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稱帝(2 / 2)

張楚接到統計局有關張獻忠活動的報告,命人繼續關注沒有做其他的安排。這時他已變得十分忙碌,保安軍以風卷殘雲之勢統一了全國,這是好事,可也帶來了許多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地方上的管理問題。

保安軍的保甲製度對地方局部地區的控製十分有效,可再往上一級的政府框架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就形成了許多弊端,建立新政府的事情不能拖下去了。

在下邊已經有許多人開始勸張楚抓緊時間登基稱帝了。這裏邊當然有許多人是有私心的。張楚一稱帝這些人也就成了開國的功臣,自然是位高權重受萬人敬仰,同時這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對於稱帝張楚倒是不排斥,張楚已想明白了,一個製度的存在必然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想適應。在現在帝製還是最適合社會的展水平的,同時也是最能夠為人們所接受的。

可困擾張楚的是大明朝完了,他要建立一個新朝也得有個名號啊。他動員手下一幫子文人來想該叫什麼朝了。文人們倒很積極,可人多生亂,每個人都的很有理,卻一時也拿不出一個能服大多數人的法。

張楚本想圖個省事就叫“清”。這個肯定能服大多數人,因為文人中早就有明朝為火德之君,要被水德之君取代的法。張楚想了想還是沒有提出來,他自己都覺得這不太吉利。如果自己死了自己的兒孫們再走一遍大清的老路自己穿越一回不就全白費了嗎。

張楚最後決定不聽那些文人的瞎,自己好不容易穿越一回,為什麼非得按原先那些臭規矩辦。於是他給自己的朝代起一個前所未有的霸氣的名字,就叫中華帝國。他張楚就是中華帝國的皇帝。那些文人們聽了張楚的決定鼻子差點兒氣歪了,哪裏有這麼不學無術的皇帝。但他們也不敢別的,皇帝您高興就好,反正叫什麼也不影響他們的前程。

這時大公主兀良哈又給張楚送來了一份大禮,油盡燈枯的林丹汗終於撒手西去了。林丹汗的蘇泰大福晉帶著兒子額爾孔果洛額哲和蒙古殘部投靠了大公主。為表達對張楚的忠心,她們向張楚獻出了傳國玉璽。這樣大明一朝都沒能得到的權力的證明終於落到了張楚的手中。

張楚命人對找回傳國玉璽的事情大肆宣傳,從而奠定張楚得下的正統性。

萬事俱備張楚命人選定良辰吉日登基稱帝,都城選在北京。這稱帝的儀式繁瑣複雜,張楚無心去理會,就隻好做了一次提線木偶聽從那些文臣們的安排,熱熱鬧鬧的做了一次演員,把張楚累得都要散了架,心中煩的要命時那儀式才算結束。張楚正式成為了中華帝國的第一任皇帝。

張楚登基後百廢待興,有許多事要從頭幹起。他又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工作。這時他才現這當皇帝也不是個輕鬆的事情。不過他沒有怨言,每日裏拚命的工作著。他要讓中華帝國盡快強大起來,因為他還有所活的這兩世都想幹的事情沒有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