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一天晚上,我坐在陶周望太史的樓上,隨意從架上抽書,拿到了一套《闕編》詩,紙的質量很粗糙而裝訂也很簡陋,印刷一片模糊,略有字的筆跡。稍稍靠近燈光讀它,讀了還沒有幾首,不覺驚喜雀躍,急忙呼喊周望:“這《闕編》是哪個作的,今人還是古人呢?”周望說:“這是我的同鄉徐文長先生寫的。我們兩人高興地跳了起來,在燈光下讀了又叫,叫了又讀,家中睡著了的僮仆都被驚醒起來。我這個無才的人長了三十年,方才知道海內有徐文長先生,唉,為何認識得這麼晚啊!因此將從越地人士那裏聽到的關於先生的事,略加整理,寫了這篇《徐文長傳》。

徐渭字文長,是山陰縣的諸生,名聲已經很大了。薛蕙公在越中任學官時,就奇其才,認為他是傑出的人物。然而時運不濟,在考場上多次失利。中丞胡宗憲公知道他,邀請他為幕府賓客。文長每次入見,就著普通人穿戴的葛衣烏巾,暢談天下事。胡公大喜。

這個時候,胡公正統率著幾個防區的大軍,威振東南,身披盔甲的將士,在他麵前要用膝蓋跪著說話、象蛇一樣向前爬行,不敢抬頭,而文長以胡公部下一個普通諸生身份卻傲然而行,議論的人把他比作了劉真長和杜少陵這樣的才士了。胡公恰好獲得了一頭白鹿,委托文長寫了奏章,奏章呈上去了,世宗看了很高興。胡公從此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和書信、公文,都出自徐文長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