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牛津聯俱樂部正走在這一條路上,俱樂部沒有大的雄心,我就混混日子。培養一些青訓球員,球員引進政策就是低買高賣,不虧本就行了。我就留在英甲聯賽這個級別,搞點廣告費,日子過得也很不錯。
可是,牛津聯現在這個都做不到,為什麼?
現在就不行了,環境變了。球隊讚助商紛紛撤離,球隊看不到希望,新的讚助商不願意讚助,這個對自己企業的美譽度沒有好處,就是牛津聯沒有了廣告讚助收入。
損失這一塊,我還有其他的,球票收入。
隨著英國政府的《泰勒報告》限製日期,距離1994年完成球場改造的要求越來越近,如果不把牛津聯的莊園球場站席改造成坐席,連甲級這個級別都注冊不了,那牛漢聯你就到乙級去混去吧!
所以現在牛津聯不僅得不到球場球票收入,反而要投入一大筆錢改造球場,改造後球場座位變少,收入也不能保證。
為了應對英國政府的《泰勒報告》,還是改造球場吧,需要投入一兩百萬現金。雖然球場座位數量減少一半多,那我就把球票價格提高一倍多。到現場看球的球迷數量肯定減少,但少點就少點,至少球隊能夠保證在甲級。
可是就是這個目標,牛津聯也達不到。
現在的英甲聯賽俱樂部中,不是一個兩個有雄心的俱樂部在投入巨額資金後,展自己的俱樂部。如果真的隻有一兩個或幾個球隊投入巨資,目的為了升級級聯賽,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牛津聯還能在甲級聯賽混混,每年低接高賣,日子也能過下去。但是現在絕大部分聯賽俱樂部球隊都開始瘋狂投資,乙級、丙級也都開始在俱樂部老板投入資金下,虎視眈眈。
牛津聯俱樂部現在是前有狼後有虎,一不心球隊真可能被降級呀。
牛津聯一旦降級,那麼牛津聯的價值簡直就是要對折還不止,那麼當初接手牛津聯可是花了真金白銀的,虧了,公司管理人員如何向那些股東交代?
英格蘭生物質回收公司是新接手牛津聯俱樂部球隊,剛滿一年。現在牛津聯俱樂部球隊所有權的是你的,同時牛津聯俱樂部球隊債務的是你的,牛津聯是死是活都是你英格蘭生物質回收公司的事情。
牛津聯球隊就成了英格蘭生物質回收公司的燙手山芋,生吞活剝那是不可能的。
英格蘭生物質回收公司不是沒有想過去投資牛津聯,鼓起雄心,去賭一把,但是經過這些牛津聯管理高層分析,牛津聯俱樂部就是一個雞肋。
牛津聯俱樂部現在,就是仿效那些有雄心的俱樂部,投入巨額資金,提高球隊球員待遇,增強球隊吸引力,開始引進競技水平高的球員,讓俱樂部有升級級聯賽的軟實力。這個錢如果咬咬牙,還是能夠掏得起的。
但是屋漏偏遇連陰雨,球場問題就當其衝,這個就不是幾百萬能夠搞定的了,投資風險太大。一當牛津聯俱樂部投入新球場建設,球隊成績有沒有跟上,那就雞飛蛋打。而且這個球場建設那真不是一兩年就能回本的,十年,二十年,哪一個商業公司願意等,願意投資?還有,足球俱樂部的正常的收益就是那麼多,沒有高額回報,商業公司那是不願意花大價錢,進入這個大坑,定栽進去了,就爬不起來了。
英格蘭足球大環境巨變之下,這個時候,牛津聯俱樂部在選擇,到底是向左走,向右走?
但悲哀的是,牛津聯兩條路都不好走,都不能走。
不投資,可能會降級,那就虧本跳樓。投資,更可能雞飛蛋打,血本無歸。
牛津聯俱樂部現在就成了英格蘭生物質回收公司的手中燙手山芋與雞肋,他們也感覺到接手牛津聯俱樂部失策了。
不過商業公司就是商業公司,他們走上了第三條路。
牛津聯俱樂部擁有者英格蘭生物質回收公司開始走上了第三條路。趁著牛津聯還在甲級,沒有降級,球隊價值沒有縮水多少,趕緊把俱樂部球隊賣出去,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在機遇麵前,大家是平等的。分岔路口前,你選擇向右走,還是向左走,沒有人幫你決擇。成功了,你的遠朋近友為你歡呼雀躍,一人得道,雞犬升。失敗了,那是你一個人的事情,隻有你的父母家人為你安慰,為你哭泣,給你留口飯吃。
於是,牛津聯的擁有者英格蘭生物質回收公司開始決心四處兜售球隊,臉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