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民國淮安文學:走出諾貝爾獎女得主和中國的果戈裏(4)(2 / 2)

1957年4月,《紅日》被列入《解放軍文藝》叢書,同年7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發行。這部作品以我軍與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艱苦奮戰為主線,展開了解放戰爭的宏偉畫麵,形象地體現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在敵我雙方人物典型性格的刻畫上,有很大的突破性成就。該書對於中國當代軍事文學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重要收獲之一。

不過,《紅日》中我軍主要人物之一石東根打了勝仗醉酒縱馬一節也有不少不同意見。意見反映到陳毅元帥處,他親自讀了一遍小說,當麵約見了吳強,肯定了吳強有血有肉的寫法。

《紅日》震撼了中國文壇,也震撼了世界文壇。1961年,《紅日》先後被譯成英、法、俄、日、德等十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發行。吳強也因該書的出版,先後訪問了蘇聯、波蘭、匈牙利、阿爾巴尼亞、新西蘭等國家。

1963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將小說《紅日》搬上了銀幕。麵對再度掀起的爭議,陳毅於1965年8月來到上海,拍案《紅日》不要修改,而且勉勵吳強要大膽寫,還要再寫幾個《紅日》。

“文革中的苦難”

1966年冬天,正在寓所伏案寫作第二部長篇小說《堡壘》的吳強,被造反派抄家。《堡壘》上部書稿連同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名家字畫一起被抄走,他被迫靠邊勞動、隔離審查、投入監獄監禁長達十年之久。當時,享譽海內外的《紅日》被誣為“大毒草”。後來,他被發配到奉賢農場擔水澆菜,去文聯下屬的印刷廠糊信封,到外輪碼頭當裝卸工……就在這樣的狀況下,他還堅持寫《堡壘》的提綱,在愛人尹卜甄來看他時,他還掛念著被抄走的書稿。

1978年,在粟裕關懷下,他得到了平反。他出任上海市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作協副主席。最重要的是,書稿也被找回。40萬字的《堡壘》上部終在曆盡20年厄難後與讀者見麵。他煥發出極大的創作熱情,多次赴蘇中采訪,創作了大型話劇《黃橋決戰》,在黃橋決戰40周年之際,在南京公演。

1990年,清明剛過,吳強便住進了華東醫院。4月10日上午8時15分,吳強的心髒停止了跳動。在吳強病重期間和逝世後,江澤民、朱鎔基、汪道涵、巴金等以不同方式對吳強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他留下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紅日》、《堡壘》(上部),散文集《咆哮的煙葦港》,話劇劇本《逮捕》、《丁讚亭》(合作)、《黃橋決戰》,中篇小說集《養馬的人》、《他高高舉起雪亮的小馬槍》,小說散文集《心潮集》,評論集《文藝生活》,報告文學《淮海前線紀事》等。

(本文根據紀念吳強的文章及自己的回憶片斷編寫而成。)

第六節 相關文學

周恩來總理的詩:

大江歌罷掉頭東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密群科濟世窮,

麵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民國年間淮安關監督陶思澄有詠淮詩一首:

昔年奉使到山陽,閑訪精蘭繞荻莊①。

亭圮難尋招隱址,塵封未改倚舟堂。

綠陰深處鳴騶係,紅雨飛時好鳥翔。

差喜遠公知愛客,具餐玉版話僧房。

殿宇摩雲峙水濱,規模重整煥然興。

仰看寶鏡仍題額,始信全剛不壞身。

種竹千竿 俗慮,拈花一笑悟前因。

起衰欲演傳燈錄,畢竟南庵有替人。

注:①荻莊,在淮安楚州區蕭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