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驚蟄收到了一個網上訂單。
“謝先生你好,我叫陳池,我和我妻子吵架離婚了,現在我想複婚,聽夫妻同時向您谘詢,可以享受套餐優惠價?”
“是的。請問你的妻子願意接受我的谘詢服務嗎?有一句話我想事先提醒你,如果她也願意複婚,我更建議你們先自己溝通,以免在最後付費環節覺得不值。”
“她向你谘詢過離婚。”
謝驚蟄一怔,不由傾身湊向屏幕,又看了一遍,問道:“她哪一位?”
許霜降上網不方便,很久很久有一,她才瞧到了謝驚蟄發布的動態:“什麼是傷害?傷害也許在於起始的原因,也許更在於其後的處理方式。有時候原因是多麼的可笑,一杯酒,一支煙,一句話,一隻碗,一塊布,一個眼神,一次不滿。它就像一粒塵埃,沒有被恰當地拂落地麵,反而升騰成了雨滴的凝核,在積聚對峙中用一種暴烈冰冷的方式結束。究竟什麼會最傷?起初的原因也許已不甚緊要,我們隻是在一日日的不放過中加持傷害。問問自己,這樣原本可以拂去的塵埃,卻讓它成為生活中雷暴的凝核,摧枯拉朽掃蕩你的家園,你願意嗎?你遺憾嗎?”
謝驚蟄的雞湯文越來越神神叨叨了。許霜降如是想。這要是不懂下雨機製,一時半會兒還沒法理解。
作為客戶,陳池也在謝驚蟄的圈裏,他瞄了一眼,板著臉點了個讚。
謝驚蟄看見愛秋盡這號讚了他,暗籲了一口氣。
作為一個情感婚姻谘詢師,案例終便是終,斷沒有收了客戶谘詢離婚的錢再慫恿客戶複婚,以期波段操作波段收費,他是有職業良心的。除非許霜降主動要求再谘詢一次複婚,他才可以和她談論利弊,否則他肯定不能對許霜降,嗨,既然你離了,也過了一段日子了,我看該差不多了,咱啟動複婚吧。這得有多缺德,揭人傷疤還反複著不讓人愈合了,萬一許霜降滿心不情願呢。
客戶報他以金,他抱客戶以歌,和金子般的忠護。
難就難在,陳池也悄無聲息地成了他的客戶。那,謝驚蟄被彈幕驚醒,沾沾自喜生意好,訂單主動上門時,同步已收到了陳池轉賬的定金。
謝驚蟄的谘詢服務有兩種下單方式。對於有些谘詢意向還搖擺不定的潛在客戶,謝驚蟄免費提供了十分鍾左右的預谘詢,客戶簡單和他聊聊,再決定要不要接受服務。而另一種下單方式就要直接得多,客戶先劃定金,定金是不退的,谘詢項目即刻成立,這種一般老客戶才舍得。為了回饋這部分客戶的誠意,謝驚蟄也給出了相當的誠意,除了谘詢時長多給兩時之外,還親自接待,不會轉給新收的學徒。這一條,本是為了招攬和維係爽快又有忠誠度的客戶,不想,陳池找來,定金一劃,卻羈絆住了謝驚蟄。
謝驚蟄不得不接陳池的複婚谘詢,那便必須給出相應的服務,這是職業素養。
幸而,陳池的要求不高:“謝先生,複婚的事情我會自己努力辦,當然,你有好主意,也請不吝賜教。有一點,我很希望你幫我一下,如果我妻子近期和你聊起,請你不要好馬不吃回頭草這類話,要就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任何改正都是進步,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