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蘭克感染與世長辭星係生命最後假說
蘭克回來以後,由於被野豬咬傷,野豬口中各種細菌病毒眾多,引起傷口感染,盡管有葉子在身邊精心照顧,疼痛仍然與日俱增,絲毫不見好轉。
和張醫生一樣,要是現在有消炎藥,蘭克這點傷算是小事,可以治愈,可惜現在沒有消炎藥了,要是人類一直沒有使用消炎藥,那麼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不可能下降這麼快,這樣的小傷完全可以自行康複的,現在的問題是祖輩都一直使用消炎藥,輪到蘭克這裏忽然沒有消炎藥了,問題就變得嚴重了。他的病情日漸惡化,康複的希望越來越渺茫,生存的信心與日俱減,他漸漸的感到自己時日不多了。葉子安慰說,“不要胡思亂想,傷口一定會好轉的,再過段時間就是春天了,春天到來,大地解凍,萬物複蘇,傷口也會愈合的更快”,蘭克他們的小孩已經十來歲了,懂事了不少,他看見爸爸傷口化膿,安慰說,以前他也受過傷,傷口也是化膿,疼痛不已,後來也逐漸好了,所以爸爸也一定會好的。
蘭克拍拍孩子的頭,笑著說,“恩,會好的,會好的”,他嘴上這樣說,是免得孩子難過,但在他心裏,卻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死神正在步步逼近。他問葉子,“人死以後會還留下什麼呢?”
葉子說,“對我們大部分一般人來說,會留下活著的親人的掛念、悲傷、痛苦,對少數名人來說,人死留名,流芳百世或是遺臭萬年,這個問題或許隻有上帝才知道”
蘭克說,“人死留名,流芳百世或是遺臭萬年,這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真正麵臨死亡之時,這些就變得無足輕重了,就如同一個動物,它離去之時或許對這個世界也充滿了無盡的眷戀,但它們絕不可能考慮留名不留名的問題”,葉子聽了,又說,“不要胡思亂想這些東西了,傷口一定會好轉的”。
蘭克聽了葉子的勸說,嘴上停止死亡的討論,心裏卻想得更多了,臨死之前,感覺到一切都是虛幻的,都是空的,世界一無所有,他理解了古代老子‘無為’的思想。
無為是《道德經》中的重要概念,是順應自然,不妄為的意思。道家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而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不要憑主觀願望和想象行事。嚴格按照自己的職責辦事,職責範圍以內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處;職責範圍以外的事,一概不做。
無獨有偶,古希臘三賢之一的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不管是中國古代老子的‘無為’的思想,還是蘇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真正能夠理解的,大概隻有極少數人。很多人自以為自己理解了,其實不過是一種表麵化的望文生義。
蘭克認識到,老子和蘇格拉底,兩人的思想是完全相通的。
老子為什麼要提出‘無為’的思想,第一,他認識到人在臨死之前,感覺到一切都是虛幻的,都是空的,第二,更進一步,他認識到,人類的認識是極其有限的,無法認識事物的全部,與此同時,自然界的一切安排,已經恰到好處,很多時候,自然界並不需要人類的幹預,更不需要人類‘大有作為’,人類的‘有所作為’,很多時候,是適得其反,最終反而害了自己。所以他提出了‘無為’的思想,要求人們順應自然,不妄為。
同樣,蘇格拉底說“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也是因為他認識到人類的認識是極其有限的,無法認識事物的全部,已有的知識,離真正的真理,相距遙遠,所以他說自己一無所知。相比之下,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偶有所得,便自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已經徹底認識了世界的全部,他們自以為造詣高深,無人企及,其實不過是井底之蛙,比如,像英國物理學家霍金那樣的專家,抱著一些錯誤而怪誕的思想,到處現身說法,招搖撞騙,自詡為泰山北鬥,世界一流,其實不過是畸形身體產生的畸形思想。同時,蘇格拉底反對研究自然界,認為研究自然是褻瀆神靈,這也是因為他已經認識到自然界的一切安排,已經恰到好處,不需要人類的幹預。
可見,老子和蘇格拉底兩人的思想是完全相通的,老子的“無為”學說,當代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們多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
