實有是相商。”方劍雄也沒擺什麼大帥的架子,就跟以前差不多。吩咐上茶,也不客氣便道:“自治區決定搞一個特別行政區,簡稱特區。這個特區呢,……。”
一番解釋之後,朱繡封明白了個大概。方大帥腦子裏的新鮮玩意多了,朱縣長也沒有很奇怪的意思。隻是在考慮這個事情能不能接,大帥既然這個時候說,自然是意署朱繡封來幹這個特區長官了。
“這個特區,大帥的意思在哪搞?”朱繡封下定決心,接這個活。方劍雄笑道:“從客觀條件上來說,隻有蕪湖是最合適的。從發展的角度來說,蕪湖又不是最合適的。”
到底是哪?方劍雄沒說,不過這個特區是肯定要搞的。其實在方劍雄看來,最合適搞特區的地方,絕對是上海啊。可惜那地方現在不歸自己,目前這是一個新生事物,究竟放在哪,方劍雄也頗為猶豫。現在的蕪湖已經算是發展起來了,特區放在這裏,隻能算是錦上添花,很難發揮帶動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個特區必須挨著長江,沒有長江水運的支撐,特區不過是一句空話。關於這個特區的選點,自治區內部爭奪的比較厲害,武漢和安慶這兩邊爭的最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