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一般評論的人把盜竊兵符看作是信陵君的罪過,我認為這不足以罪責信陵君的。當時強秦的威勢逼人,如今用全國的兵力去對付趙國,趙國必定要滅亡的。趙國,它是魏國的屏障。趙國滅亡了,那末魏國也將隨在它的後麵被滅亡的。趙國、魏國,又是楚國、燕國、齊國等國的屏障。趙國、魏國滅亡了,那末楚國、燕國、齊國等國就要跟在它們的後麵被滅亡了。天下的形勢,沒有危險到象這個樣子的。所以救趙國,也就是救魏國,救一國,也就是救六國啊。盜竊魏國的兵符去解除魏國的禍患,借用一國的兵力去消除六國的災難,這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那麼,信陵君果真沒有罪嗎?我說:那也不是這樣的。我所要譴責的,是信陵君的一己私心。信陵君隻是一個公子罷了,魏國本來是有君主的。趙國不去向魏王求救,卻不斷地向信陵君求救,這是趙國隻知道有信陵君,竟不知道有魏王啊。平原君以婚姻關係去激動信陵君,而信陵君也自以為婚姻的緣故,想趕快去救趙國,這是信陵君知道有姻親的私情,而不知道有魏王啊。他竊取兵符,不是為了魏國,也不是為了六國,為趙國罷了。這也不是為了趙國,不過為一個平原君而已。假使亡國之禍患不發生在趙國,而是在別的國家,那麼即使撤除了魏國的屏障,撤除了六國的屏障,信陵君也必定不去救援的。如果趙國沒有平原君,或者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親戚,即便趙國滅亡了,信陵君也必定不去援救的。那麼這樣一來趙王與國家的輕重,竟抵不了一個平原公子,而魏國的軍事力量所賴以鞏固它的國家的,隻是提供給信陵君為了個人的姻親關係而使用。幸而戰勝了倒還好;如果不幸戰敗了,做了秦國的俘虜,這是把魏國建立了幾百年的社稷做了私人姻親的殉葬品,我不知道信陵君將拿什麼來向魏王請罪了。竊取兵符的計策,是侯生想出的,由如姬來完成。侯生是教公子用計竊取兵符的,如姬是為公子從魏王臥室裏偷出兵符的,而這兩個人也是隻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