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高舉輕放(2 / 2)

“對了,宋鴻飛,上次跟你的教改課題項目申報書報上去了沒?”許中林問道。

“還沒呢。”宋鴻飛對這事不太上心。

“怎麼還沒報上去?趕緊把項目申報書做好,交上去。不然就趕不上了。還有幾就過時間了。”許中林翻了一下手機,把學校的那個通知翻了出來,到期限總共沒幾了。

“那我回去就寫吧。”宋鴻飛硬著頭皮道。上次許中林給他的那個申報書模板都沒來得及看呢。

回到研究室,宋鴻飛先將一安排的實驗內容完成,將要測的實驗數據測好,輸入電腦,這才將許中林發過來的項目申報書模板打開。

項目申報書都是有固定的格式,填寫都有一定的技巧。項目能不能通過,除了與課題的新穎性與研究價值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之外,還與項目申報書的填寫有很大的關聯。一個好的項目申報書不僅不會給項目的申報拖後腿,反而會給項目申報加分。

宋鴻飛還是第一次接觸教改課題申報書,對申報書的套路並不是很清楚,將許中林的申報書模板看了一遍之後,總算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根據宋鴻飛的習慣,將項目申報書分解一下,然後根據各個部分再進行分析。項目申報書的各個要素就基本上被宋鴻飛搞清楚了,這就是宋鴻飛在科研中養成的好習慣。加上在研究生階段,經常參與導師的課題申報,對寫課題申報書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

隻是就算宋鴻飛搞清楚了教改課題申報書的套路,想要寫一個很好的申報書也不是這麼容易的。畢竟宋鴻飛對《分子生物學》的教學改革探索還是隻有一個思路,內容還並不充實,所以現在想要寫這麼一個課題申報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宋鴻飛在規範表格裏麵敲下了申報課題的題目:分子生物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模式的探討。

寫到課題的背景的時候,宋鴻飛停頓了下來,這個課題,他光有想法,還缺少足夠的實踐,甚至還沒有在課堂上真正實踐過一回。因此,他的研究背景是很欠缺的。而這一點,正是宋鴻飛能否拿到這個課題的關鍵。研究背景是需要有支撐材料的,比如論文,比如項目參與。這些方麵,宋鴻飛都是空白。

好在宋鴻飛的這種嚐試,之前還沒有人做過,所以在新穎性方麵,還是很有新意的。如果宋鴻飛的研究背景稍微厚實一點,拿到省教改課題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這些東西宋鴻飛也沒法造假,隻能夠實事求是。

最後項目參與人員的確定也是讓宋鴻飛很頭痛的。一個課題肯定不能夠隻有一個參與人。得有一個團隊。隻是宋鴻飛現在要找人加入這個團隊,可沒這麼容易。