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院長,宋鴻飛是你們院今年引進的博士吧?”坐在馬誌雄身旁的副校長饒海波扭頭向馬誌雄問道。
馬誌雄連忙不住點頭:“是的是的。”
“生科院這次人才引進做得不錯,學校花了很大的代價,就是要引進一批有真才實學的年輕人。剛走向工作崗位,就能夠參加教研教改課題申報,明生科院對年輕老師的培養做得非常到位。”饒海波道。
馬誌雄一邊點頭一邊道:“是,是,我們按照學校的要求,給每個新進博士安排了老教師進行指導。宋博士表現非常突出。”
馬誌雄看得出來,宋鴻飛的課題衝出學校已經十拿九穩了。宋鴻飛也確實突出,整個上午二十幾個宣講者,宋鴻飛是表現得最亮眼的。不光是他人長得帥氣,無論是宣講過程,還是課題本身,都讓人無懈可擊。很多本來已經昏昏欲睡的評審也都因為宋鴻飛的宣講重新打起了精神。這些評審專家不可能每一票都投人情票,總要投幾票良心票。
許中林一開始還有些擔心,但是現在已經非常放心了。看這架勢,即便沒有他事先打招呼,宋鴻飛也能夠憑借自己的本事衝出學校。
評審專家似乎對宋鴻飛的課題極為感興趣,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但是這一次,倒不是專家為了展示自己的水平,而是確實對宋鴻飛的研究感興趣。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往往被分成兩塊,甚至有些課程,實驗單獨開課。理論老師與實驗老師你上你的,我上我的。讓學生有一種在上兩門課的感覺。如果能夠像宋鴻飛這樣將理論授課與實驗授課有機地結合起來,自然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宋博士,要想做到理論與實驗很好的結合起來,是不是一定需要像你這樣讓學生參與到課題研究裏去呢?很多老師手裏沒有項目,或者沒有足夠的課題經費,是不是就沒辦法應用你的這方法?”饒海波問道。饒海波是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他看了宋鴻飛的宣講之後,想將這種教學方法廣泛地應用到各學院的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中去。
宋鴻飛想了想道:“其實不一定要讓學生做課題。我之所以讓學生參與課題,主要還是因為這門課程的理論授課與實驗授課不太好安排。按照我這種方法來授課,就必須有比較機動的實驗時間。才能夠讓實驗配合理論教學。正好我有一些想法,索性把這些想法拿來配合這門課程的教學。”
“原來是這樣。那如果想用實驗來配合理論教學,實驗課該怎麼安排?”饒海波問道。
“其實也不難,隻需要對實驗課的安排作出一些調整就可以了。因為我這個想法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所以實驗課的安排已經做好了計劃也交了上去。院裏也要求不能隨便改,我隻好保持實驗課時間內容不變。”宋鴻飛道。
“但是如果你這麼做,就會麵臨之前你的一些問題。你在課餘時間安排實驗,班上的一些同學未必願意聽從你的安排。”饒海波一下子就到點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