蘭克認為,人類一切技術,都是對自然界的斷章取義,這是為什麼呢?第一,任何技術,都是對自然界的模仿,而絕不是自然界模仿人類技術,第二,技術對自然界的模仿過程,是片麵的、局部的,無法考慮事物之間的普遍聯係。
舉個簡單例子,婦女生產小孩時剖宮產和順產,一個是技術手段,一個是自然過程,兩者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在自然生產過程中,**的節律性收縮,迫使小孩從產道產出,小孩受產道的擠壓,會產生一些列的好處,對產婦來說,**的節律性收縮對全身產生強大壓力,也可以讓身體的一些堵塞淤積物質在強大壓力下得到疏通,對產婦身體康複是有利的,剖宮產技術怎麼可能考慮到方方麵麵的聯係呢,所以,技術總是片麵的,自然的總是最好的,這也是電風扇吹風和自然風永遠存在區別的原因。
正因為技術是對自然界斷章取義的模仿,所以任何現代西藥,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也不管它被吹捧的多麼神奇,效果多麼明顯,技術多麼高超,它總會存在普遍的毒副作用,使用時間長了,最後隻會被淘汰,與此同時,所有的現代西藥,都會對人類後代造成危害,隻是遲早的事情。可見,人類在現代醫學上的‘大有作為’,其實最後適得其反,最終反而害了人類,更進一步,人類任何技術的發展,最後隻會適得其反,最終禍害人類。
總而言之,人類在各種技術上的‘大有作為’,有利必有弊,短時間來看是利大於弊,但長時間來看是弊大於利,所有技術最後適得其反,造成人力嚴重退化,最終會禍害人類。換言之,各種技術上的‘大有作為’還不如‘無所作為’,不如‘無為’,可見,中國古代老子的‘無為’的思想,還有蘇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它們是多麼的深奧,其思想是完全相同的。
盡管‘無為’思想十分精深,但人類存在本身就要求人類為了食物,為了生存而‘有為’,另一方麵,普通的哲學家和政治家,還有普通的大眾,理解能力有限,難免會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蘭克覺得,我們既要發展技術,因為落後就會挨打,同時,也要對發展技術這樣的‘有所作為’即‘有為’保持警惕。
一些人認為中國沒有哲學家,其實他們隻了解中國古代哲學皮毛,無法理解其精髓,從而得出了這樣的妄言。誠然,在集權之下,難有思想。有思想的人,對統治者不但毫無裨益,反而有害,危及其統治,他們需要的是愚民政策,需要的是溫順良民,不管是古代‘焚書坑儒’,還是現代‘特殊時期’,本質都是一樣的,這也是教育總是希望學生‘聽話’的原因,但數千年的文明沉澱,亦不乏思想精華,絕非西方兩三百年的文明可比,單是中國傳統醫學哲學,就博大精深,很多人難以理解,最後就斥之為‘偽科學’。
蘭克一個人想了這麼多,也累了,不打算去思考太多了。他讓葉子攙扶著,四處走走看看。時間老人的腳步在冬天停留,他們所到之處,周圍都十分寧靜,枯萎的小草變成淺黃色,上麵凝著一層厚厚的霜,看上去是那樣柔軟,而那猶如寶塔般的雪鬆仍然不懼嚴寒,高傲的屹立在寒風之中。一陣北風吹來,雪鬆打了一個“寒戰”,把那冰冷的白雪灑落在地上,‘簌簌’作響,接著,另外一些樹上又有幾片黃葉落了下來,在空中飄蕩,不遠處,還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臘梅花開,那鈴鐺般黃色的小花,這一簇,那一簇,層層花瓣,在寒冷的空氣中散發出陣陣香氣。旁邊的小溪已經凍結,冰封,猶如一層又厚又滑的玻璃,偶爾有一些樹葉飄落在上麵,成為了色彩斑斕的點綴。
他們這裏看看,那裏看看,一會感覺有些累了,便回去了。回去以後,天色已近黃昏,無力的夕陽半睡半醒的斜照整片森林,其他人在開始準備晚餐了,今天的晚餐沒讓大家失望,有一些柿子紅棗之類的野果,還有一些草根,以及幾隻抓捕到的野兔。
蘭克全然沒有胃口,他已經兩天滴水未進了,此時,他又想起了家鄉的哥哥子侄等親人,還想起了燕子,想起了所有曾經認識的朋友,現在遠隔千裏,音訊渺無,不知他們近況如何。
天色進一步暗了下來,大家吃了些東西後,陸續休息了,蘭克一開始無法入眠,輾轉反側,後來才糊裏糊塗,迷迷糊糊的睡過去了。他忽然感覺自己回到了闊別多年的老家,還見到了父親,父親更瘦了,有些咳嗽。父親的神情舉止是熟悉的,音容笑貌也不陌生。
父親依然住在他那間屋裏,寬大、空闊。一盞燈照著,明晃晃的,讓人分不清晝夜寒暑。父子相見,兩人都很高興,很久沒有見麵了,蘭克問母親在哪裏,父親說在做飯。蘭克順勢看去,果然看見了母親,他一高興,喊了聲‘媽媽’,還沒聽到母親答應,自己卻醒了過來,原來是南柯一夢,迷糊間,隻記得這些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