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吳襄和祖大壽等人的投降大明朝最後的勢力瓦解了。Ww W COM還有一些活動能力的隻剩下了在四川的張獻忠的隊伍了。
四川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因此張楚對攻取四川采取了十分謹慎的策略,從各地調來軍隊做了充足的準備,步步為營,一點點蠶食著張獻忠的地盤,張獻忠當然不甘心被困住。他集中手下精銳力量對保安軍動衝擊,準備打破保安軍的封鎖。卻在保安軍強大的武力麵前碰了個頭破血流。
張獻忠又想用老辦法帶領精銳流竄作戰,可保安軍始終不急不躁占領一處鞏固一處。而保安軍的到來給百姓帶來了現實的好處,百姓們聽到保安軍的宣傳,支持張獻忠隊伍的人越來越少。張獻忠可以活動的範圍變得十分狹。眼見保安軍大軍擠壓過來,張獻忠感到隊伍覆滅隻是時間問題了。於是張獻忠又拿出慣用的伎倆,他要向張楚投降。
張楚給張獻忠的回答很明確,投降可以,一切聽眾保安軍的安排,沒有條件可講。張獻忠由於形勢所迫隻好答應了張楚的條件,他心想隻要保安軍不殺人,有老兄弟在,過得不舒心,隻要一聲招呼再次反叛不成問題。
張楚確實也沒有難為張獻忠等人,張獻忠手下的人馬被分配到了南海北的農場和工廠做工,確實保證了他們不再被餓死,少量部隊中的精英被吸收入了保安軍,繼續他們的軍旅生涯。而張獻忠和一些不願離開部隊的將領被要求到軍校之中進修,等到畢業了才會安排軍隊中的官職。
張獻忠心想張楚這著還真狠,在學習時大家手中都沒有了軍隊,隻有老老實實的在那裏呆著了。他暗自誓,等學習結束了立即反叛再也不受這個氣,曾經的大王要被那些教官呼來喝去。
那些張獻忠曾經的手下更是痛苦不堪,張獻忠多少還讀過書,也算是文化人,而那些將領大多鬥大的字不認得一筐,讓他們學習確實也夠難為他們的了。不過保安軍軍校的規矩很明確,不願學的可以走,學習不會的必須走。那些人這麼多年來一直過著刀頭舔血的生活,離開了軍隊他們還真的沒有地方可去。一個個隻好硬著頭皮在那裏死抗。就這樣還是有一些實在學不會的人被迫離開軍校自謀生路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張獻忠的手下也適應了這裏的生活,與其他地方來學習的保安軍軍官接觸的多了,聽到了許多保安軍的事,他們就更不願離開這裏了。
張獻忠感覺到了他曾經的手下的變化,試探之下現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已不願意再同他一起舉旗造反了。而且保安軍平定了所有的敵對勢力,外部又沒有了敵人,想要撼動保安軍越困難了。張獻忠到這時認命了,徹底放棄了爭霸下的夢想。
他專門求見張楚以自己不適應軍校的學習生活為由要求退出軍隊。他本來想張楚一定會給他指定個地方不讓他離開,然後再派人監視他。沒想到張楚隻是問問他想去做什麼,需要不需要為他安排一些事情做,讓張獻忠自己選擇。
張獻忠坦言自己有些積蓄想去做生意。張楚命人給張楚獻忠準備了些銀兩作為他做生意的資本就不再問他要去哪裏了。張獻忠離開後改換了幾個地方,現沒有人跟著這才放下心來。不過他看下已定再起義也沒有人會響應,於是潛回曾經征戰的地方挖出了部分自己埋藏的財寶真正開始做起了生意。他這次是真心要過安穩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